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萬平方米項目在山東海陽正式投產,今年冬天新老城區全面采用核能供熱,使海陽成為全國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國家電投“暖核一號”核能品牌亦同步發布。
海陽核能供熱首站。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在北京的投產儀式上表示,要將核能供暖作為構建北方地區清潔高效、多元供暖體系的一種全新選擇。核能供暖技術成熟,國內外都有實踐,現在國內各核電企業均積極參與,除新投產的海陽項目外,秦山、紅沿河核電站也正在改造中。他特別強調要加強輿情引導,因為“核能供暖大大拉近了核能與公眾的距離”,更要保證相關信息公開透明,做好與公眾的溝通。
所謂“核能與公眾的距離拉近”,國家電投山東核電董事長吳放解釋,是指核電站發電是直接聯上電網,再由電網輸送到千家萬戶。所以僅從發電來看,核能與民眾的聯系不直接。而核能供暖所用水網熱網半徑相對較小,當地和周邊民眾可以直接受益,因此,這一核能綜合利用工程和民眾的聯系更加緊密。
距離拉近了,聯系更緊了,核污染、核泄漏的風險是不是也更近了呢?
“對此,公眾完全不必擔心”,吳放表示。說到底,核能供暖和煤電廠供暖都是電廠余熱的利用,供暖方、采暖方之間只有熱量交換,不存在其他任何介質傳輸。
他對核能供暖過程做了具體解讀:主要是從核電機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為熱源,通過廠內換熱首站、廠外供熱企業換熱站進行多級換熱,最后經市政供熱管網將熱量傳遞至最終用戶。“整個過程中,只發生了蒸汽加熱水和水加熱水兩個步驟”,核電站與供暖用戶間有多道回路進行隔離;每個回路間只有熱量的傳遞,沒有水的交換,更不會有任何放射性進入用戶暖氣管道的可能;熱水也只在小區內封閉循環,與核電廠層層隔離,“沒有任何接觸,十分安全”。
從國內外核能供暖的已有實踐看,核能供暖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得到了證明。吳放介紹,國家電投山東核電依托海陽核電,按照“居民用暖價格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不增長、熱力公司利益不受損、核電企業經營作貢獻、生態環保效益大提升”推進核能供暖至今,各項指標達到要求:每個供暖季節約原煤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萬噸、煙塵691噸、氮氧化物1123噸、二氧化硫1188噸;同時海陽居民住宅取暖費每建筑平方米較往年下調一元錢;而示范工程二期投運后,核電機組熱效率也將由36.69%提升至39.94%。實現了當地民眾、地方政府、熱力公司、核電企業以及生態環保的多方共贏。
由此,這一示范工程也起到了應有的示范作用,據悉,項目引起了國內業界熱烈關注,已有核電企業積極跟進。山東省能源局局長欒健透露,山東省將在“十四五”及未來一段時期,著力打造膠東半島千萬千瓦級核電基地,同步推進核能供暖等綜合利用,力爭到2030年,在運裝機規模達到1300萬千瓦以上,膠東半島具備條件的地區全部實現核能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