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汽車產業而言,新能源汽車是史無前例的巨大機遇。過去十年,中國大力扶持新能源DS汽車產業,希望通過“換道超車”來實現汽車強國夢。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參與全球競爭。
傳統燃油車發展了100多年,在內燃機技術上,中國和西方差距很大;而新能源汽車,將西方的優勢推倒重來,中外整齊劃一地拉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可惜的是,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家像特斯拉那樣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電動車公司。但是,中國已經形成了全球領先的新能源產業體系,特別是將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動力電池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的“隔空口水戰”,像是一個戲劇性的開場,拉開了動力電池行業新的競爭序幕。
另一方面,政策保護傘已經收起,日韓強敵火力全開,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將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優質產能,是中國動力電池行業未來不可逆轉的大勢所趨。市場從封閉走向開放,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但是,客觀來說,開放的競爭環境在一定程度更有助于市場良性發展,促進行業的優勝劣汰。這場競爭,將是全方位的,是從人才到專利技術,從制造水平到研發實力的綜合較量。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最好的年代過去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新能源汽車仍然處于初期階段。2019年,全球汽車的銷量超過了9000萬輛,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只有210萬輛,并且一半以上的銷量來自中國。新能源汽車巨大的成長空間,也讓動力電池行業擁有更多的潛能。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巨大的市場是優秀企業施展的舞臺,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另一方面,全球汽車產業正在戰略性東移。跨國公司將中國視作電動化的主戰場,也讓本土企業更有機會依靠供應鏈優勢擴大規模,從而有機會參與全球競爭。
未來,中國的汽車產業依靠新能源汽車,將可能站上全球制高點。而中國動力電池及產業鏈企業也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產業整體升級依舊任重而道遠。本土電池企業必須要練好內功,要有自身技術優勢的護城河,形成專業壁壘,才能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