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世紀是石油的世紀,而21世紀驅動我們前行的動力無疑將更為多元、清潔。近年來,我國堅持清潔低碳戰略方向,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在此背景下,石油企業何去何從?能源更替變遷有什么樣的規律?針對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近日采訪了有關專家。
加快轉型應對挑戰
“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是能源轉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董秀成表示,作為化石能源,石油在利用過程中難免有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因此,石油公司的傳統業務和市場空間將被壓縮,必須加快轉型。
去年,我國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過程,將從根本上改變能源生產、消費結構和能源利用效率,對能源行業有著顛覆性影響。
另一個顯著的影響是電動汽車的推廣。目前,德國、法國、英國、挪威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發布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曾發布消息稱,將適時推出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國推出燃油車退出時間表有望提速。
在這些因素綜合影響下,國內外石油公司紛紛加快轉型步伐。
去年,大部分國外石油公司下調了產量目標,大幅削減或推遲投資,國際大石油公司未來幾年的勘探投資降低了40%。歐洲石油公司道達爾甚至退出了美國石油協會,更名為道達爾能源,并收購了多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稱未來10年石油產品銷售占比將從55%降至30%。
在國內,中石化提出了打造世界領先清潔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把新能源作為戰略新興業務進行謀劃,并提出打造世界第一氫能公司的目標。中石油上游業務占比較大,最近也提出將在做強做優油氣業務的同時,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業態,向油氣熱電氫綜合能源公司轉型。
董秀成表示,這些石油公司是順勢而為,也是形勢所迫。以前,國內石油公司轉型力度與國外公司相比稍顯滯后,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形成倒逼形勢,國內公司也開始全面布局轉型。
替代將是長期過程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雖然近年來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快速上升,但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占比仍高達77%左右,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主體能源。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我國面臨“富煤、貧油、少氣”的實際,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最高,在減碳背景下,煤炭行業的清潔化壓力和空間更大。
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目前石油在全球能源供應中份額為31.6%,為第一大能源。在我國,第一大能源是煤炭,2019年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57.7%,繼續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比重是未來方向。
另外,我國原油消費量居全球第二,是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原油產量1.95億噸,同比增長1.6%。原油表觀消費量7.36億噸,同比增長5.6%,原油對外依存度達73.5%,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也達42%。
為此,從能源安全角度考慮,我國非但不能像國外石油公司一樣削減勘探投入,反而應繼續大力推進找礦突破,爭取在傳統油氣和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上有所突破。
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近年來快速擴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也要看到,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具有間歇性、波動性特點,大規模接入會給電力系統穩定和能源安全帶來挑戰。在某種程度上,新能源仍要與傳統能源匹配,如因地制宜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等。
此外,氫能等新能源成為投資熱點。全國已有23個省份發布氫能規劃。但從歷史規律看,一種能源需要40年至50年時間才能從占有市場1%份額擴大至10%份額,這主要是因為能源是一個完整系統,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在生產、使用和配套上形成規模。
從能源轉型趨勢看,董秀成認為,非化石能源成為主導能源是必然趨勢,但是并不意味著石油將退出歷史舞臺,這也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的基本趨勢。
創新中把握新機遇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表示,能源低碳化意味著從供應方到消費方都要進行系統性轉變。這一轉型中有大量創新需求,對能源企業而言是新機遇。
從趨勢看,電氣化已成為全球能源發展方向。我國不斷增加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電力裝機比重有望超過50%。從更長期的角度看,權威部門測算顯示,到206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由目前的16%左右提升至80%以上,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將由目前的34%左右提高至9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應體系。
“這是一個重大機會。”林伯強認為,傳統能源企業有機會參與再造一個系統,其經驗和資源更勝于新進入者。為此,石油公司在保障油氣供應的同時,要有更大膽識推進轉型和重塑。從全局來看,這也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應有之義。
此外,石油還是極其重要的化工原料,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比較多的各類塑料和化纖產品。而這些化工產品仍然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目前很難完全被其他商品替代。董秀成認為,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石油作為燃料來源的市場空間將被壓縮,但作為工業原料的市場空間沒有壓縮,新材料還將是未來發展重點。這意味著未來石油產業鏈可能被重塑,傳統的原油—煉油—燃料—交通的路線可能弱化,原油—化工原料—化工品—新材料的路線可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