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歐洲的暖冬,歐洲天然氣價格近期迅速落至地緣政治沖突前的水平。但分析師認為,高能源價格仍將是歐洲2023年不得不繼續面臨的困擾。
歐洲基準TTF荷蘭天然氣期貨跌至近1年新低
在天氣、庫存和需求的多重因素影響下,歐洲的能源短缺壓力近期大為緩和,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在歲末年初繼續下跌。周一(1月2日)盤中,歐洲基準TTF荷蘭天然氣期貨繼續跌逾7%,創下去年2月21日以來的最低水平。在稍早的去年12月29日,就已跌回77歐元/兆瓦時的地緣政治沖突前水平。
在去年8月的峰值時,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超過345歐元/兆瓦時。當時,產能大國為了反制歐盟的懲罰性制裁,限制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加上夏季的高溫推高了需求。
而如今,西北歐大部分地區去年冬季異常溫暖的天氣降低了供暖需求。據報道,瑞士西北部小城德萊蒙1月1日最高氣溫達到20.2攝氏度,創下這一位于阿爾卑斯山北側的城市有紀錄以來1月氣溫最高紀錄。高盛曾在2022年11月預測,隨著歐洲在天然氣供應問題上暫時占據上風,未來幾個月歐洲天然氣價格將大幅下跌。
此外,歐洲的限價機制也影響了天然氣價格。歐盟稍早同意了一項限制天然氣價格過高的臨時機制,將于2月15日生效。根據該機制,如果TTF價格連續三天超過180歐元/兆瓦時,并且在同三天內與全球液化天然氣參考價格偏離35歐元或以上,則將自動觸發“市場修正”機制。
高能源價格將成為歐洲新常態
雖然如此,但市場人士依舊預期,高能源價格仍將繼續在2023年困擾歐洲。
Investec的高級分析師Martin Young表示,在去年冬天前,歐洲進行了更多的風力發電并網,有助于保證電力供應。然而,煤炭和核能發電還存在不確定性。盡管歐洲各國去年通過建設新碼頭、啟用液化天然氣終端等措施增加進口,也無助于將天然氣價格壓低到過去的水平。此外,隨著歐洲國家越來越依賴于進口液化天然氣以滿足國內天然氣需求,它們可能不得不出高價向其他國家購買天然氣,這也會推動歐洲天然氣價格保持在高位。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也預計,未來高能源價格將成為新常態。他基于此建議,德國需要一個“無偏見的”能源政策,以保證工業的發展。“德國國內的石油天然氣水力壓裂法以及核能應該與可再生能源一起被考慮在能源組合中。德國的天然氣和石油產量一直在下降,其中一點主要原因是非常規的水力壓裂法被禁止,而且自然保護法規讓新的鉆探許可很難獲得。”他直言,“(水力壓裂法)禁令應該取消。”德國從2017年起出于環保原因禁止了水力壓裂法,但由于眼下的能源危機,越來越多人士呼吁重新考慮水力壓裂法來開采德國本國天然氣。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也表示,德國天然氣消費者2023年仍要忍受高氣價。隨著德國按計劃建成必要基礎設施以替代產能大國天然氣供應,哈貝克希望天然氣價格今年年底逐步回落,不過可能仍然無法回落至2021年水平以下。
分析師還指出,這種能源價格的持續高企也會影響歐元區經濟。德國老牌投行貝倫貝格(Berenberg)的首席經濟學家施密丁(Holger Schmieding)在上個月的一份報告中解釋道,根據以往經驗,每當天然氣漲跌幅度超過100歐元/兆瓦時,就會根本上改變歐元區家庭和消費者的天然氣消費量。而假設消費者必須承擔價格變化帶來的全部成本,還會對歐元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帶來約3%的影響。他補充稱:“由于歐盟依舊根據長期固定價格合同進口一些天然氣,天然氣進口法案的實際影響并沒有那么明顯……但由于電價仍與天然氣價格密切相關,天然氣價格高企帶來的總體痛苦可能比經驗法則預示得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