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河南新鄉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 《新鄉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
原文部分內容如下:
新鄉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
(2022—2035年)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面臨嚴峻挑戰。氫能作為一種來源廣、能量密度高、零排放的二次能源,可作為靈活能源載體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大規模替代化石原料燃料,助力工業、電力、交通等難減排領域深度脫碳,將成為現有能源形式的有益補充,未來能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為順應我國能源體系清潔化的發展趨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把握氫能產業進入市場拐點新機遇,統籌《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河南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鄭汴洛濮氫走廊規劃建設工作方案》等國家及省級政策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2—2035年,本規劃是我市今后一個時期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是我市轄區內各級單位編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或行動計劃的重要依據。
一、發展環境
(一)發展現狀
1.國外氫能產業發展形勢
國外氫能發展穩步推進,先發國家率先步入戰略實施期。為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的持續壓力,加速發展氫能成為各國推進經濟低碳轉型的重要解決方案。重點國家錨定碳中和目標,國家級氫能發展規劃陸續發布,截止2022年6月底,全球范圍內已有超過30個國家公布了氫能發展戰略。隨著德國《氫能行動計劃》、美國《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等具體行動計劃和實施措施的出臺,標志著以歐美日為主的發達國家氫能已進入戰略實施階段,氫能產業政策體系持續完善,核心技術研發支持力度不斷增大,氫能基礎設施加快布局建設,并穩步推進氫能在多領域示范應用。同時,多國大型示范項目陸續落地,產業規模持續提高,至2021年底,國外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已建成數量超過200個,在營加氫站數量超過470座,氫能應用以交通領域為突破口逐步轉向全供應鏈協同和綜合應用,在市場貿易、技術水平及裝備制造等方面占據領先地位。
2.國內氫能產業發展形勢
氫能正式納入我國能源體系,氫能產業逐漸步入發展快車道。國家頂層設計正式出臺,《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將氫能正式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明確了氫能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地方政策不斷強化,氫能省級規劃發布過半數,并被廣泛列入各省碳達峰碳中和方案、十四五規劃和能源專項發展規劃,均引導和鼓勵加快推動氫能的開發利用。政府、央企及民企等各類市場主體協同發力,共同推動關鍵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多元供應能力增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應用領域拓寬,產業背后巨大市場效益逐步顯現。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已規劃可再生氫項目超200個,建成加氫站279座,新型化工、電力及儲能等領域的多元化應用開啟。長三角、大灣區、環渤海三大區域氫能產業呈現集群化、規模化發展態勢。山東、湖北、四川、江蘇等地依托自身的資源稟賦形成獨特的產業發展優勢,因地制宜的參與氫能產業鏈的建設。
3.新鄉氫能產業發展機遇
發展氫能產業是助推新鄉市培育全市經濟增長新動能、提升企業創新水平新高度、構建能源供需新體系,實現全市低碳清潔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戰略機遇。隨著《河南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進一步明確“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加速推動我省能源業及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借助河南省打造“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和“鄭汴洛濮氫走廊”的契機,依托我市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基礎,以市內重點企業高效研發平臺為創新載體,以裝備制造為重要支撐,以可再生氫供應鏈建設和場景示范為主要抓手,發揮河南戰新新鄉氫能專項基金的引領撬動作用,打造氫燃料電池專用車生產基地,謀劃建設氫能裝備檢測中心,構建氫能產業鏈協同示范運營體系。
(二)發展基礎
我市氫能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基本貫通全產業鏈條,以氫能裝備制造為重點,已初步形成以高新區為先發,牧野區、平原示范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新鄉縣、原陽縣、獲嘉縣等區域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雛形,基本覆蓋 “制儲運加用”各個環節,形成全產業鏈聯動發展的格局,有條件有能力打造氫能裝備制造強市。
1.氫能供應體系相對完善
氫能供應鏈已初步成型,具備穩定的氫源供應,基本滿足當前階段氫能產業發展初期用氫需求。本地供應方面,河南心連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煤制氫裝置具備外供氫能力;中新化工氫氣產能8萬噸/年,正實施2000標方/小時氫氣純化項目;周邊供應方面,多個城市可提供工業副產氫供應支撐。同時,我市已建成35MPa油氫電合建站1座、撬裝式加氫站2座,供給能力合計約2kg/d,并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初期示范應用提供基礎。
2.裝備制造區域優勢明顯
裝備制造具有顯著優勢,傳統產業持續向高端裝備、新能源電池、先進材料等領域融合突破。氫能裝備制造方面,已先后引育氫璞創能、豫氫動力、豫氫裝備、擎動科技、氫楓能源、氫儲能源、驥翀氫能、鋒源動力、中氫動力等先進企業,涵蓋“制—儲—運—加—燃料電池”等環節。汽車制造方面,圍繞新飛專汽和廈門金龍為重點,打造冷藏車、重卡、環衛車、渣土車等氫燃料電池汽車改裝生產線。
3.創新研發能力持續補強
氫能及相關產業創新平臺陸續建成,加速企業、人才、智力資源集聚。研究平臺方面,高新區聯合河南師范大學組建河南電池研究院;同濟大學和河南電池研究院組建氫能與燃料電池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組建河南中氫動力電池研究院。專家團隊方面,先后引進了同濟大學張存滿教授團隊、哈工大(深圳)劉興軍教授團隊以及清華大學技術團隊等,建設了氫能關鍵技術研究實驗室,成立博士后工作站。
4.產業基金扶持力度較大
新鄉市、高新區與中金匯融合作,成立了全國首個總規模25億元的地市級氫能專項基金——河南戰新新鄉氫能專項基金(Ⅰ、Ⅱ期),高新區與嵩山資本合作,成立了規模5億元的新鄉高投嵩新股權投資基金,相繼投資氫璞創能、擎動科技、氫楓能源、氫儲能源、驥翀氫能等氫能企業,為企業發展提供必要資金扶持。
(三)面臨挑戰
我市在實現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仍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一是產業鏈不成熟、覆蓋仍不全面,單個環節尚未形成龍頭輻射效應,缺乏上下游鏈條和周邊產業的帶動能力;二是制氫、輸氫、加氫等基礎設施網絡不完善,尚未形成規模效應,氫源競爭不足導致價格較高,示范和運營成本高;三是產業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后,監管手段、支撐平臺、檢測機構不足導致全市統籌協調產業發展、把控產業風險方面存在掣肘;四是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和整合式創新長效引導不足,裝備和核心技術研發受制于區域整體發展,難以有效支撐核心競爭力的打造;五是氫能產業鏈各環節安全規范、標準體系不健全,政府和企業開展項目和應用示范探索中面臨責任風險,產業政策待完善,政策引導效益釋放不充分。
二、總體要求
(二)發展原則
1.堅持安全為本,科學發展。強化安全意識,制定科學發展路徑,統籌發展和安全,鼓勵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制修訂涵蓋氫能全產業鏈的安全標準和規范體系,制定各環節安全管理與預警機制,強化風險管控。
2.堅持示范引領,清潔低碳。堅持以“低碳清潔”理念,有序推進綠色氫能在交通、儲能、發電、工業各領域的綜合示范應用,打造清潔高效“制—儲—運—加”氫能供應鏈,助力我市氫能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3.堅持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堅持技術創新驅動,依托特色環節、特色應用差異化優勢,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企業。
4.堅持政府引導,統籌規劃。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激勵作用,統籌規劃氫能產業布局和發展,政策先行、政府主導,積極拓展省內及區域市場,著眼全省、全區需求科學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氫能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
三、氫能產業發展愿景
(一)總體發展愿景
依托我市裝備制造優勢和區位資源優勢,充分發揮我市“支撐、輻射、協同”作用,按照“一核、兩廊、三基地”產業空間布局,重點圍繞“應用鏈、供應鏈、產業鏈、服務鏈、制度鏈”的建延補強,實現優勢產品和核心技術突破,推進氫能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及示范應用,推進我市氫能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掌握氫能產業鏈關鍵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和裝備的自主研發能力,打造區域可再生氫制備和儲能樞紐、氫能協同應用示范高地以及氫能裝備制造高地,加速構建“中原氫谷”產業生態圈。
一核:以裝備制造和材料研發為核心,形成高新區氫能產業園為主,牧野區、經開區、平原示范區多園區協同發展產業格局。以氫燃料電池汽車及裝備制造為發力點,以能源領域新材料研發基礎形成差異化優勢,逐步推動“制—儲—運—加”核心裝備和零部件引進,形成區域氫能產業鏈資源集聚和輻射效應,帶動我市氫能產業高速發展。
兩廊:協同河南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依托“京港澳高速”走廊及相關脈絡,連通本市主要氫源、應用場景和重點園區,持續縱向輻射延伸,完善氫能供應體系,突破示范瓶頸,逐漸形成氫能供應鏈網絡;積極融入和服務“鄭汴洛濮”氫能走廊,發揮新鄉區位中心關鍵支撐能力,打造走廊補給中轉賦能站,與鄭州及其他地區一體化融合發展。
三基地:一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基地 ,圍繞全市市政車輛、平原示范區/原陽縣冷鏈物流中心、經開區“中歐班列”集散中心、市北部礦山等多點協同開展燃料電池示范;二是可再生氫儲能示范基地 ,依托豫北乃至華北—華中地區風光資源優勢,以及衛輝、輝縣土地、水源等資源優勢,持續配套開發氫儲能及抽水蓄能,形成區域氫能樞紐節點;三是氫基綠色工業示范基地 ,以河南心連心、中新化工、新鄉化纖等重點化工企業為依托,開展新型綠色化工、熱電聯供等項目示范,為本地氫儲能開發提供規模化消納空間。
(二)產業發展目標
我市氫能產業規劃分為近期(2022—2025年)、中期(2026—2030年)和遠期(2031—2035年)三個實施階段。其中,近期為產業集聚和試點示范階段,中期為產業規模化示范階段,遠期為產業市場化發展階段。
近期(2022—2025年):逐步完善氫能產業鏈,推動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實現產業布局初步成型。開展“風光氫儲”試點應用,建成氫儲能電站2—3座,氫儲能規模達100MW以上,可再生能源制氫產能達8000噸/年以上;適當超前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加氫站10座;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本市運營規模達到500輛,對外生產銷售規模達到1500輛;氫基綠色化工示范規模持續擴大,規模化生產綠色化肥工藝取得突破;引進或培育1—2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產業鏈重點企業,帶動產業鏈融通發展。至2025年底,我市氫能產業生態圈雛形初現。
中期(2026—2030年):氫能產業呈規模化高速發展勢態,產業鏈布局完善,產業集群效應顯著。建成“風光氫儲”配套氫儲能規模80—100萬千瓦,支撐新增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10吉瓦以上,可再生能源制氫產能達7—9萬噸/年;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加氫站25座;打造冷鏈物流車、叉車、山區礦車等多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集群,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規模達到5000輛,對外生產銷售規模達到1萬輛;引進或培育2—3家國內氫能裝備制造、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制造領先企業,助力我市及全省氫能產業發展。至2030年底,全市氫能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
遠期(2031—2035年):將我市打造成為區域可再生氫儲能示范高地、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高地、氫基綠色工業示范高地,氫能裝備生產制造高效集聚,建成“中原氫谷”產業生態圈。至2035年底,氫儲能建設規模達4—5吉瓦,支撐我省豫北、豫中乃至華北—華中地區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100吉瓦,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氫產能達40—50萬噸/年,建成加氫站60—80座,我市各類運營車輛基本完成氫燃料電池汽車“宜替則替”,并具備面向全省乃至全國規模化生產和銷售多品類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能力,孵化一批品類齊全、特色鮮明的“專精特新”氫能企業,全市氫能產業產值達到1500億元。
四、實施路徑和重點任務
(一)打造價值融通應用鏈
近期(2022—2025年):以重點場景為抓手,燃料電池汽車、氫儲能/發電示范應用協同推進,提高下游市場消納能力。
依托冷鏈物流優勢場景,快速形成示范效應,打造燃料電池物流車輛應用正向循環。重點圍繞平原示范區中部冷鏈物流港、原陽冷鏈產業中心冷鏈倉庫,初期重點推動4.5噸燃料電池冷鏈物流車試點示范,利用優勢場景打造可復制解決方案,快速形成規模化示范效應;隨技術水平和經濟性提升逐步示范更高車輛噸位和車隊規模,推動試點示范轉向產業化應用。適應冷庫低溫、清潔作業需求,協同冷鏈物流車示范,開展燃料電池叉車示范應用,探索多元化冷鏈場景示范價值。
協同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發展需求,拓展燃料電池車輛和裝備應用場景。充分發揮政府及國資主導能力,有序推進全市渣土、公交、環衛等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發揮燃料電池車輛續航優勢,重點開展重上裝特種車輛試點。推動衛輝市、輝縣市等北部山區開展重卡礦車示范應用,開展重載短倒運輸場景試點。鼓勵大型車企以及物流租賃運營公司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租賃服務。經開區、平原示范區等區域探索商用和民用建筑氫燃料電池熱電聯產分布式供熱,全市有序推進燃料電池在通訊基站備用電源試點示范,形成多元化應用場景。
探索利用輝縣、衛輝可再生能源和抽水蓄能資源優勢,開展氫儲能示范應用,配套支撐風光資源消納。發揮氫儲能調節周期長、儲能容量大的優勢,與抽水蓄能快速調節能力進行互補,開展百兆瓦級氫儲能電站試點示范工作,探索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推動能源清潔生產和就近消納,實現多能協同供應和綜合梯級利用。
遠期(2026—2035年):以供給擴大需求,利用規模化氫儲能應用打造區域氫能“蓄水池”,不斷拓展應用領域。
持續發揮冷鏈場景優勢引領,打造國內領先冷鏈示范基地,持續拓展氫動力領域應用規模和場景。基于液氫產業化進度,優先探索液氫冷鏈物流車、長途重卡示范應用,依托“中歐班列”集散中心、冷鏈基地,擴大物流服務輻射范圍,提升運輸效率。開展氫燃料電池在起重、振動等工程機械領域試點示范,并逐步開展規模化替代。利用商用車示范基礎,逐步將燃料電池應用拓展至乘用車領域,以出租車和公務用車為切入點,推進燃料電池在乘用車領域示范推廣,推動交通領域全面低碳發展。
依托心連心等重點化工企業,開展綠色氫能耦合煤化工規模化應用,實現綠色化肥等高端產品生產。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水煤氣變換反應替代技術升級改造,重點在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基多聯產等煤化工產品生產工藝中補入綠氫和綠氧,推動灰氫轉綠、以氫換煤、綠氫消碳,破解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瓶頸;鼓勵存量煤化工項目逐步配置綠氫生產裝置,推動合成氨產能利用率提升和產品向綠色化肥等轉移,打造規模化氫能消費場景。
圍繞工業、建筑、農業應用等場景,探索氫能及燃料電池示范應用新方向。支持開展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燃氫鍋爐在輕紡、食品等高耗熱行業示范應用,賦能紡織等行業高質量發展。依托固體儲氫技術,探索大容量、安全穩定的微型氫電耦合動力模塊在特種備用電源、噴灑無人機、農用機械等領域示范應用。探索氫儲能分布式制氫+熱電聯產,與氫燃料電池交通示范融合推進,循序漸進地面向全域推廣,探索建立氫能與電力、熱力等共同支撐全域終端能源供給的氫能綜合應用體系。
(二)打造穩定高效供應鏈
近期(2022—2025年):應用牽引供給,圍繞重點場景,建設清潔高效區域氫能供應鏈。
針對應用需求,探索多元化氫源供給模式,統籌經濟性和供應能力,保障氫能產業初期發展需求。做好本市及周邊區域工業副產氫、化石能源制氫產能整合工作,著力提升氫氣提純技術,提高氫氣生產效率和品質,保障本市氫能產業發展初期的用氫需求及經濟性。鼓勵通過谷電制氫,利用錯峰時間電網富余電力制氫,采用“風光+電網+電解水”制氫模式,作為前期制氫產能補充。實現可再生能源制氫降本增效,至2025年,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氫產能達8000噸/年。
著力發展高壓氣氫儲運路線,探索規模化液氫儲運技術,切實提高氫儲運經濟性。統籌我市氫源供應能力,結合平原示范區、經開區和市北礦區等重點應用示范區的發展,在150公里范圍內充分發揮高壓氣氫儲運適合短途運輸的優勢,設計儲運路線,組建高壓氣氫儲運車隊,滿足初期用氫需求,同時開展更高壓力等級的試點示范。探索液氫技術示范,探索與國內領先液氫企業合作,做好液氫技術儲備,初期作為高壓氣氫儲運的補充,在氫氣需求量大幅提高時,及時推動全面應用。
推動重點區域加氫建設布局,探索新型加氫站應用示范,實現“車站聯動”運營。發揮基礎設施建設的引領作用,適度超前布局加氫基礎設施。優先圍繞平原示范區冷鏈物流中心、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歐班列集散中心等地,開展35/70MPa加氫站建設,逐步完善重點示范區域、“鄭汴洛濮”、“京港澳高速”高速服務區等地的加氫網絡布局,加快推進制氫加氫一體站、固體儲氫加氫站等新型加氫站的示范應用。至2025年,全市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規模達到500輛,建成加氫站10座。
中遠期(2026—2035年):利用區域氫能樞紐供給規模效應,加強氫氣規模化調度,打造供應鏈網絡。
全力推動“風光氫儲”一體化基地項目建設,氫儲能規模全面爬坡,打造區域可再生氫儲能基地,滿足多元化應用場景需求。統籌豫北、豫中地區新能源項目儲能配套需求以及交通、工業轉型需求,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產能規模,謀劃多個規模化“風光氫儲”大基地,支持電力資源富足地區協同開展離網制氫項目建設。加速推廣固體儲氫技術應用示范,提升關鍵材料制備工藝技術水平,實現高安全、高密度固態儲氫材料市場化推廣應用。到2035年,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建設規模達4—5GW,產能達40—50萬噸/年,各類儲氫容量達到2—3萬噸。
推動液氫儲運技術規模化應用,探索新型氫能儲運模式,具備中遠距離跨省市調度能力。圍繞“風光氫儲”大基地,開展規模化液氫應用推廣,通過液氫運輸,覆蓋豫北、豫中乃至全省交通領域用氫需求。試點示范天然氣摻氫、純氫管道,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連接制氫基地和重點化工園區、工業園區,推動工業原料和燃料可再生氫替代。到2035年,建立3個以上10—30t/d液氫工廠,形成1萬噸/年液氫產能,管輸容量超過30萬噸/年。
實現全市城區、礦區、高速服務區加氫站密集覆蓋,形成全市范圍內加氫網絡聯動發展。持續探索加氫站建設新模式,圍繞重點區域的加氫網絡基礎逐步向外輻射,沿市縣主干道路、交通樞紐等核心位置持續加強加氫站的布局力度,拓展加氫站服務范圍,在冷鏈物流基地、市北礦區等用氫規模大區域內優先開展液氫加氫站/充裝站改造升級。至2035年,全市建成加氫站60—80座,其中30%為液氫站,滿足氫能交通應用需求。
(三)構建核心優勢產業鏈
近期(2022—2025年):以加氫和燃料電池裝備制造為重點,聯動儲氫材料差異化優勢,搶占省內氫能裝備制造先機。
以氫燃料電池裝備制造為牽引,積極推動上下游企業產能落地和發展轉型。持續補強高新區燃料電池裝備產業鏈,積極推進豫氫動力、氫璞創能、擎動科技等重點企業投產/擴產,鼓勵產業鏈上游配套企業落地,加速裝備生產本地化、規模化。加快引導新飛專汽、諾力叉車、長城起重等產線和動力系統優化調整,廈門金龍整車制造產能落地,形成以冷鏈物流、叉車、工程機械為主,涵蓋公交、環衛、渣土、重卡等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制造能力,立足冷鏈物流等優勢產品打造“輻射效應”,滿足本市需求基礎上,逐步輻射至全省全國。
重點引育加氫裝備制造企業,加速形成加氫站配套裝備本地化供給能力。扶持加氫環節鏈主企業,以氫楓、豫氫裝備等高新區本地企業為抓手,積極對內對外拓展加氫裝備市場。搶抓區域市場引力效應,引進中鼎恒盛、國富氫能、伯肯節能等加氫站配套裝備制造企業,落地先進技術產線,補足壓縮機、儲氫瓶、加氫機等加氫整套裝備生產能力,實現全市加氫核心設備本地化生產、領先工藝本地化優先使用、富余產能優先省內銷售,服務全省加氫網絡建設。
整合優化本市新材料新金屬產能工藝,推動新型儲氫技術創新研發,材料設備產線優化和成本下降。依托國家物理與化學電源產業園區材料研發和制備方面產業基礎和集聚效益,加快以三氫化鋁、稀土、鎂基、鋁基等為代表的儲氫原材料生產體系,吸引一批固態金屬、有機液態儲氫新技術研發企業和原材料生產制造企業搬遷入駐,通過整合本市原材料生產制造產能資源,提高關鍵材料的制備工藝技術水平,降低材料成本、加快技術迭代,逐步成為氫儲能、熱電聯產等規模化儲氫場景關鍵解決方案。
中遠期(2026—2035年):貫通氫能裝備產業全鏈條,探索裝備“智造”新模式,打造區域氫能裝備制造基地。
實施氫能產業鏈補鏈強鏈,引進“制儲運”裝備制造企業,打通上下游發展瓶頸。以規模化氫儲能市場為支撐,結合技術發展成熟度,積極引入國內領先堿性電解槽企業,戰略引入AEM電解槽企業,夯實大規模、低成本電解槽產能基礎;考慮風光波動性大特點,適時引入PEM電解槽生產企業,實現制氫裝備本地生產和采購。結合氫能樞紐節點建設進度,引育高壓氣氫、低溫液氫等儲運裝備企業,積極推動中科富海等液氫儲罐、槽車產線落地,支撐構建高效便捷儲運體系,聯動產業上中下游。
加快裝備產業鏈的上下游協同,形成原材料、零部件及成套裝備配套產業體系,打造國內領先的裝備供應基地。依托我市現有原材料工業基礎,超前引育材料研發創新企業,重點發力制氫、用氫等環節催化劑、隔膜、復合材料等,為上游核心裝備及零部件制造奠定堅固基礎。積極探索原材料和裝備產業協同發展,在原材料自主供給基礎上,著眼成套裝備區域市場需求,引育優質零部件生產企業,以材料和裝備雙向聯動,高效推進我市氫能產業進一步強鏈和補鏈。
踐行“智造”新模式,賦能氫能產業智能化、自動化轉型。結合本地智能制造、生產機器人在相關行業應用基礎,積極推廣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自動裝配、先進成型等新一代技術在氫能裝備制造產業中的應用,大力推動氫能裝備制造產線自動化、智能化升級。鼓勵各裝備生產線廣泛采用大數據統計系統、智能化運營系統以及安全與風險監控系統等先進的數字化管理平臺,打造氫能裝備“未來工廠”,以智能化、精細化的生產管理模式,助力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依托本地能源新材料領域技術示范和產業發展基礎,打造國家級高安全能源新材料產業創新中心。依托國家(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園區,協同高安全電池制備、稀土冶煉、復合膜設計等領域技術積累,探索鋁基、鎂基、稀土等能源新金屬新材料的研發和試點示范,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創新示范專項,搭建區域一流的新型安全能源材料示范應用區。
(四)搭建綜合智慧服務鏈
近期(2022—2025年):搭建資源要素平臺,整合公共服務資源,完善氫能配套服務體系。
搭建智慧氫能公共服務平臺,助力氫能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以新鄉大數據中心為基礎,依托“氫瞰”數字化解決方案,整合氫能產業鏈、供應鏈信息,搭建互聯互通、透明開放、互惠共享的氫能產業大數據平臺,開展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及其他項目優化運營。政府部門牽頭聯合中國氫能聯盟、國家能源集團、中石化及本地龍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聯合組建新鄉市氫能產業聯盟,打造地方氫能產業合作平臺,推動高水平合作交流,支撐本地化產業發展。
持續完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體系,推動產融協同發展。推動新鄉市國資集團、投資集團聯合國家能源集團等央企和第三方專業機構,聯合設立氫能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用于新鄉市氫能產業招商引資、創新技術孵化、燃料電池運營及項目示范等。引育并舉,扶持一批擁有核心關鍵技術、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精特新企業,孵化一批極具應用推廣效益的創新示范項目,支持氫能產業發展。
構建氫能技術創新資源共享聯合體,全力提升科技創新要素整合力,打造省級氫能產業創新中心。支持高新區氫能企業探索“共享實驗室”新模式,促進基礎設施和儀器等資源的高效共享,實現氫能科技創新力量融合,形成創新合力,驅動效益共享。依托河南省氫能與燃料電池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電池研究院等創新研發平臺,整合我市優質企業、高校等各類資源,共同組建河南省氫能產業創新中心。集中開展關鍵技術研發、推動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完善氫能產業體制機制建設,促進我市氫能產業“政產學研資”融合貫通,構建緊密合作的創新生態和創新動能。
中遠期(2026—2035年):持續完善我市氫能檢測體系,同步推動市場化運營服務市場建設。
搭建省級檢測平臺和氫氣品質檢測中心,服務氫能裝備規模化制造,助力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以支撐市內裝備制造為導向,超前研判技術裝備市場化推廣節奏,建立關鍵技術裝備及零部件技術測試與檢測平臺,持續提高檢測能力,打造區域氫能裝備檢測基地。引進領先氫能專業檢測實驗室,搭建省級氫氣品質檢測中心和服務網絡。協同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應用項目開發,探索固定式、移動式等多場景高純氫氣微量雜質、安全檢測服務模式,率先為市內及豫北地區用氫企業提供檢測服務,服務網絡逐漸覆蓋全省。
引入和支持重點企業開展中試平臺建設,推進技術示范轉化。政府部門主導,聯合本地優質企業、國內外領先企業和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一批氫能裝備中試實驗室,為氫能相關技術、裝備提供對外開放中試場地,引導國內及我市成熟的技術開展中試放大試驗,加快相關產品的市場推廣進程和產業化應用。對我市認定獲批的重點試驗室,政府基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和信貸支持,用于推進試驗基地的快速發展。
加快氫能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強化專業人才隊伍。支持國內外知名高等院校與本市企業、科研院所加強合作,聯合培養一批掌握前沿技術的科技人才;依托本市科研院所和職業院校,設立氫能產業相關學科,培養復合型產業人才,持續完善本地專業人才梯隊。采用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加強校企聯動,培育一批高素質專業型職業人才。
(五)建設先行實效制度鏈
近期(2022—2025年):開展氫能產業政策及標準體系的建設,完善我市氫能產業發展環境。
加快安全監管、質量監督、標準規范體系建設,支撐我市氫能安全、高速發展。建立健全氫能安全監管制度和標準規范,建立重大風險識別機制、預警機制及緊急處理預案,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相關政府部門的監管責任。建立氫能產品質量管理體系,積極落實管理體系在技術研發、產品生產、售后服務等環節的實施應用。鼓勵本市企業積極參與氫能團體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加大保障力度,有條件的可出臺具體獎勵激勵政策。
加快完善政策體系,積極引導氫能產業健康發展。以新鄉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為基礎,研究制定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促進氫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相關財政補貼政策、科技攻關支持政策、車輛運營及道路運輸支持等政策等一攬子產業配套政策。完善氫能制、儲、運、加全過程建設和運營相關管理政策,明確落實主管部門、建設要求、審批流程、監管機制和職責分工,建立新鄉市氫能產業發展“1+N”政策體系。
中遠期(2026—2035年):搭建市場監管體系,出臺協同示范運行規范,探索市場聯動機制。
搭建“碳—氫—電”交易的組織模式和市場監管體系。鼓勵本市氫能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及金融機構等積極參與省級碳管平臺的建設,搭建交易的市場組織模式和監管體系,優先開展光伏、風電并網/離網制氫交易示范。鼓勵開展碳減排方法學備案,通過引入第三方認證機構,對重點示范項目進行碳資產認證和試點交易,逐漸推廣至全部項目。積極探索碳氫耦合市場交易機制,基于本地實際情況,落實國家碳減排有關認證制度,推進區域碳氫交易市場試點。
探索規模化氫儲能聯動抽水蓄能等相關運行機制和規范。創新體制機制和商業模式,針對“氫儲能—抽水蓄能”等聯合儲能電站示范項目,研究制定聯合儲能電站的認證標準、建設運營、安全運行相關管理規范。探索聯合儲能電站的多元市場參與機制,推動聯合儲能電站按需參與區域電網調峰和新能源消納,直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或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提供多元化激勵。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協調
成立新鄉市氫能產業發展專項工作小組,由市長任小組組長,相關市屬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專項工作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引導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指導開展重點項目試點示范工作,協調解決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依托中國氫能聯盟等第三方智庫組建新鄉市氫能產業發展專家智囊團,為專項工作小組開展相關工作提供支撐。
(二)加大項目金融支持
加大財政資金和產業發展基金對本地燃料電池制造企業、氫能基礎設施設備制造企業及氫能終端產品企業的支持,立足自身優勢,提高產品競爭力。建立健全氫能產業投融資服務機制,對氫能產業關鍵零部件企業、燃料電池整車制造和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投資、融資和信貸支持。
(三)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構建涵蓋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服務等方面的人才保障體系。鼓勵企業設立專項人才引育基金,推動高校、科研所等科研機構與企業的交流合作,依托重點示范項目,全面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培育一批兼備科研創新能力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制定新時代“人才強新”計劃,精準聚焦人才需求,打造省內氫能產業人才集聚高地。
(四)強化區域產業協同
強化區域協同,鼓勵各區(縣)間的優勢互補與資源互換,促進本市優質企業跨區域交流合作;強化產業協同,積極探索氫能與化工、電力、汽車、物流、交通、金融、建筑等各類產業間的協同路徑;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促進原材料、燃料電池、整車等環節優勢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示范應用等方面的合作聯動。
(五)做好政策宣傳引導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期刊、門戶網站以及新媒體等渠道,加強對氫能相關知識、標準和技術的科普與宣傳,建立科普宣傳保障機制,制定科普宣傳計劃,組織編訂科普知識宣傳資料。提升公眾對氫能發展和應用的良好認知與積極社會共識,為氫能產業發展營造良好和諧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