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碳中和時代綠氫發展前景與挑戰

2022-04-02 14:55  來源:第一元素網  瀏覽:  

為達到《巴黎協定》提出的溫度控制目標,越來越多的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標,碳中和成為全球的共同愿景和一致行動。在各國家和地區采取的減排措施中,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成為普遍選擇,可再生能源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其中氫能因熱值高、零排放、利用形式多樣,作為化石能源替代品優勢突出而受到普遍關注,有望為交通、工業、建筑、電力等重點碳排放領域的減排脫碳發揮作用。“綠氫”則是真正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點,是未來制氫的發展方向。“綠氫”要在碳中和路徑中充分發揮作用,必須要實現大規模、經濟地商業化應用。目前從技術角度還面臨電解水制氫經濟性瓶頸、儲運難題等方面的挑戰。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引發的全球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變化形勢,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人類共識。2015年《巴黎協議》設定了本世紀后半葉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這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重要舉措,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將其轉化為國家戰略,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標并采取積極行動。

碳中和成為全球的共同目標與一致行動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碳中和”或“零碳”目標且大部分計劃在2050年實現,如歐盟、英國、加拿大、日本等。據相關統計,2國已實現碳中和,6國已立法,處于立法階段的有歐盟地區和其他5國,另有20國(含歐盟國)發布了正式的政策宣示,提出目標但尚處于討論過程中的國家和地區近100個。中美這兩個排放大國也都做出了碳中和承諾。美國重返《巴黎協議》并承諾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許多國家和地區制定減排路線圖,通過立法、投資及稅收等政策措施推動減排行動。這些政策和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各有側重,主要包含六個方面:

一是支持和鼓勵能效技術創新,進一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二是倡導進一步減少化石能源使用,不斷降低對化石能源依賴;三是鼓勵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四是支持和鼓勵清潔低碳、節能減排等相關產業發展;五是支持發展生物經濟和天然碳匯等循環經濟;六是推動發展碳捕獲和儲存技術,解決剩余排放問題。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碳排放大國,要實現在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任重道遠。為了履行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中國迅速行動。在2020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碳達峰和碳中和工作被確定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清晰描繪了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2021年全國兩會,碳達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1 年10 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一系列舉措充分表明中國推動低碳發展的堅定決心與積極行動。

氫能將在碳中和路徑中扮演重要角色

碳達峰與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全人類、全社會、全行業共同努力,大力推進低碳發展。低碳發展的重點是能源結構轉型,能源生產與利用加快向更清潔、低碳的方向轉變。在各國和地區碳達峰、碳中和政策的引導推動下能源結構轉型有望加快推進,化石能源生產與利用將面臨更嚴格的碳排放約束,非化石能源逐漸成為能源增量主力軍。

氫能資源豐富、熱值高、使用無污染,被視為理想的清潔能源,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將在全球能源新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氫能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市場潛力和科技創新是提高綜合國力和新經濟競爭力的有力支撐,因而其開發與利用受到全球普遍關注。許多國家都在加快推進氫能源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布局,美國、歐盟、日本都出臺相應的氫能戰略規劃,日本甚至提出了“氫能社會”的宏大構想。中國國內氫能發展也方興未艾,在交通、工業、建筑、電力等重點用能行業有望迎來較大發展空間,為這些碳排放重點領域減排脫碳發揮作用。

1. 氫能加快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清潔化轉型

交通運輸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大戶,占碳排放比重非常高。歐盟委員會稱運輸業對歐盟GDP貢獻率僅約5%,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IEA報告指出,2020年一季度全球石油需求下降5%,對應碳排放量下降4.5%;

其中公路運輸和航空活動的減少貢獻了石油需求下降量的近 85%。2020 年下半年隨著交通運輸逐步恢復,碳排放量也隨之開始反彈。近年來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較快,中國、日本、德國、韓國、美國等國家加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的布局建設,有力推進氫燃料電池產業化。除了商用車,航空和海運也在積極探索氫能應用。氫能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發展無疑將極大推動該領域的廣泛、深度脫碳。

2. 氫能促進工業領域的脫碳減排

氫在工業上主要用于煉油、化工和鋼鐵行業。在煉油和化工行業氫氣除了作為燃料還是重要原料,主要用于加氫處理、加氫裂化和脫硫。如果煉油和化工業大量采用甚至全部使用綠氫,對于工藝過程脫碳有顯著影響。中國石化第一個綠氫煉化項目——鄂爾多斯1萬t/a綠電制氫項目計劃2022年建成投產,項目利用可再生電力電解制氫,所制氫氣供中天合創煤化工項目。該項目對于綠氫煉化有示范意義,大大有利煤化工降碳減排。

鋼鐵是工業碳排放大戶,當前煉鋼多采用焦炭作為鐵礦石還原劑。為了解決碳排放問題,鋼鐵行業開始探索氫冶金技術,用氫代替焦炭和天然氣作為還原劑可基本消除煉鐵和煉鋼過程中的絕大部分碳排放。如果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在軋鑄環節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最后基本可實現鋼鐵生產的近零排放。

3. 氫能助益建筑領域的節能碳排

建筑行業實現碳中和的主要途徑就是打造綠色建筑,探索燃料電池熱電聯產,采用燃料電池發電技術,以氫能完全或部分替代市政電網、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滿足建筑對冷、熱、電、生活熱水等各種能源的需求。這種燃料電池在建筑領域的應用不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能起到建筑用能和采暖降碳的作用,效果顯著。

早在2009年在東京燃氣公司與松下集團共同研發的家庭熱電聯供系統項目就已正式投入商業應用,這些燃料電池被安裝在公寓以及普通住宅內,可以不依賴電網獨立運行。2020年歐委會發布了“革新浪潮”倡議,提出2030年所有建筑實現近零能耗;國內近年來也興起這種綠色建筑理念,并有示范項目的報道。

4. 氫能助力電力行業的綠色轉型

電力行業是用能大戶也是碳排放大戶,碳排放約55%來自電力行業,而電力行業碳排放80%來自燃煤發電。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全球多個國家均已采取措施降低煤電比重,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近年來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顯著下降,規模經濟將發揮作用,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從而推動該領域可持續發展。

然而,可再生能源中風電、光伏具有顯著的間接性和波動性特點,大規模并網之后會對電力系統和電網穩定性產生沖擊。可再生電力制氫可實現清潔電力到氫能的大規模儲存,是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平抑波動性和間歇性的重要手段。可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的結合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發電可靠性和穩定性,同時可以顯著降低電力系統的碳排放,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發展綠氫是實現碳中和的理想途徑

根據制備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情況,氫被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有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氫氣被稱為“灰氫”;將二氧化碳通過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或CCS),大幅減少工藝過程碳排放的氫氣被稱為“藍氫”;幾乎不產生碳排放的氫氣即“綠氫”。氫氣制取工藝按原料路線來分有化石燃料制氫(天然氣制氫、煤炭制氫等)、富氫氣體制氫(合成氨生產尾氣制氫、煉油廠回收富氫氣體制氫、焦爐煤氣中氫的回收利用等)、甲醇制氫、水電解制氫、生物制氫等。

目前世界上商業用氫絕大部分是從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制取,過程中有大量碳排放,制得的氫氣為“灰氫”或“藍氫”;只有水電解制氫可以制得“綠氫”,具體過程是以水為原料,在催化劑作用下通過電能使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制氫過程具有鮮明的低碳環保特點。如果使用的電能是由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或風電)產生,整個制氫環節完全零排放,制得氫氣就是“綠氫”。

綠氫才能真正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氫能發展的驅動力是氫能利用終端零排放能助力交通運輸、工業、動力燃料和建筑等碳排放大戶實現大規模脫碳。既然氫能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抓手,那么氫氣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尤其是制取過程的碳排放應受到關注。在綠氫、藍氫和灰氫中,灰氫制取過程碳排放非常嚴重;藍氫是灰氫通過CCUS處理后的氫,雖然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但其前身是灰氫,制取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并沒有消失,只是通過CCUS封存;只有綠氫幾乎無碳排放,所以真正能高效助推碳中和的是綠氫。

2020年5月,歐洲10家行業領先公司與行業協會一起共同推出了“選擇可再生氫”倡議,呼吁歐盟為能源系統集成和氫戰略做出正確選擇,充分挖掘可再生電力潛力,使歐洲完全脫碳。

在推進綠氫發展、助力碳中和實踐中,許多國家已邁出積極步伐。2020年10月8日,全球首個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范工程項目在蘭州新區綠色化工園區順利通過連續72小時現場考核。該項目也是我國第一個太陽能燃料生產示范工程,由中國科學院李燦院士團隊主導,蘭州新區石化產業投資公司、蘇州高邁新能源科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三方合作開發建設。項目計劃年產1400噸甲醇,由太陽能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及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三大系統單元組成,通過裝機規模為10MW的光伏發電單元向2臺1000m3/h的電解槽供電實現電解水制氫,所制取的氫氣與汽化后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合成甲醇。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近年來一直在進行太陽能合成燃料和太陽能熱存儲的研發。繼2019年成功開發利用太陽能和空氣合成液態燃料后,近來成功開發高溫儲能技術,這種技術將首次實現1000℃以上的高溫太陽能熱量的經濟高效和可擴展存儲。旗下Synhelion公司正與伍德(Wood)公司合作開發綠氫生產,利用Synhelion公司的太陽熱儲能技術和伍德公司甲烷蒸汽轉化制氫工藝優勢,采用太陽熱提供熱量,以甲烷為原料生產氫氣。當原料使用生物來源的甲烷時,整個工藝過程完全無碳排放。如果合作研發成功,將實現太陽能氫氣工業化,為經濟地制取綠氫創出一條新路。

綠氫大規模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綠氫要在碳中和路徑中充分發揮作用,必須要實現大規模、經濟地商業化應用。目前,綠氫的大規模發展有許多影響因素,如各國經濟發展不均衡、能源資源稟賦差異、政策鼓勵力度不一等,從技術角度主要面臨以下三方面挑戰:

一是電解水制氫經濟性不高。綠氫應用在技術上可行只是必要條件,在經濟上可行才是氫能大規模利用的充分條件,而電解水制氫成本較高是制約瓶頸。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主要有堿性水電解、質子交換膜水電解(PEM)、固體氧化物水電解(SOE)和堿性陰離子交換膜電解(AEM)等,其中堿性電解槽技術已經實現工業規模化產氫,是技術最為成熟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路線。堿性水電解也是國內商業化電解水制氫主要技術,歐美則對PEM技術產業化推進較快。PEM制得的氫氣純度高流程簡單,能效高于堿性水電解,裝置運行靈活性更高,而且對電力變化反應更快,更適合與可再生能源發電配合,但因使用貴金屬催化劑等材料成本較高。總體上電解水制氫由于電解效率不高耗電量大等原因,與其他制氫方式相比成本較高,在工業應用中占比較小。

近年來,圍繞提高電解效率和降低成本目標,國內外電解水制氫技術在工藝、設備、催化劑、電能等方面開展了許多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未來只有技術不斷進步并取得突破性進展,大幅降低電解水制氫成本,才能提高其經濟性,從而提升綠氫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

二是氫氣存儲難度大。氫氣由于重量輕、原子半徑小、性能活潑、穩定性差(泄露后易發生燃燒和爆炸),存儲和運輸難度較大。按氫氣狀態可以分為氣態、液態和固體三種儲存方式;目前工業上最可行的規模化儲存和運輸方法只有高壓氣態儲氫和低溫液態儲氫。高壓氣態儲氫技術成熟,設備結構簡單,成本相對較低;但單位質量儲氫密度低,運輸成本高,有泄漏和爆炸的安全隱患。低溫液態儲氫具有儲氫密度高、儲存容積小等優勢;但液化過程耗能大且儲存容器需絕熱性能良好,成本高昂。

近年來固態合金儲氫和有機液態儲氫相關技術的開發也備受關注,其中固態儲氫技術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一種氫氣儲存方式。固態儲氫是通過化學反應或物理吸附將氫氣儲存于固態材料中,優點突出:儲氫工作壓力不高安全性強使用壽命長;放氫純度高有利于提高燃料電池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系統體積小儲氫密度大,結構緊湊;再充氫壓力低充氫方便。目前固態合金儲氫已經有示范報道,但也存在著儲存材料價格高昂、儲存釋放條件苛刻的問題。

三是氫能運輸制約。運輸是氫氣從制氫廠到終端使用的重要環節,也是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氫氣可以以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形態進行運輸。我國主要以氣態運輸為主,可選擇長管拖車和管道運輸兩種方式。其中長管拖運技術成熟,通常在近距離時采用;管道運輸則適合大規模、長距離運輸,運輸效率高,能耗較小,但一次性建設投入較高,國內目前輸氫管道較少。液態采用槽車運輸,適合中遠距離和較大量運輸,該運輸方式在液化過程中能耗較大,設備要求也較高,國內主要用于航天及軍事,在日、美等國應用較為廣泛。

固態氫氣通過輕質儲氫材料可以實現高密度高安全運輸,提高單車運輸量和運輸安全性,目前仍處于試驗開發階段。經測算,在0~1000km范圍管道運輸的成本最低;運輸距離在250km內,長管拖車運輸成本低于液氫槽車;超過250km則后者更具成本優勢。要降低氫的運輸成本、提高氫能經濟性,還有待相關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進一步突破。

結論

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問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挑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舉措。越來越多的國家提出碳中和目標并研究制定碳中和背景下的產業政策,支持減排目標。鑒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3%源于能源消耗,在各國家和地區采取的減排措施中,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成為普遍選擇。氫能以其獨特的優點受到普遍關注并成為發展重點,有望在碳中和路徑中發揮重要作用,助力電力、交通、工業、建筑等用能大戶減排脫碳。

氫能要在碳中和中發揮作用要重點發展綠氫,而綠氫要真正充分發揮作用必須要實現大規模、經濟地應用。目前,從技術層面還面臨一些挑戰,首先是電解水制氫技術要實現突破,要大幅降低制氫成本;其次是氫氣儲存、運輸技術還要進一步發展,要提高氫能響應速度、安全性及電—氫—電能源轉化效率;另外還要大力降低儲運成本,因為即使制氫成本能夠大幅降低,在經過儲存、運輸多個環節層層疊加后會大大抬高終端氫氣成本。只有當技術進一步突破,以綠氫為代表的氫能才能夠真正在碳中和路徑中大顯身手。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習近平: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

習近平: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其中提到了對碳中和問題的看法。
05-16
我國首例“零碳”橡膠防老劑面世

我國首例“零碳”橡膠防老劑面世

記者5月13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南化公司“蘭花牌”橡膠防老劑產品6PPD和TMQ被國際權威認證公司TUV南德意志集團認證為碳中和產品。該系列產品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成為全球首例獲得權威認證的橡膠防老劑碳中和產品,這將有力推動下游產品減少碳排放,助力精細化工產品實現碳中和,促進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首個國家碳計量中心獲批籌建

首個國家碳計量中心獲批籌建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日前批準依托內蒙古自治區計量測試研究院籌建“國家碳計量中心(內蒙古)”,這是該局批準籌建的首個國家碳計量中心,將發揮計量基礎支撐保障作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排隊并網 最長需10年

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排隊并網 最長需10年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商在將新產能接入電網方面面臨長達十年的延遲,威脅到英國放棄化石燃料、實現凈零目標的承諾。
迎峰度夏即將來臨 “拉閘限電”今年還會上演嗎?

迎峰度夏即將來臨 “拉閘限電”今年還會上演嗎?

近日,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在前期支持基礎上,再撥付500億元補貼資金、注資100億元,支持煤電企業紓困和多發電。同時提出,要優化政策、強化協調,安全有序釋放先進煤炭產能。決不允許出現拉閘限電。

推薦閱讀

熱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京ICP備16023390號-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務臺:010-63990880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云浮市| 垦利县| 什邡市| 许昌县| 德惠市| 克东县| 马山县| 二连浩特市| 托克逊县| 商南县| 大石桥市| 泽库县| 迭部县| 贵南县| 夹江县| 馆陶县| 五常市| 应用必备| 南汇区| 屏东市| 铜鼓县| 柞水县| 肥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乐陵市| 甘南县| 栾川县| 贡嘎县| 民勤县| 贺兰县| 保德县| 宁海县| 彰武县| 迁安市| 和硕县| 莱芜市| 青铜峡市| 鄂伦春自治旗| 独山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