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這一年,油氣行業在復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下穩中求進,油氣增儲上產態勢良好,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得到強化。油氣行業堅持以質量和效益為先,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鏗鏘前行。
油氣勘探開發實現逆勢上揚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國經濟遭受重創,石油需求大幅萎縮,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國內石油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上半年,中央石油企業面對沉重的經營壓力,勘探開發投入保障難度大增,國內油氣穩定生產面臨巨大壓力。
面對嚴峻復雜的內外部形勢,國家能源局主動強化責任擔當,堅持高質量發展。7月21日,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2020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提出油氣上游領域在低油價下保持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具體舉措和發展目標,努力引領油氣行業化危為機,穩住向好勢頭,行業信心提振,不利局面逆勢扭轉。
下半年,國家能源局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各方責任,持續跟蹤推進,及時會商協調,狠抓改革創新,出政策、建機制、推項目,舉全行業之力推動油氣增儲上產,實現了原油產量穩中上升、天然氣快速上產。
國家能源局加強協調保障力度,確保勘探開發協同保障工作機制有效運行。今年以來,勘探開發專班會同19個重點資源省(區、市),在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省級專項協調機制框架下及時會商協調,持續推進油氣產能項目建設。在項目用地用海、加快合規手續辦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
截至目前,我國油氣勘探取得一批重大發現,資源基礎進一步夯實。油氣勘探開發在極為不利的外部環境中逆勢上揚。
今年以來,油氣領域重點聚焦渤海灣、四川、新疆、鄂爾多斯等上產基地,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屢獲突破。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獲得墾利6—1大型發現,是渤海繼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之后獲得的又一重大發現。塔里木油田滿1井收獲高產油氣流,標志著塔里木盆地腹部超深層油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西南油氣田平探1井獲高產工業氣流,打開了四川盆地川西南部天然氣勘探新局面。華北東勝氣田新7井取得勘探新突破,為東勝氣田新召區塊高效勘探奠定基礎。
同時,油氣領域積極推進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今年以來,探明儲量超千億立方米的威榮頁巖氣田全面鋪開建設,長寧頁巖氣田成為中國石油第一個累計產量超過百億立方米的頁巖氣田,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采圓滿成功,沁水、鄂東煤層氣基地項目建設重點推進。
1~10月份,我國原油累計產量1.62億噸,同比增長1.5%;天然氣累計產量150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2%。預計全年生產原油1.935億噸、天然氣1860億立方米以上,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管網建設與體制改革加速推進
油氣管網是銜接油氣上下游的關鍵環節,是經濟發展的“血脈”。互聯互通、安全高效的油氣管網體系有利于增加有效能源供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在加緊謀劃現代油氣管網布局的同時,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繼續推進管網設施實現公平開放。
今年以來,國家能源局完善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統籌推進油氣管網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編制2020年重點工程清單,明確建設任務和時間節點,加強項目協調推進,管網互聯互通工程進展順利。
為推進油氣基礎設施建設,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專項監管,對2020年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進行現場調研,督促企業加快進度,及時協調存在的問題,提升石油天然氣儲運能力和供應保障水平。
今年以來,中俄東線中段、新奧舟山LNG外輸管道、青寧輸氣管道、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潛江—韶關段)等重點管道工程已竣工投產,向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新增供氣能力約4000萬立方米/天。油氣管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陸續打通了南氣北上、俄氣南下等通道,保障了油氣資源供應。
全國在役油氣管道2020年全年建設總長度預計達到17萬千米,其中,天然氣管道約11萬千米,原油管道約3.1萬千米,成品油管道約3.2萬千米。
公開剩余能力是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是進一步完善油氣市場服務機制、強化信息公開監管的重要舉措。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研究起草《關于做好油氣管網設施剩余能力測算相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規范油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剩余能力測算工作,提升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服務水平與利用效率。
為進一步推進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由國家能源局委托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研發的國家能源局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信息報送系統和信息公開系統已正式上線。該系統以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為監管主體提供強有力的抓手,為業界提供了解管網信息的公開窗口。
國家管網公司的掛牌成立標志著油氣體制改革邁出關鍵性一步,對于推動管網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高效運營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管網公司進行管網資產交割,推動實現“一體化運營”向“運銷分離”轉變,打造“全國一張網”。
今年以來,國家管網公司持續推進油氣管網資產的劃轉工作。國家管網公司自10月1日起全面接管原分屬于三大石油公司的相關油氣管道基礎設施資產(業務)及人員,正式并網運營,標志著油氣管網運營機制市場化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此外,今冬也是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后新體制運行的第一個供暖季。國家管網公司作為“X+1+X”油氣市場體系中的“1”,承擔保供協調責任,與氣源企業、供氣企業、城鎮燃氣企業和大用戶等共同承擔應急保供責任。供暖季期間,國家管網公司將持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進一步壓實各項應急措施,逐級分解細化冬季保供方案,持續加強與氣源企業、供氣企業等進行溝通銜接,確保天然氣產供儲銷各環節順暢運行。
多措并舉推進儲氣能力建設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天然氣消費量持續快速增長,天然氣在能源體系中的作用日顯重要。天然氣儲備關乎能源供應安全。儲氣設施的規劃布局、運營模式的建立健全將影響到儲氣能力水平。
國家能源局狠抓儲氣能力建設,壓實各方儲氣責任,推動補齊天然氣儲備短板。重點加快中原文23、遼河雙6等地下儲氣庫項目建設,中原文23儲氣庫(一期)完成墊底氣注氣超40億立方米,工作氣量達16.8億立方米。全國地下儲氣庫最大工作氣量已達約140億立方米,同比增加38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家管網今年預計建成儲氣能力約200億立方米,約占三家石油企業年銷售量的5.8%,考慮到地下儲氣庫、沿海LNG接收站等大型儲氣設施建設周期長,預計2023年底可完成占比10%儲氣任務。
對于儲氣設施建設投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2020年底前,對重點地區保障行政區域內平均3天用氣需求量的應急儲氣設施建設,給予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補助金額不超過項目總投資(不含征地拆遷等補償支持)的30%。
為推動地方政府進行應急儲氣能力建設,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連續第3年安排中央預算內資金,在優先補足北方地區“地方3天”儲氣能力資金需求的基礎上,補助范圍向南方地區大型儲氣項目傾斜。2018~2020年累計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46.925億元,帶動地方增加基礎設施投資上百億元,支持了全國24個省(區、市)應急儲氣能力建設。從近兩年工作開展情況看,地方政府和相關油氣企業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均成立了相關工作機制,積極推動儲氣能力建設。
地方政府采取自建、合建、租賃和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完成“地方3天”儲氣能力建設目標,目前進展情況順利,預計大部分地區2020年可落實相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