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8月9日)華爾街日報報道,受上半年涉疆法案(UFLPA)影響,美國上半年光伏裝機遭受嚴重下滑。據上周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報告,美國2022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裝機4.2GW,占比僅28%。
華爾街日報稱,由于新疆地區生產的太陽能多晶硅占全球供應的近一半,隨著美國實施法案以全面禁止涉疆產品,上半年美國太陽能行業受到了新一波的嚴重破壞,且這一破壞程度仍然難以衡量。
華爾街日報稱,由于新疆地區生產的太陽能多晶硅占全球供應的近一半,隨著美國實施法案以全面禁止涉疆產品,上半年美國太陽能行業受到了新一波的嚴重破壞,且這一破壞程度仍然難以衡量。
《華爾街日報》指出,由于中國目前主導著全球太陽能制造業,涉疆法案導致了美國太陽能產品出貨量延遲,拜登政府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和對中國的強硬措施之間仍然存在較大沖突,美國太陽能產業仍有許多供應鏈問題。
對于媒體所報道出的這一產業困局,白宮沒有回復《華爾街日報》記者的置評請求,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言人也未予置評。
據了解,今年6月21日,美國所謂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正式生效,該法案認為中國新疆地區生產的全部或部分商品都是通過強迫勞動生產,被禁止出口美國,其中多家中國光伏企業被列入禁令名單,針對相關產品美國海關將進行扣留,除非企業提供非強迫勞動證明,該法案導致了美國上半年太陽能產業供應鏈中斷。
東南亞反傾銷調查重創美國太陽能產業
不過,除涉疆法案外,美國上半年針對東南亞地區進口光伏電池組件的反傾銷調查實際上更加重創了美國太陽能產業。
今年3月份,一家美國本土太陽能企業要求商務部調查東南亞四國的光伏企業,認為該地區的太陽能企業使用了中國地區的光伏原料以降低成本,并規避高額關稅,隨后4月份,美商務部宣布正式對東南亞四國進口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
而調查僅僅持續一個月,美國本土83%的太陽能項目就遭遇了太陽能供應商的延誤或取消,超過50GW的新太陽能項目被取消或推遲,隨后引發了美國19位州長、85名眾議院議員聯名反對該項調查。
迫于國內壓力,美國商務部最終宣布針對東南亞四國進口太陽能電池、組件產品的反傾銷調查于6月份正式結束,宣布允許美國從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和越南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兩年內不受關稅影響,但持續兩個月的反傾銷調查已經導致美國上半年太陽能供應鏈遭受了重創。
美國“政客”新聞網稱,美國進口商已經開始恐慌,它們抱怨執法缺乏明確性。《華爾街日報》表示,新法可能造成物流中斷,成本上漲。《紐約時報》更是直言美國若嚴格執行這一措施,將對本國產業乃至全球經濟造成沖擊,約100萬家公司及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活動受到影響。未來還很有可能加劇美國本已十分嚴重的通脹問題。
3690億氣候法案促進美國本土制造
美國今年上半年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兩大措施并未起到效果,相反重創了自身太陽能產業及脫碳目標。
在重壓之下,美國最終選擇“砸錢”促進本土制造。上周日(8月7日),美國有史以來最大氣候投資法案以51-50的微弱優勢于周日在參議院獲得了通過。該法案投資規模高達3690億美元,令人瞠目結舌。法案旨在減少美國溫室氣體排放,并促進本土制造業,幫助實現其到2030年減少40%的碳排放目標。
法案內容主要涉及五大方面,其中頗受市場重視的是法案的第二部分,重點覆蓋清潔能源制造業,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池、電動汽車、氫氣生產以及關鍵礦物在內的眾多細分,關鍵項目涉及加速制造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池和關鍵礦物的稅收抵免項目。法案還包括促進清潔電力和能源儲存的10年期稅收抵免政策(ITC),重點投資在2022-2026年符合條件的清潔能源電力公司,稅收抵免可達到30%。
根據美國能源署的估計,到2030年全球每年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將增加兩倍,達到4萬億美元,以此達到在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廣泛承諾。
責任編輯: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