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育之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30·60”目標,對我國能源體系的發展,特別是新能源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目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都在按照這個目標,測算“十四五”和“十五五”時期,光伏和風電的發展目標。從目前的測算情況看,“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需求將遠高于“十三五”。
任育之指出,到今年年底,光伏規模將超過風電,成為全國第三大電源形式,隨著光伏高比例接入電網,消納已經越來越困難。在青海、山東等省份,負荷曲線已經變成了鴨子曲線,對電力調控帶來了巨大壓力。如何進一步融入電力系統成為“十四五”光伏行業需要解決的一大命題。
任育之從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拓展應用場景、行業配套支持政策以及風險防控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他指出,“十四五”期間,考慮在三北、西南布局多個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動建設一批百萬千瓦級的光伏發電平價基地,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農光互補、牧光互補、林光互補、漁光互補等多模式集中光伏發電。
今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鄭重向世界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從任育之的上述發言中透露的信息可見,“十四五”的新能源發展規劃將以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目標設計,對光熱發電行業,任育之提到的以下幾點值得特別關注:
1、2020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光伏發電都具備了平價上網的條件。由此來看,光伏全面平價上網已在眼前,光伏平價或低于平價對光熱是利是弊?有觀點認為,在光伏+光熱的混合發電系統中,光伏的低價可以對沖光熱的高價,使整個混合發電系統在無補貼的情況下具備經濟可行性,從而為光熱技術的應用提供市場空間。
2、隨著光伏高比例接入電網,消納已經越來越困難。“十四五”期間,考慮在三北、西南布局多個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從現實角度分析,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將必然是風光儲一體化的能源基地,必然需要配置儲能等靈活性調節電源。光熱發電站作為一種具備調節能力和轉動慣量的調節電源,比電池儲能的調節能力更佳,應當予以配置。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高級顧問(原副院長)孫銳日前對CSPPLAZA記者表示,“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的宏偉目標,必須要重視光熱發電在整個新能源發電系統中的價值。”
目前,“十四五”的新能源發展規劃正在編制中,在“30·60”目標公布后,能源行業各個細分領域的“十四五”規劃都在據此目標作相應調整。其中將如何定位光熱發電,如何安排“十四五”期間的光熱發電裝機規模,廣受業內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