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法院公告網發布了一則破產文書,內容為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的破產財產已經分配完結,終結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破產程序。資料顯示,杭州青年汽車法定代表人為母公司青年汽車集團(以下簡稱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青年汽車成立于2001年1月,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龐青年是公司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36.15%。青年汽車先后獲得中國客車企業10強、中國機械工業500強、“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等。
然后,就是這樣一家披著光環的汽車企業,在獲取上億元國家補貼后,宣布破產。
全國到處申請政府財政補貼
根據《關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情況的公示》及相關附件,青年汽車獲補助資金1.18億元。
根據金華市經信局官網顯示,2017年度,青年汽車向南寧、吉安、呂梁、金華等五市共計售出350輛新能源汽車,共申請補助資金7568.88萬元。青年汽車不僅僅在浙江金華申請補貼,在鄂爾多斯、寧夏石嘴山等多地搞類似的操作。
與青年汽車標榜的高科技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早在2017年2月,工信部針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企業開出罰單,青年汽車等7家騙補車企受到行政處罰。有國內媒體報導,青年汽車共有34次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其名下公司158次被最高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有著如此黑歷史的企業,居然還能在河南玩一次40億投資大戲,真心令人匪夷所思。
媒體報道,南陽高新區就與青年汽車簽署“氫能源整車項目”,項目總投資83.16億元,其中南陽市政府平臺出資40億元。龐青年與時任市委書記、市長出席簽約儀式。
其實,水氫發動機汽車的騙局并不高深,學過高中化學的人基本能夠看出問題所在,但問題就在于,這種簡單的騙局,居然能夠在全國各地反復行騙,真心讓人哭笑不得。對此,鐵流只能感慨,地方官員必須學好數理化,學外語真心沒啥必要。
誠然,地方政府對于發展本地經濟的急迫心情大家都能理解,地方政府對于高科技公司落戶的熱衷我們也能理解,但在實踐中還是應當加強甄別,避免類似事情反復發生,畢竟大量國有資金打水漂的事情實在令人心疼。
應建專門審查和立追責機制
其實,類似青年汽車的事情,在半導體行業是屢見不鮮了。特別是在國家大舉投資半導體之后,各路豪強紛至沓來,以在大陸投資為條件換取地方政府極為優厚的條件。然而,在幾年之后這些企業要么關門,要么陷入重重困局,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貴州華芯通和成都格芯,完美符合“國外巨頭合資”、“地方LD重視”、“國有資金高額投入”三大條件,堪稱是這方面翻車的典范。如果說上述事情只是西南地區地方政府過于看重國際大企業落戶而失策,那么江蘇兩個項目也出現類似情況則說明,不僅僅西部地區會出現這種情況,江蘇省這種東部沿海經濟發達也會出現幺蛾子。
所以這種事情屢見不鮮,根源還是缺乏審查機制和追責機制,地方政府往往對招商引資過于重視,而對引進了的企業和技術到底怎么樣缺乏甄別能力。在國有巨額資金投入后,又對企業運營缺乏管理能力和監督能力。即便最后不得不關門,海量國有資金打水漂,決策者也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正是這種怪現象,使大量國有資金,被國內外奸商套取,本來應該用來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國有資金,由于奸商的包裝和地方政府的短視,最后被奸商套路大量流失。
對于庸官,沒有精鋼鉆別攬瓷器活,貪官固然可惡,但相對于有能力做實事的貪官,這些無能的庸官更加可惡。必須建立追至機制和淘汰機制,把真正有能力、有知識的人放到關鍵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