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涪陵頁巖氣田生產頁巖氣63.33億立方米,銷售60.79億立方米,同比均增長5.18%,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為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保障中東部天然氣供應、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9年,涪陵頁巖氣公司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戴厚良董事長涪陵頁巖氣田調研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集團公司和江漢油田“兩個三年、兩個十年”總體部署,切實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引領頁巖氣產業發展”作為最重要的使命擔當,團結帶領氣田參建單位,全力抓實“天然氣70億方上產增效領先工程”,堅持四個“強化”,取得四個“打贏”,確保了氣田產建任務順利完成,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為國爭氣”使命和擔當。
強化采氣管理,打贏老區遞減“突擊戰”。
2019年,生產進入中后期階段,氣田老區85%的氣井處于產量遞減階段,穩產壓力與日俱增。公司深入開展老井挖潛,圍繞每口井認真開展動態分析,精挑細選有增產潛力的氣井,堅持“一井一策”,實施各類增產提能措施,以恢復“體能”提升生產能力,努力提高氣田采收率。
針對井口壓力低于輸氣壓力的老井,大力推廣增壓開采措施,持續擴大增壓規模,加快增壓站建設,確保了增壓開采順利進行,增壓開采增產效果顯著,努力變遞減區為穩產區、上產區。針對井筒積液嚴重的氣井,公司差異化運用井筒排水采氣措施,開展了放噴排液、泡沫排水、壓縮機氣舉、柱塞氣舉等多項排水增產措施,形成氣舉為主、泡排和柱塞為輔的工藝系列,延長氣井穩產期。
強化提檔升級,打贏科技上產“攻堅戰”。
公司堅持自主創新,按照“研究—試驗—推廣”模式,重點開展了立體開發、鉆井、壓裂等核心關鍵技術的攻關,突破技術瓶頸,不斷推進提速提效提產。創新形成國內首套頁巖氣立體開發模式,通過開展上部氣層開發及下部氣層加密,相當于對儲層進行經度和緯度上的立體加密,實現老區層間、井間立體加密開發,大幅提高老區采收率。
在長水平優快鉆井技術攻關上,公司自主研發改進二代綜合地質導向技術、三開長水平段“一趟鉆”技術、加密井防碰繞障技術、超長水平段優快鉆井技術等,形成了第二代鉆井技術系列,助力鉆井工程提速提效,與一代鉆井技術相比,平均機械鉆速提高26.98%,平均鉆井周期下降21.6%。
公司不斷優化壓裂工藝,推廣第二代壓裂技術,探索試驗第三代壓裂工藝,力促提產降本。2019年,氣田老區調整井單井產能提升30%,焦頁189-8HF井獲得62.78萬立方米/日的高產工業氣流,創氣田開發以來測試日產量最高紀錄,單井試氣費用由初期的3000萬元下降到目前的2000萬元左右。
通過三大核心技術的升級換代,實現了老區儲量動用程度和采收率的雙提高,儲量動用程度、采收率分別達到75%和38.6%,有力支撐了氣田產量穩中有升。
強化生產組織,打贏提速提效“進攻戰”。
公司提前編制項目開發方案,確保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編制、上報可研方案,提前完成列入總部框架的所有前期項目上報、審查工作,大幅縮減立項、批復時間,2019年產能建設較往年提前4~5個月,為全年生產贏得了主動。
圍繞生產運行動態,公司優化調整月度及零星投資計劃,先后下達月度及零星計劃21批,針對生產急需項目,申請下達臨單計劃5批,有力保障了老區調整、新區產建、增壓開采等項目順利實施。及早與地方政府部門對接,實現氣田開發7年首次國慶長假期間壓裂不停工。
各專業部門以生產部運行部為龍頭,明確項目進度目標,加大溝通協調力度,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深入各施工現場,增派施工力量,協調材料、機具等施工物資,落實關鍵線路和關鍵控制點,全面分析進度影響因素,提前制定趕工措施,加快各工序銜接,“并聯”作業工序,合力促進產建節奏加快。特別是集氣站投產時,公司采取邊建站、邊試氣、邊投產的方式,加快新井投產奉獻產能速度,新井投產提前21天,新井產量達530萬方/天,全年新井產氣11.68億立方米。
強化產建保障,打贏難點問題“殲滅戰”。
公司深入開展固廢規范化管理年活動,反復協調地方政府加快鉆屑水泥窯協同處置速度,全年資源化利用油基鉆屑灰粉4.7萬噸、水基鉆屑9.4萬噸,徹底解決油基鉆屑堆積的隱患。
利用廢舊油管和柔性復合管建成江東、平橋區塊污水管線32.14千米,管輸量占氣田整體產水量2/3以上,大幅降低拉運安全風險,減少拉運成本,單月拉運費用從最高1100萬元降至400多萬元。重復利用壓裂返排液、氣井產出水,今年累計回收利用工業廢水133萬方,實現廢水“零排放”,消除采出水高庫存風險。
完成56座集氣站污水管線改造,消除污水集輸安全環保隱患。科學預測管網運行趨勢和清管周期,先后開展6次清管作業,清除積液304立方米,降低管網壓力,保障輸氣暢通。利用長南線和環武陵山管線,解決平橋區塊頁巖氣外輸難題,平橋日產量從177萬方提升至260萬方。
積極應對增壓站擴能停產開展白濤集輸站檢修、電網檢修改造、江東區塊管網改造等工程,較原計劃提前2天復產,減少產量損失2100萬立方米,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頁巖氣輸送和處理能力。與此同時,公司強化安全環保隱患排查與整改,筑牢氣田安全生產堤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