當前,經濟發展呈現綠色經濟、數字智慧經濟、共享經濟三大突出形態。三類形態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繪就了全球經濟發展的底色,催生了新的經濟平臺。“東數西算”工程是融合三大經濟形態的天然載體和典型場景,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是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是國家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
作為電力工程服務領域的“國家隊”和“排頭兵”,中國能建中電工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踐行國家戰略,自2021年9月起,全面發力“東數西算”市場開發,積極與國家信息中心、中科院計算所等單位對接交流,與各節點政府部門溝通協商,廣泛組織開展政策研究、方案策劃、商業模式研究、算力市場開發等具體工作。目前,中電工程已在甘肅慶陽、貴陽貴安、安徽蕪湖、廣東韶關、寧夏中衛等樞紐節點積極對接業務,推動項目開發。
01
立足“數能融合”
開展業務頂層設計
“東數西算”產業鏈條長、覆蓋范圍廣、帶動效應強,“十四五”期間,每年將新增4000億元以上相關投資,同時拉動新能源開發、綜合能源建設、園區綜合開發、算力調度網等相關上下游產業鏈的投資建設。布局“東數西算”是中電工程向數字新基建轉型,實現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中電工程同時具備“雙碳”研究、電力規劃、投資運營、大型園區和數據中心建設經驗,“數能融合” 是其獨特優勢所在。
中電工程“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數字新基建已經作為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新興業務方向。中電工程將立足“東數西算”國家戰略,以數能融合技術與模式創新為引領,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投建營一體化”方式整合能源和算力全產業鏈,著力打造智慧高效運行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國家算力網” 和支撐算力網綠色低碳運行的“綠色電力網” ,推動算力網和電力網深度融合發展。力爭到2025年,將公司打造成能源行業數字化發展的“排頭兵”。
02
協調內外資源
推進市場開發布局
發揮自身在“雙碳”領域強大的技術積累和工程實踐優勢,積極整合外部資源,中電工程重點與國家信息中心、中科院計算所、信通院等高端智庫開展數能融合頂層架構及關鍵技術研究;與華為、騰訊、阿里、曙光等頭部企業開展戰略合作爭取算力用戶資源;針對樞紐節點所在省市政府開展高端拜訪和方案推介,積極主動構建業務發展生態圈。
在內部,為高效推進“東數西算”業務部署,中電工程開展全國一體化算力樞紐節點整體布局,綜合所屬企業技術優勢、屬地優勢和開發優勢,按照“1+N” 模式,明確八個樞紐節點組長單位、副組長單位和參與單位,以及各方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分工,并成立樞紐節點項目開發領導小組、工作組及專班,為各節點開展市場開發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03
統籌電力算力
亮出中電工程方案
中電工程代表編制方發布了
《大型算力集群綠色低碳源網荷儲一體化解決方案(白皮書)》
中電工程從自身優勢出發,提出以綠色供電為特色,電網配套為載體,數據存算為核心,儲能應用為亮點,形成風電、光伏、儲能、算力負荷等多元素融合互動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零碳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通過這一創新模式,在不增加電網調峰消納壓力、不影響電網企業收益的前提下,通過市場化交易為后端用電負荷提供綠色低價電力,提升綠電消費比例,降低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并發揮儲能和算力負荷的調節能力,通過電力與算力的智慧聯合調度運營,為數據中心提供長期穩定低價的綠色電力,從而將清潔能源資源優勢轉為產業發展優勢,打造可帶動園區綠色能源、園區基礎設施、算力服務業務齊頭并進、互促互融的綜合業態發展態勢,為促進“東數西算”戰略完美落地和地方經濟發展塑造持續競爭力。
04
堅持一點一策
致力實現政企共贏
在“東數西算”業務領域,中電工程核心優勢是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 和投建營一體化 實現數據中心綠色低碳、低成本、低能耗運營。此商業模式需要結合各區域當地的資源稟賦、產業政策、投資收益、政府需求等情況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形成數能融合整體方案,力求打造央地合作標桿,實現政企共贏。在風光資源較好的節點,需要實現數據中心項目、新能源項目、基礎設施項目整體算贏,力爭在政府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滿足項目收益要求。在風光資源相對欠充足的節點,需與加強溝通協調,完善項目實施方案,探討符合當地條件的商業模式,從而實現雙贏。
“東數西算”是中電工程轉型發展的重要機遇,中電工程將充分發揮企業整體綜合優勢,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投建營一體化解決方案,與各節點布局單位一起,持續推進“東數西算”項目開發,落實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