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到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94億千瓦,約占全部電力裝機的39.5%,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替代作用日益凸顯。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預計,未來五年,可再生能源有望成為能源消費增量主體。2035年,可再生能源可滿足能源消費增量;2050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消費總量主體。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我國能源變革轉型,即增量替代、存量替代、全面轉型。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雋表示,“十四五”時期,能源轉型將進入增量替代階段,煤電“踩剎車”,清潔能源“踩油門”,煤電從主力電源向調節性電源轉變,新增電力需求由“風光儲輸”滿足,清潔能源裝機和發電量比重持續提升。2025至2035年,能源轉型進入存量替代階段,煤電加速退出,加快向調節型電源轉變,清潔能源和電能分別成為生產側和消費側第一大能源。2035至2050年,全面建成中國能源互聯網,清潔能源實現對化石能源的全面替代。
分領域看,水電傳統功能定位正在發生轉變,水風光一體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易躍春表示,隨著風光等波動性電源發電量占比進一步提升,為保障電力系統安全,滿足新能源高比例消納需要,水電的功能定位將由電量供應為主逐漸變為清潔電量和容量雙支撐。
風電成本將持續下降,不同區域風電發展重點不同。中東南部陸上風電發展將重點解決土地利用、生態環保等資源開發問題,推進低風速技術進步,提升風電在當地能源供應中的比重;“三北”陸上風電發展需要提升當地電力系統靈活性,確保外送通道中新能源電量占比要求,探索以新能源電量為主的跨省區外送方式;東部海上風電要開發適應海上特殊環境的大容量風電機組,提升工程施工建造水平,通過集中連片開發推動海上風電成本快速下降。
未來,光伏將成為我國上網電價最低、規模最大的電源。易躍春表示,從發展模式看,光伏發展方式靈活,與建筑、農業、交通、鄉村、生態環境等產業融合潛力巨大;從成本看,技術進步將推動光伏轉換效率持續提升、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中長期看光伏將成為我國上網電價最低的供電方式;從應用規模看,預計2022年光伏將成為我國裝機容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品種,2035年光伏裝機將超過煤電,成為我國裝機最大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