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漫天,駝鈴聲聲,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互通有無。而如今,沿著“一帶一路”來到巴基斯坦卡拉奇,能看到華龍一號反應堆屹立于海岸之畔,先進的核科技成果為古老友誼添新彩。
共建“一帶一路”,是習近平主席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和時代進步要求,著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的重大倡議,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北京時間2月2日,巴基斯坦舉辦卡拉奇核電站3號機組(K-3)落成儀式。至此,中國核電重大創新成果、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出口巴基斯坦2臺百萬千瓦機組在建成投產后正式交付巴方。從國家名片到世界名片,華龍一號在“一帶一路”上再次閃耀,標志著華龍一號在巴基斯坦首個項目全面建成,這是兩國核能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體現了新時代中巴兩國的“鐵桿”情誼。
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原子能委員會主席阿里·拉扎,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劉敬、中核集團總經理顧軍等出席活動并致辭。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視頻致辭。中國駐卡拉奇總領館代總領事章浩,國家原子能機構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黃平、核應急與核安全司副司長黃敏、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副主任陳芳雷,中核集團副總經濟師王德林、趙強等出席活動。
儀式上,中巴雙方表示,從被譽為“南南合作”優秀典范的恰希瑪核電1號機組,到巴基斯坦首個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K-2/K-3項目,雙方已合作建成兩大核電基地共六臺核電機組,為巴基斯坦源源不斷地提供清潔、穩定的電力,實實在在地造福巴基斯坦人民,進一步夯實了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也再次證明了中巴友誼比山高、比海深。中巴核能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前景光明,雙方將攜手為深化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卡拉奇K-2/K-3是巴基斯坦規模最大的核電站,也是巴首個單機組百萬千瓦級電力工程,由中核集團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2021年5月20日,K-2機組正式進入商業運行。2022年4月18日,K-3機組成功臨時驗收。自商運以來,K-2/K-3機組項目全周期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6萬多個,已累計發電近200億度,滿足當地2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環保效益相當于植樹造林1.4億棵,促進巴基斯坦當地民生和經濟發展,對優化巴基斯坦能源結構、推動實現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共同應對全球氣候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中核集團積極擔當核工業現代產業鏈“鏈長”重任,推動核能積極安全有序發展,積極拓展國際核能合作的廣度和深度,與“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建立了合作關系,打造“一帶一路”的更多典范工程,積極推動全球能源治理體系協調發展,構建人類核能發展命運共同體。
巴基斯坦有關部委負責人,國家原子能機構國際合作司,集團公司綜合部、財務部、產業開發與國際合作部,中國原子能、中國中原、中核集團國際合作中心、中核五公司、中原運維、中核凱利相關人員參加活動。
“K”姓明星的朋友圈
“龍”游海外的小K
“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
全長3000多公里
像一條紐帶
搭建起中國與巴基斯坦
友誼的“橋梁”
1991年12月31日
中核集團與巴基斯坦
拉開了核能合作序幕
迄今為止
已走過三十余年歷程
核能合作是兩國的驕傲
卡拉奇核電更是
為全球范圍內的核能合作
樹立了典范
三十余年
中核集團與巴基斯坦
不僅是精誠合作的友誼
更是風雨同舟的勇氣
因核而興,因核而富
未來
中巴雙方必將攜手共進
續寫世界核能合作新輝煌!
我們是“老鐵”
1
點燃千家萬戶“煙火氣”
“建核電,我們天天停電的狀況就可以改善了。缺電情況最嚴重的時候,連首都伊斯蘭堡每隔三個小時就要停電1小時。”當地人這樣描述巴基斯坦建設核電站以前的生活,由于缺電,夜晚的巴基斯坦村落里只有散布著幾點燈光,道路兩側漆黑一片,缺電成為了阻礙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一大重要因素。
卡拉奇K-2/K-3機組建成投產后,當地停電頻次和時長大幅縮減。兩臺機組每年能為當地提供清潔電力近200億度,滿足當地2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6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1.4億棵,對優化巴基斯坦能源結構、推動實現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共同應對全球氣候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2
說中國話、開安全車、
為中巴核電建設服務
1993年6月23日,19歲的阿根得知由中國建設的恰希瑪核電站在離他家10公里的地方落戶了,他沒有告訴家人,一個人穿著灰色長袍和拖鞋步行來到核電站應聘。在項目部培養下,學習了一個月后阿根就能獨立地駕駛蹦蹦車,從此項目部有了第一個巴工蹦蹦車司機。但他不滿足于蹦蹦車司機技術,在兩年之內先后學會了裝載機、壓路機、平板車、灑水車等駕駛技術,為砂石場建設發揮了骨干作用。“說中國話、開安全車、為中巴核電建設服務”成為阿根的座右銘和口頭禪。
2013年,靠著干核電攢下的工資,阿根家里蓋起了5間磚瓦房,并通上了水電,為年邁的父母建造了“安樂窩”。如今,阿根一家在當地算得上一個富裕而幸福的家庭。2017 年,阿根輾轉1200公里,從恰希瑪核電站奔赴卡拉奇核電現場,又成為了身著中核華興工作服的首位巴籍員工。
3
帶動當地經濟產業發展
巴基斯坦卡拉奇 K-2/K-3 核電項目建設過程中,堅持本地化運營,使巴方業主參與項目設計、建設、調試和設備供貨工作;推動巴方當地供貨商完成設備冷卻水波動箱等200多臺套設備的本地化制造供貨,獨立承擔大量磚、毛石、水泥和砂石料等建筑材料的本地化供應,有效帶動當地經濟和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4
將漫天黃沙化作生機勃勃的綠洲
“吃我們自己種的綠色蔬菜,總覺得特別香!”“一定要讓職工們高高興興出國,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回家!”這兩句話是中核五公司卡拉奇核電項目部負責人引以為豪的“工作經”。一直以來,他把讓每一位職工“吃好飯、睡好覺、干好活”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然而,由于卡拉奇常年高溫少雨、酷熱難耐、氣候惡劣,可以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無人區”。
為改善職工一日三餐的膳食結構,2016年,中核五公司卡拉奇核電項目部職工發揚三五九旅“南泥灣”革命精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中國村”住地周邊的沙漠開荒種菜。起初,在沒有農用大型機械的情況下,職工們只能用最簡單原始的農用工具一寸一寸的耕耘這片荒涼的戈壁。“南泥灣”建設就這樣干了起來,不毛之地逐漸顯現生機。中核五公司海外“南泥灣”蔬菜種植基地已開墾田地22塊,占地面積約64畝,種植蔬菜品種達50余種。
5
讓每一朵“花兒”都耀眼綻放
在對巴基斯坦調研的過程中,中國中原駐巴員工看著當地貧困學校的學生們擠在陰暗、狹小、沒有課桌椅子的教室里,由于地面陰冷,只能坐在塑料袋或是一塊破布上學習。他們光著腳、穿著破爛的衣服、背著破舊的書包、一個墊子席地而坐,但這些也無法淹沒他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
為讓孩子們能在更好的環境里學習,度過珍貴的童年時光,改善當地辦學條件,提升教學質量,中國中原與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簽署對巴公益捐贈諒解備忘錄,于2018年向恰希瑪核電廠周邊小學捐贈了400份學習用品,為渴求知識的孩子們提供了幫助。“中巴間兄弟般的友誼濃于血,中國兄弟今天帶來的不僅是捐助物資,更是一份愛和一份貧困學生的希望。”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核電委員這樣說道。
在三十多年合作過程中,中核集團始終積極踐行在巴社會責任。2022年巴基斯坦遭遇嚴重洪澇,中核集團積極組織捐贈,提供救災物資、資金,巴方表示,這是一份“來自中國兄弟的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