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高溫酷暑的用電高峰期,當記者來到位于金沙江下游的白鶴灘水電站時,恰逢這里已投產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源源不斷的能源正從大涼山腹地送往長江下游的華東地區。
“8月2日,左岸機房的7號水輪機組順利投產發電,至此,川滇兩岸山下16臺我國自主研發的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已投運10臺。”中國三峽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副主任康永林告訴記者。
大壩左側的地下廠房里,單臺有50多米高、8000多噸重的8臺百萬機組依次排列。這些龐然大物運行起來,卻是難以置信的平穩。記者在7號機組前豎起幾枚硬幣,均紋絲不動。康永林介紹,單臺機組的轉輪每秒鐘約轉兩圈,每轉一圈可發電約150度,相當于一個普通家庭一個月的用電量。
白鶴灘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可達624.43億千瓦時。2017年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繼去年6月28日首批兩臺機組安全準點并網發電以來,建設者們連續奮戰,力爭今年底全部機組投產。
這么大的電量,如何輸送到華東電力負荷中心?記者沿金沙江岸的陡峭河谷往海拔更高的布拖縣一探究竟。
一路上,鐵塔聳立在高山間,銀線飛架在大嶺上。從白鶴灘水電站發出的交流電,順著這條50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路進入布拖換流站、轉化為直流電后,再“轉乘”±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送往華東地區。
“500千伏超高壓線路就像國道,連通重要樞紐,車流容量相對小,適合省內出行。±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則像高速公路,路面寬闊平坦,點對點,沒有紅綠燈,是電‘出遠門’的最佳選擇。”國網四川電力特高壓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胡國強介紹。
布拖換流站,坐落在群山環抱的涼山州布拖縣一處山坡上,占地面積930畝,約90個標準足球場大。兩期工程的地下電纜長度達到2500公里,其中的8萬多根芯線組成了換流站的“神經系統”。
交流場鋼架林立,換流廠房一塵不染、風扇密布,直流場管網盤旋,布拖換流站仿佛一個科幻世界。而揮汗如雨的勞動者又把記者“拉回”到全國“一盤棋”迎峰度夏的現實中來。
國網四川電力直流中心布拖換流站站長雷龍飛介紹,該站由白鶴灘—江蘇(白江線)、白鶴灘—浙江(白浙線)兩個±800千伏換流站和一個500千伏變電站“三站合一”進行建設。經過緊張施工,白江線換流站已于今年7月1日趕在豐水期投運。只需7毫秒,清潔電能便從蜀水“閃送”江南。
與換流站同步建設的還有橫跨2000余公里的特高壓輸電線路。去年10月中旬,白江線昭覺段張力場建設進入轉序放線階段,沿途無人區早已入冬。當時,為保證工程進度,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的80名施工隊員就近搭帳篷住在山上,等待天氣轉晴,見縫插針地施工。
施工隊員們在山上住了近30天,而班組長蒲太平待的時間更長——初春時上山,一直住到隆冬時節才下山,“幾乎成了個野人”。
奮斗結出碩果。白鶴灘500千伏配套工程正常一年半的工期,9個月就完成了;白江線及其換流站于2020年12月開工,今年7月投運;白浙線及其換流站于2021年7月開工,計劃于今年底部分投運,至2023年6月全部建成。
“屆時,四川每年將向長三角地區輸送電能超1500億千瓦時,減少碳排放約1.4億噸。”胡國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