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為了規范能源開發利用和監督管理,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能源法》征求意見稿開宗明義,保障能源安全是第一要務,其次是優化能源結構,再次是提高能源效率。
對于能源安全,長期以來受制“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我國堅持以煤為主的能源戰略。2014年,“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開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要求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供應。2017年,十九大提出在我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可見,我國對于能源安全、保障能源安全的認知是不斷發展變化和調整的,其內涵也逐步豐富。正因如此,《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中對能源戰略體系有了更加精準的表述:能源開發利用應當與生態文明相適應,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遵循推動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發展方向,實施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綠色低碳和創新驅動的能源發展戰略,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導下的能源結構調整,重點是減少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消費,加大清潔能源替代,《能源法》征求意見稿首次明確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國家鼓勵高效清潔開發利用能源資源,支持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化石能源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能源,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支持開發應用替代石油、天然氣的新型燃料和工業原料。
從堅持以煤為主,轉變為將開發可再生能源放在第一位,中國煤炭建設協會副理事長徐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法》征求意見稿對能源安全以及能源戰略體系的表述與以往相比發生這種變化,主要基于三方面:“一是國家將著重發展生態文明,推進質量效益型社會的發展,而不再依托規模擴張型的工業經濟,對能源的依賴程度也會相對降低。二是國家推進轉型發展,推進第三產業,尤其是‘新基建’帶動的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社會發展的驅動力更多依靠技術創新。三是能源資源儲量和產能得到保障,比如煤炭產能已經適當過剩,油氣貿易和管廊也初具規模,且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不斷提升,能夠保障中長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優化煤炭開發布局
對于煤炭的開發利用,《能源法》征求意見稿明確,國家加強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勘查,對化石能源實行合理開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和加工轉換應當遵循安全、綠色、集約和高效的原則,提高資源回采率和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水平。
煤炭開發利用堅持統一規劃、整體勘查、有序開發、清潔高效利用。國家優化煤炭開發布局和生產結構,推進煤炭安全綠色開采,鼓勵發展礦區循環經濟,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適當發展煤制燃料和化工原料。
徐亮透露,2017年,在國務院原法制辦、司法部的指導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組織成立專家組和工作組對該版《能源法》送審稿進行進一步修改。他作為專家組成員之一,參與了修改建議。
“2017年正處于煤炭去產能的第二年,也正是國家大力推進藍天保衛戰等環保舉措的時段,所以我們就從優化開發布局和清潔低碳利用兩個方面提出修改建議。”徐亮表示,煤炭行業基本達成共識,煤炭開發利用應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清潔利用的原則,按照資源稟賦、運輸、水資源等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確定區域煤炭開發規模和開發強度,控制東部開發強度,穩定中部生產規模,優化西部資源勘查,在大型整裝煤田和資源富集地區優先建設大型和特大型現代化煤礦。
實際上,隨著煤炭去產能工作的深入推進,我國煤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煤炭供給質量不斷提升。全國煤礦數量由2015年底的12000多處,減少到現在的不足6000處,年產12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煤礦產能達到總產能的3/4,大型現代化煤礦已經成為全國煤炭生產的主體。且煤炭開發布局呈現出明顯的西進特征。2019年1~11月,全國原煤累計產量340721萬噸,同比增長4.5%。其中,晉陜蒙新四省區的煤炭產量約占全國原煤總產量的76%。
重點發展新型煤化工
能源結構優化,一方面是加大可再生能源發展,另一方面是做好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能源法》征求意見稿明確:國家調整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和低碳化發展。
對于煤炭,要求推進煤炭清潔低碳集約化利用,適當發展煤制燃料和化工原料,促進煤炭由燃料向燃料與原料并重。 “適當”發展煤制燃料和化工原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國家對煤化工的態度,將延續“十三五”時期控制煤化工規模總量和發展節奏的思路,倒逼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目前來看,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主要還是以新型煤化工的示范利用為主。”徐亮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對煤化工采取“六基地、五模式”,規劃在內蒙古、新疆、陜西、寧夏重點建設六大煤化工基地,重點發展煤制超清潔油品、低階煤的分級分質利用、煤制天然氣、煤炭與石油的綜合利用與煤制重要化學品等五類升級示范產業。
記者了解到,當前除新疆基地進展較緩外,其他五大煤化工基地已經建設成型,已有一大批新型煤化工技術和重點項目落地。例如,內蒙古鄂爾多斯示范區,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煤制烯烴項目;寧夏寧東示范區布局建設的190萬噸煤制烯烴、40萬噸煤制乙二醇等現代煤化工示范項目進展順利;陜西榆林示范區加速推進神華榆林煤炭綜合利用、延長靖邊綜合利用、中煤煤制烯烴二期、百萬噸煤制芳烴、未來能源煤制油、陜煤化榆林煤炭分質利用、延長石油CCSI示范等項目,并制定了到2021年甲醇、烯烴、芳烴、乙二醇產能分別達到360萬噸、420萬噸、100萬噸、60萬噸,煤炭就地轉化率提高到50%以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