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2020年1-12月全國核電運行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49臺[1](本報告不含臺灣地區核電信息),裝機容量為51027.16MWe(額定裝機容量)。2020年1-12月全國共有2臺核電機組完成首次裝料,詳見表1。
▼表1 2020年1-12月首次裝料的核電機組信息
一、核電生產情況
2020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74170.40億千瓦時[2],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3662.43億千瓦時[3],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94%(詳見圖1)。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10474.19萬噸[4],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7442.38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89.03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77.51萬噸[5]。
其中,10-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20084.80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962.29億千瓦時,占全國10-12月累計發電量的4.79%。
▲圖1 2020年1-12月全國發電量統計分布
2020年1-12月,49臺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3662.43億千瓦時,比2019年同期上升了5.02%;累計上網電量為3428.54億千瓦時,比2019年同期上升了4.89%。1-12月,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6]為7426.98小時,平均能力因子[7]為92.95%。
▼表2 2020年1-12月49臺運行核電機組電力生產情況統計表[8]
說明:
(1)福清核電廠5號機組于2020年11月27日首次并網,能力因子不適用統計。
(2)關于本表最后一行的“合計值/整體值/平均值”,裝機容量、發電量、上網電量為各機組合計值,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全部機組整體值,能力因子為全部機組的算數平均值。
二、核電生產安全情況
2020年1-12月,各運行核電廠嚴格控制機組的運行風險,運行核電機組的三道安全屏障均保持完整狀態,燃料元件包殼完整性、一回路壓力邊界完整性、安全殼完整性滿足技術規范要求。發生1起國際核事件分級(INES)1級運行事件[9],未發生2級及2級以上的運行事件。各運行核電廠未發生一般及以上輻射事故[10],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11],未發生一般及以上環境事件[12],未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13]及職業性超劑量照射[14]。
三、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和環境監測
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輻射監測標準,依據國家核安全局批準的排放限值,各運行核電廠對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進行了嚴格控制,對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進行了有效監測。
2020年1-12月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統計結果表明,各運行核電廠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量均低于國家核安全局批準限值。1-12月輻射環境監測數據[15]表明,運行核電基地外圍監督性監測自動站測出的環境空氣吸收劑量率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正常范圍內,未監測到因核電基地運行引起的異常。
四、第四季度重要活動[16]
11月25日,全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暨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開工儀式在海陽核電廠舉行,標志著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將于2021年建成,實現海陽市城區核能供暖全覆蓋。
11月2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廠5號機組首次并網。
11月28日,“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廠2號機組開始裝料。
12月10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電運行分會2020年度行業專題工作組年度會議在武漢召開。來自23個工作組的40余名組長、執行秘書及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12月31日,浙江三澳核電廠1號機組開始澆筑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正式開工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