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就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和監管辦法發布的兩份征求意見稿是國家層面首次出臺電力現貨市場規則性文件,不僅明確了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目標、路徑、任務和運行要求,還對參與市場主體、市場銜接、信用管理等作出細則性要求,將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從試點走向全國。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電力現貨市場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分別簡稱《基本規則》《監管辦法》),旨在規范電力現貨市場的運營和管理,依法維護電力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推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力市場體系建設。
業內人士指出,兩份征求意見稿是國家層面首次出臺電力現貨市場規則性文件,不僅明確了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目標、路徑、任務和運行要求,還對參與市場主體、市場銜接、信用管理等作出細則性要求,將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從試點走向全國。
為全國統一電力現貨市場奠定基礎
電力現貨市場是電力市場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發揮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電力資源優化和電網經濟調度,促進可再生消納等。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
2017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選擇南方(以廣東起步)、山西、四川、甘肅、蒙西等8個地區作為第一批試點,開啟我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實踐。2021年,又新增上海、江蘇、安徽、遼寧等六省市為第二批電力現貨試點。
“試點地區有關方在一些重點共性問題上存在分歧。”中電聯電力市場分會副秘書長周正道在近日召開的中國電力市場新規研討會上指出,現階段,有必要對現貨試點進行總結,市場主體普遍希望國家層面出臺電力現貨市場的基本規則。
山西省電力調度中心處長鄒鵬指出,《基本規則》總結了第一批現貨試點的建設經驗,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交易周期更短、頻次更高、交易范圍越來越大,為全國推廣現貨試點、建設統一電力現貨市場奠定了基礎。
此外,《監管辦法》還要求電力現貨市場運營機構做好市場信息披露,確保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不得更改封存信息、泄露市場交易內幕信息。能源監管機構不定期開展現場檢查,以規范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加快儲能、虛擬電廠發展
“兩份征求意見稿是全國電力現貨市場的頂層設計和規范性文件。”在周正道看來,《基本規則》有三大亮點,首先明確了參與電力市場的主體范圍,包括各類型發電企業、電力用戶(含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用戶)、售電企業和儲能、分布式發電等其他市場主體,市場運營機構包括電力市場機構和電度調度機構;其次,提出構建容量補償機制,各地要按照國家總體部署,結合實際需求探索建立市場化容量補充機制,用于激勵各類電源投資建設,保障系統發電容量充裕度、調節能力和電網運行安全;最后明確了輔助服務費用的疏導,電力用戶獲得公平的輸配電服務和電網接入服務,應按照規定支付購電費、輸配電費、輔助服務費用、政府性基金與附加等。
值得一提的是,《基本規則》明確推動儲能、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和新能源微電網等新興市場主體參與交易,引發業內熱議。“這體現了政策對儲能行業的支撐,將加速行業發展。”某儲能企業人士認為,我國新型儲能市場尚未形成穩定的收益模式,隨著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加速,將提升儲能項目的市場活躍度,拓展行業的盈利空間。
在周正道看來,電力市場改革是虛擬電廠發展的基石。目前我國虛擬電廠收入來源主要為參與需求響應獲得補貼,盈利模式較為單一,市場發展空間有限。通過鼓勵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參與電力現貨交易,將逐步推動虛擬電廠商業模式的探索,虛擬電廠運營商可逐步通過參與電能量市場、輔助服務市場、容量市場等多種方式獲取收益。
最終目標是回歸到以用戶為中心
近年來,電力市場交易電量規模快速增長。今年前9月,全國市場交易電量3.89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60%,今年全年有望突破5萬億千瓦時。其中,煤電已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通過“基準價+上下浮動20%”機制形成價格;新能源于2021年實行了平價上網,部分參與了市場交易。
根據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2025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基本建成。
《基本規則》明確了近期和遠期任務,要求按照“統一市場、協同運行”的框架,構建省間、省/區域現貨市場,建立健全日前、日內、實時市場,穩妥有序推進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并與現有新能源保障性政策做好銜接。要進一步完善現貨市場機制,健全中長期市場,健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推進更大范圍內的輔助服務資源共享和互濟;推動省/區域市場逐步融合,擴大省/區域市場范圍,向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過渡。
周正道認為,2023年電力市場交易規模還會有小幅增長。現貨市場建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第三批試點要求在年底提交現貨市場建設方案,明年會有更多省市在國家規劃指引下,開啟電力現貨市場的探索。
“電力市場建設的初心就是要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業內人士看來,按照電力工業發展趨勢,電改開放到上個世紀末的第一個20年是以發電為中心,通過集資辦電等多種形式解決全社會有電可用的問題。本世紀的前20年是以大電網為中心,通過特高壓、超高壓輸電網的大規模建設解決電力資源大范圍配置、有網可送的問題。未來40年將回歸到以電力用戶為中心,通過以電力為核心的能源互聯網建設,解決“方便用電、低碳多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