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追趕美國的道路上存在很多變數,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就是戰略資源領域的力量對比。當中國仍在大量進口石油、天然氣時,美國已搖身一變成為油氣出口大國,這種變化實在是太快了。
過去一段時期,美國和中國一樣需要從國外大量進口石油,但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去年公布的數據,自1973年以來,美國首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產國。隨后,美國能源信息署還發布展望稱,美國將在2020年成為原油等能源的出口超過進口的“凈出口國”。盡管有分析認為,美國變成石油出口大國,難撼俄羅斯石油對華出口地位,但這對全球能源格局、地緣政治、世界經濟乃至中美關系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伴隨著美國非常規油氣革命,美國在世界石油市場上的角色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美國已經由依賴國際石油供應的消費大國,很快轉變為石油生產、加工、出口、消費大國。
2018年2月,美國超越沙特成為全球第二大原油生產國。這是逾20年來第一次美國石油產量超過沙特。此后,在2018年6月和8月,美國原油產量自1999年2月以來第一次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EIA預計,2019年美國原油產量將繼續超越俄羅斯和沙特。
在過去十年中,美國的原油產量增加了一倍多。
反觀中國,近年來,中國油氣依存度不斷提高,2018中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分別攀升至69.8%和45.3%,而且隨著中國的發展能源對外依存度還有可能進一步上升。在此背景下,如果美國持續加大油氣出口,中美俄三國關系也恐將隨之發生變化。
2019年年底,中國的石油原油日進口量或許會突破1100萬桶。這是什么概念呢?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的石油日出口量也就約為700萬桶,全部運到中國都不夠。全球石油產量第四大國,伊拉克的石油日開采量也就約為455萬桶。這些石油就是他們自己一滴也不用,全部出口到中國,也達不到我們需求的一半。
實際上中國目前已經是俄羅斯、伊拉克、伊朗、安哥拉、委內瑞拉、巴西等多個石油出口大國的最大購買者,并且還是多個石油出口大國的前三大購買者。普通三五個國家出口的石油,根本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不僅如此,我們還從美國進口石油了。美國數年前還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現在這個位置讓給了中國,而且由于頁巖油的大幅開采,美國搖身一變成為了全球重要的石油出口大國了。
有分析認為,從進口方式來看,美國原油進口不會對俄羅斯形成替代。俄羅斯向亞太市場出口的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ESPO)混合原油,其含硫量相對較低,對中國運輸時間短,輸油成本低,油價和質量較有競爭力。美國生產商向中國市場提供的油品種類較多,既有WTI米德蘭輕質低硫原油也有Mars高硫原油,美國原油產品質量很高。但美國石油管道和出口港口嚴重落后于其產能,目前美國沒有通往太平洋沿岸的輸油管道,石油要出口中國,需要在墨西哥灣裝船,通過巴拿馬運河運往中國。而墨西哥灣大部分碼頭只能停泊容量50萬桶的阿芙拉型油輪,可停泊容量90萬-100萬桶的蘇伊士型油輪的碼頭十分有限,其運輸成本最高能達到中東的三倍。因此,俄羅斯在對華出口油氣方面優勢明顯。
不過,從長期來看,美國油氣對華出口有可能加快。有分析指出,隨著美國頁巖油的蓬勃發展,OPEC將在未來五年進一步失去對市場的控制力。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報告指出,到2024年,由于伊朗和委內瑞拉產量的下降,OPEC的原油出口能力將有所下滑。而美國頁巖油產量有望持續增長,美國將占到全球新增原油產量的70%。美國有望在不久后超越俄羅斯,2024年前取代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國。當然,俄羅斯資源優勢突出,美國也不甘落后,美、俄兩國面對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油氣消費市場必然展開爭奪。這將導致中、美、俄三國關系非常微妙,隨時可能發生戲劇性的變化,并對世界經濟、政治乃至安全與穩定產生重要影響。
很明顯,美國并不會輕易放松對中東產油大國施加影響,同時其在擁有美元與軍事實力優勢的基礎上,將再增加油氣領域的話語權,相當于又多了一張“王牌”或一把“殺手锏”。對此,專家建議,我國須進一步加強對油氣等戰略性礦產資源的調查評價工作,做好相關類別的資源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