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無論是建設家用光伏電站,還是發展其他模式的光伏電站,一來可以增收,獲得國家補貼,增加自己的收入;二來可以扶貧,特別是對于沒有勞動能力的農村貧困戶來說,有了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三來可以有效緩解人地矛盾,如用光伏農業大棚發電以及漁光互補項目利用,大大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四是可以靈活創造適宜不同農作物生長的環境 通過在農業大棚上架設不同透光率的太陽能電。
國網天津電力落實天津市幫扶政策,發揮行業優勢,利用得天獨厚的光照條件、環境適宜的自然條件,加上對光電優先上網的政策,開展對口幫扶困難村精準幫扶的重點舉措,幫助困難村建設難度小、見效快、風險小的光伏項目,提供設備、服務、資金及技術支持,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從去年年初開始,先對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項目配套接網工程進行電網狀況摸底、變更設計、采購物資等工作,加快電網建設速度,開展對口幫扶困難村精準幫扶。
國網天津電力通過在村黨群服務中心建筑及停車場車棚裝設總裝機容量100千瓦的太陽能板,預計年總發電量為11萬度,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按照所發電力50%自用、50%上網進行測算,每年可為村委會節約電費約2.7萬元、增加收入約2.56萬元,此舉拓展了長期穩定的增收渠道,一改過去僅僅形式上的“輸血”式扶貧,成為現在真正意義上的“造血”式扶貧,實現了一次投入、長期受益,拉動了產業發展、光伏應用與農村資源的有效利用。
可以說,光伏發電項目的“陽光收入”,既幫扶了貧困戶,又發展了新能源,不僅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們產業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學習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的做法和經驗,把光伏扶貧變成為“切實可行的事”,讓“陽光收入”成為精準幫扶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