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一直在發貨,每天能發6個集裝箱。”公司生產經理任永紅說,他是大同本地人,隆基股份2018年在大同建廠時他應聘到公司,從廣東回到了家鄉。
任永紅就職的新工廠生產單晶硅光伏組件,產品80%出口國外。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這里仍然能滿負荷生產。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他充滿了熱情,因為一個單晶硅光伏組件新基地正在大同建設,未來隆基股份還將在這里建設單晶硅電池廠。
“這意味著未來我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他說,大同正在蝶變,就像工廠里繁忙的生產線一樣,到處都在建設高科技項目。這里呈現出的面貌與他當年離開去廣東求職時完全不同。
作為中國有名的“煤都”,大同每年原煤產量超過1億噸,但這并沒有給當地居民帶來太多自豪感,因為采煤是一個嚴重污染環境的低端產業。對資源的依賴,也讓這座城市日漸陷入困境。
轉型發展是唯一出路
過去,大同的轉型方向更多是發展煤化工、火電廠等煤基產業,效果并不理想。如今,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這座“煤都”開始將新一輪轉型更多地聚焦在最薄弱的高技術產業上。這樣的轉型方向也是產煤大省山西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使命。
山西是中國最主要的產煤區之一,也是中國首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2019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山西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要求山西通過綜合改革試點,努力在提高能源供給體系質量效益、構建清潔低碳用能模式、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擴大能源對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
“山西以傳統能源為主,如果能夠闖出一條路子來,就可以向其他類似的能源大省提供可供借鑒的經驗。”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說。
早在2017年,山西省就劃定了總規劃面積約600平方公里的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重點培育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健康醫療、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山西省科技廳廳長張新偉說,一些領域已經取得突出成效,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產品。
在山西生物質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的展廳內,一個灰色高壓氣瓶格外引人注目。制備這種新型高壓氣瓶所使用的生物樹脂是用從玉米秸稈中提取的木質素合成的,這種生物樹脂的應用使氣瓶具有重量輕、強度高、耐老化等優異性能,可以應用在消防、潛水等領域,使用者一只手就可以輕松拿起來。
山西生物質新材料產業研究院負責人介紹說,這種新材料與碳纖維結合后能大大增強后者的力學性能,在同等機械強度要求下可減少昂貴的碳纖維使用量。
這家研究院牽頭的千噸級生物基新材料煉制工廠正在建設,利用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為原材料加工為生物樹脂、生物塑料的下游配套工廠也計劃于明年投產。
隨著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快速推進,這個產煤大省的轉型發展變得更有科技“含金量”。就連最傳統的大型煤炭企業也在積極利用最新技術重塑傳統生產方式,并將目光投射到煤炭以外的領域去尋找新興市場投資機會。
不久前,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新元煤礦實現了用5G遠程操作井下采煤設備和井下高清監測圖像實時回傳。
與新元煤礦相隔60公里,山西陽中新材有限責任公司的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產。這家陽煤集團參股的新材料公司可年產2萬立方米氣凝膠氈和1000噸氣凝膠粉體。
“我們生產的氣凝膠粉重量僅為空氣重量的2.7倍,具有超輕質、高保溫和阻燃特性。”山西陽中新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白斌說,過去這種新材料因為產量低而價格昂貴,主要用在航空領域,大批量生產后將廣泛應用于建筑、工業節能、紡織、新能源汽車等行業。
山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3年,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超過10%,高出煤炭工業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