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浙江宇迪紡織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先生在手機上通過“掌上電力”客戶端申請了用電高壓增容。從申請到裝表接電歷時20多天,孫先生“一次也沒跑”,增容工程就順利完工。這是浙江嘉興城市綜合能源服務平臺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
2019年8月,浙江嘉興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試點示范項目通過浙江省能源局驗收,這標志著全國首個城市級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建成。據評估,該示范區實現了可再生能源的100%接入與消納,建立了清潔能源、高效電網、低碳建筑、智慧用能、綠色交通的廣泛開放互聯,實現了電網側與用電側的綠色共享。
打破“信息孤島”提升用電體驗
浙江嘉興市海寧尖山新區擁有27.5萬千瓦的新能源裝機容量,高大的風機和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太陽能電池板成為尖山的美麗風景,卻也構成了影響電網安全穩定的“不穩定”因素。日常電網運行過程中,分布式電源的高密度接入對電壓穩定、頻率穩定等電能質量指標造成了很大影響。
2017年3月,經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和嘉興海寧市人民政府聯合申報,浙江嘉興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試點示范項目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項目。該項目落戶海寧,以“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為基礎,以主動配電網為依托,規劃建設城市能源綜合服務平臺,整合提供清潔能源、建筑能效、供需互動、智慧用能和綠色交通等五大服務,著力打造城市能源互聯網工程樣板。
“以主動配電網為支撐的硬件系統,有效‘駕馭’不穩定的分布式電源,實現高密度新能源就地消納。”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發建部主任江明強介紹。
同時,嘉興城市綜合能源服務平臺打破了“信息孤島”,實現全業務數據共享融通,通過集成新能源規劃、建設、運營等一站式清潔能源服務,有效支撐了全環節“互聯網+建筑節能服務”、“一次都不跑”的智慧用能服務和車—樁—網交互的綠色交通服務等。同時,平臺通過負荷感知功能的智能電能表,對各類用戶用電行為進行分析,可以提供定制化電費診斷和能效評估服務,引導用戶綠色用電。
優化能源配置服務智能生活
研究顯示,80%的能源消耗集中在城市,并由此產生大量碳排放。通過深度融合互聯網與能源技術,可以有效提升終端能源利用效率,推動城市能源的合理配置,為未來城市發展提供綠色方案。
“工作經常連軸轉,有時下班忘了關空調。”在海寧市人民醫院上班的俞醫師說。去年,人民醫院經過智慧樓宇改造后,日用電量比上一年同期減少了22%。海寧市節能辦工作人員介紹,智慧樓宇改造主要是對樓內的照明開關、空調控制器、窗戶隔熱設備、冷熱水鏈等進行安裝或改造。平時可以通過紅外感應自動開關電燈、空調,避免不必要的電能浪費。目前,海寧全市已有58家單位的大樓完成改造,平均日用電量減少20.2%。
在每天能源需求高峰時段,通過智能化能效管理系統協調各類用能設施,儲能設備由儲能狀態轉為供能狀態,智能樓宇調節柔性負荷,冷熱電三聯供設施增加樓宇的供電和供冷量,提高工廠與建筑能效,使能源得到合理分配。
位于海寧尖山鳳凰路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不同于普通的充電站,即使大電網出現停運,作為“大腦”的主動配電網源網荷儲協調控制系統也會立即根據事先設計好的協調控制策略,將儲備的電源通過互聯換流,自動靈活地調度儲備電源輸送至充電樁。
據介紹,通過提供能源互聯網規劃設計、綜合能源服務管理、主動配電網及源網荷儲運行控制以及商業模式應用等一整套系統化解決方案,嘉興城市能源互聯網綜合試點示范項目實現了從理論研究到工程實踐的轉化,為全國城市能源互聯網建設提供了示范意義和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