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金沙江下游白鶴灘水電站9號機組投產發電,標志著在建規模全球最大、單機容量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大的白鶴灘水電站機組全部投產,也標志著金沙江下游水電基地全面建成。
金沙江是長江上游干流,水能資源豐富,可開發裝機容量超過8000萬千瓦,尤以雅礱江口至宜賓700余公里的下游河段落差最為集中、水能資源最為富集,可開發裝機容量達5000萬千瓦,是我國規劃建設的重要水電基地,自上而下規劃有烏東德(1020萬千瓦,裝機規模全球第七、國內第四)、白鶴灘(1600萬千瓦)、溪洛渡(1260萬千瓦,裝機規模全球第四、國內第三)和向家壩(600萬千瓦,裝機規模全球前十五、國內第五)四座世界級巨型水電站,由三峽集團公司負責開發建設。四電站從規劃選址到全面建成投產歷經幾代人的砥礪奮斗,河段規劃論證始于上世紀50年代,由于技術、市場等原因,直至本世紀初才開始啟動建設。自2005年12月溪洛渡水電站首先開工、拉開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的序幕,到2012年11月向家壩首臺機組投產,到白鶴灘最后一臺機組投產,前后歷時17載,順利完成四電站建設任務和川滇兩省近34萬移民的搬遷安置,幾代人的夢想和努力,使藍圖變為現實。
白鶴灘水電站是僅次于三峽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共安裝16臺自主研發的全球唯一的百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達1600萬千瓦,是水電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大國重器”,其所在的金沙江下游水電基地,總裝機容量達4480萬千瓦(相當于兩座三峽電站),設計年發電量約2000億千瓦時(折合0.6億噸標準煤),2021年外送華東、華中、南方地區電量超過1200億千瓦時,占當年總發電量的90%,是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電源基地和特高壓網架的重要支撐。建成后,四電站水庫調節庫容達208億立方米,總防洪庫容達155億立方米,是長江防洪體系建設的骨干工程,將在防洪減災、保障水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電站建設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而且通過資源優勢向經濟發展優勢轉化,有力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白鶴灘水電站全部建成投產,對我國水電開發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擬依托流域梯級水電調節能力,通過多能互補、一體化開發等方式,帶動周邊6000萬千瓦以上的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開發,進一步打造金沙江下游清潔能源走廊,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3月2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于開展全國主要流域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規劃研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原文見附件),提出在七大流域開展“水風光可再生能源一體化基地”的研究工作!七大流域如下表所示。
文件提出:
主要流域可再生能源一體化開發是指:
依托主要流域水電開發,充分利用水電靈活調節能力和水能資源,兼顧具有調節能力的火電,在合理范圍內配套建設一定規模的以風電和光伏為主的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可再生能源一體化綜合開發基地,實現一體化資源配置、規劃建設、調度運行和消納,提高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經濟性和通道利用率,提升水風光開發規模、競爭力和發展質量,加快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進程。
主要流域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規劃研究以水電調節能力為核心,緊緊圍繞水風光可再生能源一體化發展。推進以水風光為主的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優化水風光資源配置、通道能力及相關要素,實現可再生能源綜合集約高效一體化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