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目前我國管道建設整體水平怎么樣?
張文偉:上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大規模建設油氣管道,2000年之后掀起了建設高潮,起步晚但起點高,目前發展速度和技術水平已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近十幾年來,我國建設油氣管道干線超過6萬公里,管徑最大到1422毫米,鋼級最高X80。從西部的沙漠戈壁到東部濕地水網,從東北的高寒凍土到西南的險山峽谷,管道途經的地形地貌及地質條件復雜多樣。為此,我們攻克了許多世界級難題,把不可能變為了可能,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管道建設能力和水平。
記者:近年來管道建設取得了哪些進步?
張文偉:一是單管道輸氣能力更大。近些年天然氣管道口徑增大、壓力提高、鋼級提升,能輸送的量大了,輸送效率也高了。比如西氣東輸的管道口徑是1016毫米、壓力等級10兆帕,設計年供氣量120億立方米;再看中俄東線,管道口徑是1422毫米、壓力等級12兆帕,設計年供氣量380億立方米。
二是自主研發能力更強。從引進到創新,以西氣東輸一線為分水嶺,管道鋼材、關鍵設備的國產化邁出了堅實步伐。西氣東輸一線建設時,壓縮機組、大口徑全焊接球閥幾乎全部依靠進口;通過自主研發,西氣東輸二線開始實現大規模國產,X80高強鋼的應用居世界首位;到了中俄東線,從1422毫米、X80的管材,到一些設備,不少都實現了國產化,達到國外同類先進產品水平。國產化設備的使用,既保障能源通道安全,也讓管道設備投資降低20%以上。
三是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更高。管道建設從手工焊、半自動焊到全自動焊;從人工鋼刷除銹,手工火把加熱補口,到機械化防腐補口;從拍X射線膠片焊縫檢測到數字化掃描“體檢”……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更是將實現實體管道和虛擬管道同步建成,有望推動我國管道建設從數字化向智慧化轉變,成為智能管道示范工程。
四是安全環保理念更好。過去選線考慮經濟性更多,盡量順直,減少管線長度,讓管線去適應環境;現在優先考慮的是安全和環保,在設計選線初期就盡可能繞避城鄉規劃區、環境敏感地區,重視對動物、植被、水體等的保護。
未來,天然氣管道將織密成網。管道建設將進一步向數字化智慧化轉變,安全環保理念也將融入管道設計、建造、運營的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