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電任務與美好生活
今年春節,許多市民選擇留在異地過年。根據大數據分析,深圳春節假期用電量預計同比增長15%。按照“停電零感知、運行零事故、終端零閃動、電站零跳閘”的最高標準,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正在全力開展春節保供電工作。
不為人知的是,春節供電保障的有效進行離不開深圳首個電纜隧道智能化改造項目——前海高壓隧道輸電網全方位監測系統示范項目的貢獻。
電力管廊智能化升級
前海電纜隧道于2017年建成,全長6.3千米,雙倉設計,隧道內敷設220千伏線路10回、110千伏線路4回,是目前深圳地區敷設電纜線路最多的一條電力隧道,也是深圳西部地區重要的電源輸送通道。
高壓電纜隧道的優勢在于節省了有限的城市用地,保持了路容完整美觀和管線的耐久性,減少架空線與綠化的矛盾,還具有一定的防震減災作用。但是隧道內環境潮濕、空間狹小,可管控度低。以前海隧道為例,它的深度超過10米,有32個進出口,靠人工一次完整的巡檢需要2人花費3天時間,而且僅依靠人力監控和運維,管理難度大。最為關鍵的是,在密閉空間內持續作業存在人員窒息、有毒氣體泄露等安全風險。為更好地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服務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急需依托于信息化手段完成隧道智能化監測改造,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ICT技術打造全方位綜合監測系統,實現隧道狀態實時查看、人員軌跡跟蹤、井下設備遠程控制等,滿足行業需求。
而電力通信網絡建設和運維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以及客戶用電的可靠保障。面臨高壓電纜隧道的特殊環境,打造超高可靠安全的網絡,為綜合監測系統提供堅實的聯接力和運力成為重中之重。
電網智能新選擇:F5G全光工業網
據深圳供電局輸電管理所電纜部副主管胡力廣介紹,2019年深圳供電局積極探索電纜隧道智能化運維新模式,試點開展了前海隧道智能化改造項目。
項目選用了華為F5G全光工業網絡解決方案,為高壓電纜隧道全方位智能化監測提供堅實的網絡底座,切實保障電纜隧道內溫濕度、水位、氣體等環境監測數據的穩定傳輸,有效支撐Wi-Fi AP、智能攝像頭、邊緣智能網關等設備的穩定運作,實現電纜隧道安全實時監測、出入口身份識別、人員運動軌跡跟蹤等智能巡檢。2020年9月29日,前海隧道智能化改造項目竣工驗收通過,標志著輸電管理所完成了深圳首條電纜隧道智能化改造,電纜智能化運維取得了新的進展。具體來看,隧道巡檢時間由過去的24小時降低至現在的2小時,巡檢效率提升了12倍,有效解放了人力資源。深圳供電局以前海電纜隧道輸電網項目為試點,通過創新領先的F5G全光工業網絡為電纜隧道數據傳輸提供快速可靠的傳輸通道,協同感知層、平臺層數據整合分析,高效支撐全方位的智能化監測,實現科學決策和風險管理,保障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控。那么,華為F5G全光工業網絡方案給深圳供電局智能電網建設帶來了哪些獨特價值呢?華為技術專家總結出了安全可靠、超寬融合、高效運維三個特色。該解決方案采用創新全光架構,信號穩定、抗電磁干擾、防腐蝕,高度適配電纜隧道復雜嚴峻的環境;基于工業級POL技術,無源光分布網絡,無需供電,降低安全隱患;1+1鏈路環網級高可靠保護,抗3個以上設備失效,不影響其他設備正常通信。高可靠保障末端應用,支撐前海高壓隧道遠程巡檢。同時,其選用末端工業級華為星光系列光終端,支持多種硬件接口(以太、RS485、Wi-Fi等),能夠將高清視頻監控、傳感物聯(電纜溫濕度、煙感、水浸、門磁)、語音通訊等多種業務在一根光纖上融合承載,避免并行建網,業務部署簡單高效。
光網絡支持20千米長距離傳輸,點對多點hub-spoke架構使運維節點大幅減少,無源高可靠,相比傳統以太網絡,大大降低網絡故障率;網絡端到端統一管理,故障遠程定位高效運維,設備即插即用,確保供電局新業務快速上線。
光隨電走,讓電力充足
今天,輸電電纜隧道已經成為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其規模也在逐步擴大。
據胡力廣介紹,深圳建成的電纜隧道和綜合管廊已超過78千米,在建長度超過100千米。前海電纜隧道電網全方位監測系統只是深圳供電局基于F5G全光工業網絡開啟智能電網新征程的縮影。未來深圳供電局將依托與華為聯合打造的ICT聯合創新實驗室,圍繞邊緣一體裝置、智能技術、全光工業網絡、智能融合網關等領域持續深度合作。同時將前海電纜隧道的成功實踐復制到深水、大空港等其它隧道,并積極推廣智能技術在電網生產領域的應用,提升深圳電纜隧道的智能化水平,提高電網可靠性,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更好地服務深圳經濟和社會發展。F5G時代,光隨電走,未來的智慧管廊,不僅可以通過監控系統平臺管理地下管廊,具有管廊環境監控、管網運行情況監控、智能照明控制、視頻監控、電子巡檢、語音通話、人員定位、緊急報警、逃生指示等一系列功能,還將發揮數字孿生優勢,成為管理部門完善決策的有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