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工人正在進行淋漆玻璃下線工序操作
“我國十三五規劃明確,到2020年太陽能光熱發電裝機量達到5GW。公司順應世界能源趨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投入太陽能光熱發電的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目前已提前實現光熱發電和供熱核心技術裝備國產化。”12月3日,在萊蕪高新區清蕓太陽能項目施工現場,主力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呂政良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表示。
總投資5億元的清蕓太陽能光熱發電設備及配套項目,由清華大學楊士元教授領銜的專家團隊創辦。該項目已申報國家專利30項、獲批14項,其產品太陽能光熱聚光設備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目前,4萬平方米的一、二號車間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一號車間引入一條冷彎碟式集熱器背板生產線,二號車間引入一條光熱發電碟式聚光集熱器生產線,并新增一條塔式光熱發電反射鏡生產線。項目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1.5億元。
“太陽能作為一種可持續利用、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有著巨大的開發和利用潛力。”呂政良介紹說,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能源枯竭、環境污染,我國正大力發展新能源,特別是太陽能。根據國際能源署太陽能熱發電和熱化學組織分析,太陽能光熱發電模式是最低碳環保的主力能源方式,正逐步占據各國中長期能源戰略的重要位置。“這也正是我們項目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一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一個好的團隊。主力能源擁有一支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知名教授楊士元等行業頂尖專家為顧問,15名博士、碩士為骨干組成的研發創新團隊。依托清華大學強大的創新能力、資源優勢和科研背景,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終于掌握了光熱發電領域的關鍵技術,打造了成熟的太陽能光熱技術體系,取得了光熱全產業鏈的完整自主知識產權。
目前,主力能源已成功研制出成套碟式聚光鏡、鏡場跟蹤系統,并完成自動化生產線設計,成為國內首個具備碟式、塔式聚光集熱系統及輔助設備設計、制造和整裝生產能力的先進技術企業,完全實現了核心裝備國產化。公司自主研發的碟式熔鹽技術、碟式集光系統、高精度集熱裝備技術,成本低、聚光比高,成功填補國內光熱發電產業的技術空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作為項目核心的“追日”技術,可控制地面聚光器時刻對準太陽,從而實現對太陽能最大程度地吸收利用。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為項目提供好的環境,不僅要栽好梧桐筑好巢,更要為“鳳凰”當好“服務員”。自從該項目落地萊蕪高新區,萊蕪高新區管委會高創中心作為推進責任部門,主動對接項目方并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務。從項目立項到科技成果申報,從項目施工到環評審批,高創中心安排專人負責對接協調各項手續審批工作,并有專人每天盯在施工現場,隨時幫助企業解決建設中遇到的難題。經過與項目方、施工方共同的努力,僅用50天就完成了一期1萬平方米車間的建設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依托清蕓太陽能項目及其技術團隊,全力支持企業延伸新能源產業鏈條,帶動全區新能源產業的投資建設,打造萊蕪高新區的‘光電硅谷’。”高創中心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