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給上游供氣企業設定了完成時限,也給保供立下“軍令狀”,要求各級有關部門在規定時間前組織完成今年上下游天然氣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并要求上游供氣企業與城燃企業單獨簽訂民生用氣合同。
▲中國石化文13西儲氣庫注采站,操作人員對站場工藝流程進行調整。馬洪山/供圖
2022年,天然氣價格高位震蕩,城燃企業采購天然氣成本增加。高氣價下天然氣成本順價不暢,致使部分城燃企業保供乏力,個別“煤改氣”地區出現居民用氣限供、停供。
針對上述供氣問題,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了《關于組織簽訂2023年天然氣中長期合同的通知》(下稱《通知》),給上游供氣企業設定了完成時限,也給保供立下“軍令狀”,要求各級有關部門原則上于2月底前組織完成今年上下游天然氣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時間較往年有所提前,并要求上游供氣企業與城燃企業單獨簽訂民生用氣合同。
國家發改委還要求各地政府及時兌現承諾的資金補貼。在采暖季結束后,依法依規進行價格調整,合理疏導成本。而對于城燃企業棄供、停供的情況,地方政府必須時刻做好無條件兜底保供的準備。
受訪人士均表示,中長期合同是穩定整年供需關系、做好天然氣保供的基石,科學合理有序地組織上下游天然氣簽訂工作十分必要。各方還需通力合作,力保供應。
“軍令狀”提前下達
“《通知》年年都有,因為合同的簽訂關乎一整年各地、各類用氣的氣價和氣量。往年通常要求5月底前完成合同簽訂,今年的要求時限比以往更緊了。” 博軼咨詢總經理楊常新說。
“相較而言,今年的《通知》不僅從性質上進一步明確了農村‘煤改氣’的民生用氣屬性與地位,同時還明確要求上游供氣單位必須足額保供,對居民用氣和農村‘煤改氣’用氣需求合同實現全覆蓋,其指向性更明確,要求也更詳細具體。”楊常新表示,“這也意味著要優先保障居民用氣,且數量要核準,不能亂報。”
受訪的大部分城燃企業向記者反映,今年的截止時間較往年提前,但一切還在準備當中。“目前我們把需求上報給了上游企業和政府,以便統計需求氣量以及準備墊付資金。不過,據我們了解,‘三桶油’也在跟政府協商今年的氣源分配。我們將盡量準確地預測和判斷供需狀況、供應價格以及收益,加強協調能力。”北方某城燃企業相關人士說。
氣庫資訊董事長兼首席信息官黃慶表示,此次合同簽訂主要圍繞居民用氣展開,非居民用氣合同大約會在三四月完成。“在保價方面,《通知》要求上游供氣方要對‘煤改氣’用氣執行居民用氣價格。這對企業具有警醒作用,有利于天然氣保供穩價。”
“去年國內天然氣消費量同比下降,今年天然氣消費有望回歸正增長,但漲幅不確定性比較大。加之國外天然氣價格持續波動,整體供需情況也有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民生保供是唯一確定的事情,所以,國家發改委以居民用氣為中心,提前考慮民生保供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說。
在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后,多個省市也陸續發布相關文件和要求。
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改委在國家發改委文件基礎上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天然氣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的通知》,要求履行主體責任確保民生用氣合同簽到位,確保城燃企業對民生用戶需求合同全覆蓋,確保對城燃企業民生用戶合同簽約監管,對于不及時或拒不錄入已簽訂合同信息的設區市和企業,將嚴肅通報約談。
兼顧保供與盈利
對于今年的供應情況,清燃智庫預測,我國的天然氣供應或反彈5.8%,至3924億立方米。國內產量增加、中俄東線供應增長及新進口LNG長協履約是供應增加的主要來源。美國自由港恢復運營或增加我國現貨進口,有可能導致進口LNG出現降價的情況。
同時,我國LNG槽車供應或小幅增加7%,至3176萬噸,在進口LNG供應增加有限的情況下,隨著國內新項目的投產,國產LNG占比有可能進一步提升。
“這也意味著今年國內天然氣供應不會特別緊張,但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傮w來看,天然氣供應端在不斷增加,而需求端需靜觀其變。價格方面,今年價格與往年相比差不多,管道合同價甚至有可能略微上調,LNG平均價格可能沒有去年高。”黃慶指出。
業內人士指出,無論供應情況和價格走向如何,天然氣上下游順價機制并未完全理順,根本問題仍待解決。
“國內天然氣價格調整速度緩慢,各地調整步伐不一,氣源成本增加對終端消費市場產生較大影響。城燃企業和工業用戶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居民用氣價格受政府管控,上游價調整后難以向下游傳導,加劇了城市燃氣企業的經營負擔。” 上述北方某城燃企業相關人士說。
量與價的博弈,讓城燃企業天然氣保障陷入困局。
“長期以來,我國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不完善,這不利于天然氣市場的健康發展。去冬今春個別地區的限供停氣,并非上游資源供應不足,其根本原因是上下游在合同簽訂、價格機制疏導、供需平衡等環節存在一些問題,價格才是主要因素。”郭焦鋒說。
“可以說,天然氣產業鏈發展不均衡是癥結所在。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時間短,缺乏明確規劃,價格體制不完善,配套儲氣設施仍存短板。因此,更需要在天然氣產業鏈的發展過程中,根據其構成系統規劃上下游市場,保證供需協調以及價格體制優化,這樣才能促進天然氣市場的有序發展。”郭焦鋒補充說。
亟需理順順價機制
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之下,今年上下游的氣源合同簽訂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監督和關注,為推動燃氣價格市場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將大大促進燃氣市場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楊常新表示,簽下“軍令狀”就需要拿出真本事,但是從解決氣源角度來說,城燃公司雖然沒有特別好的“招數”,但也并非無解。
“一些大體量公司,可以通過自己建設接收站,降低對‘三桶油’氣源的依賴度。但是接收站到岸價格也是跟國際LNG價格掛鉤。中小城燃企業明顯實力不足,他們通過聯合組團集中解決氣源采購和協調。”楊常新說,“還有一些省市代購代銷的模式也可以借鑒。”
例如,江蘇就發布了關于冬季非居民用氣銷售價格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鼓勵天然氣經營企業積極組織氣源保供,按照用戶自愿委托的原則,對合同購氣量以外的氣量實行代購代銷價格政策。代購代銷銷售價格是代購天然氣實際采購價格再加一點配氣價格。
江蘇的做法并非首創。2021年,山東省發改委就對合同外購氣量實行“高進高出、低進低出”政策。“這種做法就是鼓勵用戶自行委托城燃企業采購相應氣源,非居民用戶借助城燃企業的相關渠道進行氣源采購,同時由城燃企業提供管輸服務并收取配氣價,降低了城燃企業的保供壓力。” 上述北方某城燃企業相關人士說。
“順價機制未完全理順,這是一個遺留問題,需要地方政府去疏導。北方的一些城燃企業需要做好低價氣源的儲備和綜合利用,也可以學習南方一些盈利能力較好、綜合實力較強的城燃企業,成立氣源協調中心,保障天然氣供應和價格靈活性,提高氣源協調供應能力。”黃慶說。
郭焦鋒表示:“盡快全面理順天然氣價格,仍然是今后一段時期天然氣價格改革的重點任務。隨著我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建立健全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應成為當前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