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博鰲4月21日電 (記者杜燕飛)4月2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舉辦的“能源融合發展,共建綠色世界”分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能源行業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領域和主戰場,要推動能源融合發展,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目前,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目標,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國際共識。能源行業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領域和主戰場。”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李保東表示,推動能源革命,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需要推動多種能源協同互補,加快能源與建筑、交通、工業等協同發展,創新能源數字新業態,并開展能源融合發展國際合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吉臻表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主要路徑是化石能源清潔化、清潔能源規?;?、多種能源綜合。綜合化就是能源融合發展,逐步使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主體地位,進而實現零碳的目標。
劉吉臻進一步解釋說,一是要多能互補,發揮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各自稟賦和優勢,使之融合成為支撐生活生產發展的穩定、可靠、安全能源,傳統能源要發揮兜底作用,支撐新能源發展。二是要供需互動。過去電力系統是“重發輕供不管用”。將來,要通過技術和市場,實現用戶側和供給側互動。三是要發揮現代信息化技術,使得能源流、信息流、價值流,多流融合。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認為,推動我國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發展,一是要發展可再生能源,配套推進科技創新,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二是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搞“運動式”減碳。傳統能源與可再生能源要優化組合,融合發展。三是能源行業內部要提高能源轉化效率,減少碳排放,與生態治理協同發展。四是能源行業要支撐服務用能行業低碳轉型發展,供給側和消費側要雙向發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向海平認為,除發揮產業政策引導、激勵、約束作用外,還要采取相應的配套政策,要進一步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對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支撐;在強化國土空間保障、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方面,也要有配套政策支持;要加快數字化升級,為能源系統規劃、能源項目開發,電力系統運行提供保障;要引導投資者向低碳、減碳能源項目以及為低碳、減碳項目提供保障支撐的能源項目傾斜,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的資金投向低碳、減碳項目以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能源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正積極采取措施,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讓綠色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能源融合發展就是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核心,突出跨界融合、要素融合、產業融合、區域融合‘四大融合’形成的有機價值共生體系。”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表示,中國能建圍繞能源網、交通網、數字網、水利網、生態網、產業網、文化網“七網”深度融合,立足“新能源”提供“新基建”解決方案,打造具有“大融合”特征的“新能建”業務發展體系,全方位構筑新能源、新基建、新能建“三新”平臺。
“目前,公司在全球有60多個港口、1000多個泊位,每一艘船停在碼頭的時候,它的輔機是開的,1萬多噸的船停12個小時,輔機發的電大約有25噸的碳排放?,F在,當船??吭诖a頭后,我們關輔機用岸電。同時,公司運營的1萬多公里公路兩邊的斜坡、護坡和隔離帶可以用來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200兆瓦,每年發電可以達到2億度。”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建華表示,下一步招商局將與發電企業、清潔能源運輸裝備企業合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對于能源行業特別是電力行業帶來的變化非常大,對電力行業帶來了三方面挑戰:一是太陽能發電、風電隨機性、波動性非常大,電力安全保供難度大。二是隨著可再生能源不斷發展,整個電網包括電力系統在內的物理形態、技術基礎、運行機理,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需要重新研究。三是配套政策方面,需要各方共同發力。”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龐驍剛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電網公司要推進傳統電力系統轉向能源互聯網,構建起新型電力系統,讓能源融合發展,共同建設美好的綠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