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整個行業全產業鏈都經歷一場利潤脫水。行業企業開始大規模整合,小企業要么轉型要么干脆關停;龍頭企業不能如此隨意也不得不開始重新布局:有千方百計回A的,有努力尋找靠山的,有暗度陳倉準備脫離行業的……當然也有逆流而上擴大經營堅持看好光伏看好中國市場的,比如賀利氏。
作為全球最大的銀漿供應商,賀利氏光伏在531之后也經歷一番戰略轉移:先于 2019年上半年逆市在上海開設全新的賀利氏創新中心,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技術和研發支持;隨后曾任賀利首席信息官的馬丁·阿克曼代替執掌賀利氏光伏全球業務單元多年的李海德成為賀利氏光伏新的掌門人。
對銀漿累計出貨量位居行業第一、可滿足約200 GW光伏電池生產需要、經歷過成功和輝煌的和歷史光伏,這個來自集團的新帥是否意味著新的方向和變革?SOLARZOOM記者在SNEC期間對大家普遍關注的賀利氏光伏這位新總裁馬丁·阿克曼先生進行了深入訪談。
中國市場戰略會有變化嗎?
關于這個問題,馬丁·阿克曼認為不能簡單地用“變或者不變“來形容,“因為光伏市場是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所以我們作為公司來講,要快速的去適應這種變化”。
首先作為市場這個角度,馬丁·阿克曼“堅定的看好”,并且“堅定的相信合理賀利氏光伏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他指出,基于全球需求來講,中國組件產能始終在上漲,大部分的電池片來源于中國。雖然中國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去補貼”趨勢化呈現,但是考慮到生產成本下降以及效率的提升帶來的LCOE下降,可以看到未來雖然沒有補貼了,但是未來市場需求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同時從每年新增的裝機量來看,去除2017年高峰,近年來的趨勢仍是40GW-43GW-45GW的上升態勢,因此“中國仍是我們的主要市場,對它的未來我們保持積極的態度”,這個沒有變。在這個基礎上,賀利氏未來準備在包括研發、科研、人才隊伍……等等各個領域都進行大力的投資,“目前我們在中國有相當多的職位空缺,主要是來強化我們在運營和科研方面的力量,以此來更好的滿足整個市場的需求提升我們企業的競爭力。 從個人來講,馬丁·阿克曼表示自己工作主要聚焦在客戶和市場方面,希望“通過了解客戶,了解客戶的需求,了解市場的變化,去重新定位我們的品牌和產品并打造一個更好的組織架構”,用更好的產品來更好的滿足客戶和市場,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就技術來說,馬丁·阿克曼表示,賀利氏是唯一一家幾乎覆蓋所有銀漿產品的公司,從傳統的單多晶PERC、兩次印刷、到N型、TOPcon、疊瓦、分步印刷等中國市場技術的銀漿供應,“十余年來賀利氏光伏一直在持續開發量產或者作為技術儲備的高性能漿料”;然而就每一項單一技術,又會應對不同的產品,比如市場開始關注PERC電池正面損耗的時候,“我們今年又推出SOL966X系列產品,以更好的提高產品效率”。
就合作伙伴來說,則永遠要以“接近客戶需求”為最終目的。馬丁·阿克曼強調,賀利氏始終在平衡市場和產品,希望能夠提供給客戶最好的產品組合,因此賀利氏從今年上半年以來一直堅持擴大中國方面的研發力量,投入了數百萬美元在新的技術新的人員新的廠房上面,這可以算作戰略的變化,但其實只是為了“不斷提升在中國的研發”。
無補貼項目推行會打擊光伏投資者的積極性嗎?
馬丁·阿克曼的回答是:不會。
馬丁·阿克曼指出,盡管因為中國去補貼新政實施,中國2018年的新增裝機總量下滑,但是全球的太陽能市場仍保持堅挺,中國也仍然領跑全球光伏行業。
馬丁·阿克曼指出,在西方光伏的成本已經接近于煤炭,這也是西方國家居民更容易接受光伏的重要原因之一。回到中國市場,取消補貼其實可以驅動企業進行更多的技術創新,然后用創新去換成本上競爭力,所以馬丁·阿克曼判斷,“未來,補貼肯定會逐漸被取消掉”。
另外,馬丁·阿克曼認為展會尤其是SNEC這種大型展會很大程度上可以看過當地人對產業態度的實質化呈現。以此次SNEC為例,馬丁·阿克曼指出,哪怕今年觀眾要少于以往,但是他“不把這看成負面”,更大可能是技術、競爭以及市場整合的結果。“從長期來看,這種整合可以驅使企業要么能夠持續創新要么能把價格做到更具競爭力,非此即彼,而這恰好是去補貼之后產業發展的真正動力。而目前,市場正在進行大規模整合,準入門檻的提高,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極為有力,會引導更多資金將投向那些具有深遠影響和戰略意義的研發項目。
馬丁·阿克曼指出, 隨著中國支持無補貼光伏項目發展的政策的出臺,隨著平價上網的實現,中國太陽能行業將步入發展快車道。據媒體報道,目前西班牙已宣布7個無補貼項目,裝機容量為685MW,并將于2020年啟動另外6個項目;德國也正在建設若干無補貼大型項目;根據土地供應情況和公眾接受程度,韓國預計在2022~2025年實現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阿克曼表示:“無補貼項目是光伏進入快車道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即使沒有補貼和市場激勵措施,光伏行業的發展也是可持續的。”
疊瓦這類技術壁壘較高的技術前景如何?
展會期間,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組件廠商的展臺上都或多或少的展出了一些疊瓦、HIT/HJT、TOPcon……等指向未來的技術產品,雖然實際上大家對這些產品的準備沒有傳統的PERC、雙面、半片等產品充足,實際產能不多,但是至少表示出企業對這些高效技術的儲備豐富。
馬丁·阿克曼判斷,這些技術尤其是疊瓦還會繼續增長,因為它有自己的適用市場。“疊瓦產品,非常適用于日本、歐美一些高密度居住的國家,在中國以外的一些地區,我們相信疊瓦組件的前景非常光明”,也正因為這樣的考慮,市面上沒出現一條新的技術路線,賀利氏都會為其配備專門定制的銀漿產品,而疊瓦產品的對應的則是賀利氏新推出的一款導電膠,可以提高組件功率并增加可靠性。
回顧近幾年的技術發展趨勢,光伏經歷了一個從多晶到單晶、從常規到高效、從P型到N型的顯著變革。馬丁·阿克曼指出技術迭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技術從實驗室誕生到大規模量產其實需要從產品到設備到材料各個環節的精心準備和大力投入,而銀漿也是其中暫時無法替代的一環,“我們的優勢就在于,可以為全系列技術提供產品支持”, 馬丁·阿克曼強調。
記者調查發現,至今銀漿仍是光伏成本中極大的一部分:在電池成本中約占11%-12%,在組件成本中約占6%-8%,在整個光伏系統中占到3%-4%,在這樣一個全產業鏈各環節都在追求降本提效的現在,有這樣個專注技術每年立志提高0.2%效率能穩定供給200GW電池使用的高效率漿料的企業,這個企業又有一個態度堅定看好行業看好中國市場的掌門,是行業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