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簡稱“大絲束項目”)實現了復工。截至目前,首套大絲束生產線完工率接近80%。
“該項目預計2024年全部完成,總產能1.2萬噸。投產后將改變我國大絲束碳纖維依賴進口、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有力推動國產碳纖維產業發展。”上海石化發展計劃部總經理張春峰介紹。
自去年1月項目開工以來,上海石化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但就在項目建設進入攻堅階段時,上海出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疫情期間,上海石化作為連續性生產企業一直保持開工生產。然而,大絲束項目由于面臨生產設備運輸物流受阻,進口設備通關無法完成,商品混凝土、焊接保護氣、切割氣等項目易耗品斷供等現實困難,只能暫時停工。
雖然生產暫停,但項目建設一直蓄勢待發。4月8日,上海石化決定對物資斷供的部分施工項目采取“項目暫時停工,人員一定留住”的方式,騰出公司培訓中心教學樓等地作為施工人員臨時居住點。
隨著上海全市復工復產工作逐步推進,5月初,大絲束項目在具備復工復產條件后立即向全體參建者發出動員令,號召建設者們“奮戰80天,建成首套大絲束生產線”,施工人員聞令而動進入工地。上海石化與相關承包商一起,對全體施工人員實行集中通勤,形成宿舍至工地“兩點一線”。施工現場嚴格實行“網格化”管理,20人為一格,每一格配網格長,各施工單位派1名領導現場帶班,業務部門每天派專人檢查管理。施工現場雖然人頭攢動,但人人都處于“場中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負其責”的動態管理中。張春峰表示,項目全面復工后,公司將在確保疫情防控和生產質量的前提下趕搶進度,力爭將停工滯后的影響降到最低。
“封控至今,上海石化已經實施了60多天的閉環管理,3500多名核心生產人員克服困難駐廠生產,為上海能源保供穩產作出了貢獻。”上海石化行政事務中心副總經理張薪迪說,3月初,上海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公司所在地金山區部分居民小區也因疫情原因實施了封控管理,上海石化提早預判、迅速應對,作出了部分員工駐廠值守的決定。“一大批黨員干部、生產骨干響應號召,從家里出發趕到各自崗位,保障生產穩定運行。”張薪迪說。
在廠區封控期間,作為上海市汽油市場的主要供應力量,上海石化確保了穩定的原油加油量和汽油產量。同時,在完成原有合成樹脂產品市場保供的前提下,根據疫情防控對核酸檢測物資的需求,生產可用于核酸采樣管的高熔指聚乙烯產品近3000噸。即便是在疫情防控運輸困難的情況下,自3月初至5月初,公司仍累計出廠柴油、航煤、燃料油等79.06萬噸,出廠丁二烯、液化氣、抽余油、苯等13.1萬噸。由于嚴格實施駐廠值守,有效減少了人員流動,駐守在上海石化的3500多名員工以及3700多名運保、服務和承包商人員,在封控期間零感染。
張薪迪表示,下一步,上海石化將緊盯市場形勢,統籌安排生產,繼續推動大絲束項目的工程進度,并進一步開展生產設備大檢修工作,千方百計保證企業安全生產。同時,隨著各項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很多施工人員即將進廠,上海石化要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專車點對點轉運,并根據實際情況,規劃人員流動區域,進行相對獨立的管控,繼續加強內部監督巡查,保持嚴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