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頭部效應明顯
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認為,前幾年新能源汽車基本呈現上半年低、下半年高的銷量特征。今年新能源市場走勢或呈現不同特點。在政策與補貼雙重支持的背景下,大部分新能源整車利潤率只有23%左右,明顯低于傳統燃油車。隨著補貼大幅退坡,眾多新能源汽車企業將很難盈利。如果下半年新能源車型不漲價,不少車企將面臨虧損的尷尬境地,是否減產將視情況而定。
6月26日,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實施,國家補貼標準將降低約50%,而地方補貼直接退出,補貼退坡幅度近70%。補貼退坡前夕在過渡期緩沖作用下,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明顯放緩。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1.4萬輛和61.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8.5%和49.6%。
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迎來分化。Wind數據顯示,在披露了上半年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的35家企業中,25家企業上半年業績表現不佳,或出現預減、續虧、首虧、略減的情況,10家企業預增或扭虧。
其中,動力電池方面,企業頭部效應明顯。比亞迪、寧德時代預計上半年業績增長較快。比亞迪預計,上半年凈利潤14.5億元至16.5億元,同比增長202.65%至244.4%。寧德時代預計,上半年凈利潤20.04億元至22.78億元,同比增長120%-150%。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動力電池裝機量約30.01GWh,同比增長93%。其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裝機量分別達到13.30GWh和7.37GWh,占比68.8%,兩家企業市場份額近七成。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及行業競爭加劇,寧德時代也面臨增長可能放緩的挑戰。為了持續保持領先,寧德時代正不斷擴大“朋友圈”,目前其已與超過20家車企達成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在快速搶占“雙寡頭”之外的市場份額。億緯鋰能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5.2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9億元,同比增長231.31%。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動力電池成為公司增量最大的業務,帶動了公司整體業務的增長。
高工產業研究院表示,補貼退坡加劇將使得主機廠與電池企業的合作關系更加緊密,下半年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升。業內人士指出,預計2020年補貼退出后,外資企業進入將導致動力電池集中度降低,競爭更加激烈,間接影響動力電池議價能力。
產業鏈遭遇寒流
在補貼紅利消退、降本壓力、市場競爭激烈等多重因素牽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寒流正在從下往上蔓延,從主機廠到電池企業、設備材料企業,再到上游原料企業等營收凈利受波及不可避免。
如正極材料方面,GGII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正極材料出貨量達7.2萬噸,同比增長46%;市場規模104.5億元,同比下滑15.8%,企業出現較大的降本壓力。
8月15日晚,容百科技公布了科創板開市后首份半年報。半年報顯示,容百科技上半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03億元,同比下降3.09%。容百科技主營業務包括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表示,上半年扣非凈利潤下滑主要是受原材料價格下降,外購前驅體增加等因素影響。
隔膜方面,低端產能過剩已成事實,但中高端產能不足,高端隔膜生產商市場份額也在進一步擴大。星源材質上半年營業收入3.53億元,同比增長11.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12.33%。中材科技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5億元至6.92億元,同比增長60%-80%。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在國內市場,隔膜價格及毛利率下降趨勢明顯。相較之下,海外市場面臨的政策風險相對較小,對價格敏感性相對較低,能保持較高的毛利率。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鋰電池行業整體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有實力的頭部鋰電池生產企業進行全面布局,帶動設備企業的業績正向增長。如先導智能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2億元,同比增長20.16%。公司稱,業績增長原因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支持,公司下游的鋰電池市場日益繁榮,帶動了公司鋰電池設備的訂單大幅增加。
原材料企業業績下降
2019年以來鈷、鋰材料價格維持了下滑趨勢,市場需求疲軟,鈷鋰企業利潤增長受阻。
寒銳鈷業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000萬元至65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5.29億元。公司稱,業績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四季度以來鈷金屬價格持續下跌,價格的下跌導致了公司存貨跌價損失,公司鈷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降低了公司盈利能力。
天齊鋰業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5.90億元,同比減少21.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5億元,同比下降84.3%。公司稱主要系2018年1-6月公司鋰化工產品的售價仍處于相對高位,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隨著行業供需格局調整,鋰化工產品價格發生較為明顯的回調,導致2019年1-6月鋰化工產品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