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當前仍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階段中后期,能源總需求一定時期內還會持續增長。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發達國家有60年到70年的過渡期,而中國只有30年左右的時間。這意味著,中國溫室氣體減排的難度和力度都要比發達國家大得多。
今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會議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也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能力的一場大考。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開局之年,各地各部門凝心聚力、積極行動,努力打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
謀劃頂層設計,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
打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頂層設計不可或缺。
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
各地各部門緊鑼密鼓,積極行動。
——抓緊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
國家發改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近日表示,國家發改委正在與相關部門一道,抓緊編制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研究制定重點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
各地的碳達峰行動方案編制工作也在提速。寧夏通過公開招標,全面啟動碳達峰方案編制。上海正在編制的碳達峰行動方案,涵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污降碳行動等多個著力點。
在行業層面,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協會已就推動碳達峰及減碳提出初步考慮,多個行業協會也在推動碳達峰相關舉措的研究。
——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十四五”規劃綱要強化了綠色約束性指標服務碳達峰的導向。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出臺,持續加力。去年10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提出強化金融政策支持,支持和激勵各類金融機構開發氣候友好型的綠色金融產品。
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等,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加快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
5月26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擬于6月底前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我國碳市場覆蓋排放量超過40億噸,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作為推動我國碳減排工作的重要抓手,碳市場建設一直備受關注。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并印發配套的配額分配方案和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今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又陸續發布排放報告、核查、登記、交易、結算等配套文件。全國碳市場啟動上線交易,將對激發企業的減排動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強化務實行動,各地各部門出實招、見真章
4月22日,習近平主席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此外,中國已決定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加強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還將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
習近平主席宣布的中方準備采取的一系列新舉措實實在在,含金量很高,體現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
這些新舉措,正在逐一落實。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等聯合發布《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目錄刪除了涉及煤炭等化石能源生產和清潔利用的項目類別。河北加快推進無煤區建設,今年底前雄安新區將滿足無煤區要求。陜西全面梳理排查“兩高”項目,為高質量項目騰出發展空間……
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各地各部門出實招、見真章。
——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減污降碳,能源結構調整是最關鍵一環。國家能源局日前提出今年能源領域的主要預期目標,明確煤炭消費比重將下降到56%以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力爭達到28%左右。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9.48億千瓦,規模穩步擴大。同時,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增長,一季度發電量達4754.7億千瓦時。風電、光伏發電、水能平均利用率保持高水平。
——節能降碳行動持續深化。
冬奧會冰上場館首次使用清潔低碳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創造性地利用夏奧場館,實現“水冰轉換”“陸冰轉換”……最近,北京冬奧組委公布多項綠色辦奧、低碳環保舉措,引人注目。
工業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領域,近年來,我國工業節能降碳取得顯著成效。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8.3%,與此同時,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1%。
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激勵企事業單位自覺節能降碳。浙江強化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措施,建立信貸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正面清單,支持省級“零碳”試點單位和低碳工業園區的低碳項目,支持高碳企業低碳化轉型。
——低碳技術研發及應用成為熱點。
拿手機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一盒杭州臨安山核桃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數據一目了然,臨安“臨碳”數智大腦系統針對工業企業科學降碳等多個場景應用,全鏈條分析減碳路徑。不久前,在全球制冷技術創新大獎賽上,格力電器與清華大學聯合團隊研發的“零碳源”空調技術實現節能85.7%,從全球近百個國家的2100多支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綠色低碳新技術為低碳發展帶來新機遇。
在碳捕集、儲能以及排放綜合管理技術等領域的突破,將有效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今年以來,科技部多次調度《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編制工作,明確要求加強前沿顛覆性技術研發,圍繞重點方向開展長期攻關;加強現有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支撐產業綠色化轉型。
促進公眾參與,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漸成社會新時尚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要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反對奢侈浪費,鼓勵綠色出行,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
近年來,我國公眾環保低碳意識不斷提升。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明確后,綠色低碳生活越發蔚然成風。
綠色消費持續升溫。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市民舒丹,最近新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花上20來塊錢充滿電,能開上500多公里,經濟實惠、節能環保,開起來既方便又舒心。”在綠色低碳理念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公眾青睞新能源車。今年1至4月,我國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73.2萬輛,同比增長249.2%。
最近發布的《2021年商場綠色消費報告》顯示,98.7%的受訪者在商場消費時至少參與過一項綠色消費實踐,“00后”對綠色消費的認知較深。綠色消費成為越來越多公眾的自覺選擇。
節約低碳成為共識。
洗菜水和洗衣水儲存著用來拖地,買菜時自己帶上菜籃子……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居民方玉娥一家,獲得“十堰綠色環保最美家庭”榮譽稱號。越來越多的家庭和居民積極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付出自己的努力。
各地因勢利導,針對低碳行為制定各種鼓勵政策。在上海,“碳普惠”項目正在積極籌備,綠色出行、簡約包裝等低碳行為所產生的碳減排量將被核算,變成每個人賬戶里的碳積分,讓人們從低碳行為中獲得實惠。在北京,首個碳中和主題公園溫榆河公園昌平一期工程項目,借助趣味活動普及碳中和知識、獎勵綠色行為。
植綠護綠增加碳匯。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今年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我們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為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森林碳匯將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發揮重要作用。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正在深入推進。今年世界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將在青海省舉辦,青海營造碳中和林,為公共活動碳中和做出示范。寧夏銀川沙漠休閑運動公園植樹基地里,1000余名志愿者栽苗、填土、踩實、澆水,在這片黃河東岸的臺地栽上了1.6萬株樹苗。截至5月21日,全國已造林4030萬畝,為完成5400萬畝的年度造林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讓我們積極應對全球氣候環境挑戰,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打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