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貴州盤江礦區山腳樹礦煤層地下氣化關鍵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2018年10月點火成功,標志著我國煤層地下氣化技術產業化運用取得新突破,再添新案例。那么,貴州盤江項目的成功開展有何現實意義,取得了哪些示范效應?記者采訪了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項目總指揮王作棠。
煤地下氣化技術的成功范例
據記者了解,2018年10月25日,由中國礦業大學教授王作棠主持的煤炭地下氣化重大科技專項取得階段性成果,首次實現點火成功。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聯手中國礦業大學和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了煤層地下氣采技術攻關,4年來,科研團隊先后攻克了地下氣化爐的新型結構和導向鉆孔建爐新工藝、火焰工作面的定向推進燃燒導控新工藝及其組合裝置等重大關鍵技術難題,變物理采煤為化學開采。該技術解決了煤層地下氣采產業化的諸多技術難題,形成了一套適應西南礦區類似地質條件的產業化技術體系。
王作棠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本項目是貴州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專項“盤江礦區山腳樹礦煤層地下氣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示范研究”項目,以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盤關鎮山腳樹煤礦為示范煤礦,由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家單位聯合建設。項目于2015年11月23日破土動工,于2018年10月25日點火成功。
“我國包括貴州在內的西南地區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煤層普遍具有厚度薄、傾角大、層數多、瓦斯壓力大且含量高、煤質松軟、煤層透氣性低等特點,貴州盤江礦區井田為其中之一。”王作棠說,該礦區面積706平方千米,儲量豐富,遠景資源儲量383億噸,探明煤炭儲量95億噸。因煤層多具有低滲透、極松軟、高瓦斯、高地壓、突出災害嚴重、煤層賦存不穩定等特點,采用傳統的采煤方法開采該地區煤炭資源,技術難度大、成本高、產量低、資源浪費嚴重。如何充分開采這些難采煤資源并使煤層中的瓦斯得以利用是煤炭資源綜合的需要,同時也是煤礦亟待解決的問題。
盤江精煤煤炭地下氣化開采項目在山腳樹礦試驗成功后意義重大,取得的科研成果將用于盤江精煤股份公司及盤江投資控股(集團)公司,以及江南地區的大傾角、難采煤、壓覆煤區域進行推廣應用。
效益分析與社會效益具佳
“可以這樣講,貴州盤江煤炭地下氣化技術的成功,其意義是多方面的,我主要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來分析。”王作棠告訴記者。
首先從經濟效益來講,盤江礦區存在有大量的地質條件復雜的難采煤資源,僅以本項目示范工程建設地點為例,項目成功后,可具備地下水煤氣年產量6000萬Nm3/a,年可實現直接經濟效益3750萬元,利稅總額1203萬元以上,從項目的全周期來看,大量的難采煤炭資源得到利用,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其次從社會效益來看,本項目研究成果代表了煤炭地下氣化發展方向,將整體提高國內有井式煤炭地下氣化技術水平。而且,本項目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有很高的成果轉化顯示度。實現規?;a和產業化推廣應用后,將推進煤炭化學開采與綠色煤電和煤化工的產業集群,推動煤炭安全綠色開采與清潔高效利用技術進步,延伸煤炭產業鏈,帶動貴州省及西南地區的煤化工產業化的發展,并逐步形成盤江礦區以及整個西南地區煤炭地下氣化產業布局。
王作棠說,本項目研究成果實現煤炭地下氣化地面遠程導控,減少井下工作人員,提高了突出煤層開采的安全性,減小了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環境;實現了清潔生產和上覆巖層破壞的有效控制,減少采礦引起的采動損害和地質災害。同時,煤炭地下氣化作為一項潔凈煤技術,對建設節能減排、低碳循環經濟產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對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對減輕我國煤煙型大氣污染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本項目建設完成后,可減排洗煤矸石約13000t/a,減排煤氣化灰渣約11500t/a。故與傳統采煤方法相比,地下氣化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采煤方法,具有顯著的低環境成本優勢。
貴州盤江項目的示范意義
王作棠表示說:本項目以盤江難采煤層資源為原料,采用煤炭地下氣化技術制取煤氣,所產煤層經過凈化后提供給燃氣發電機組發電或其它民生利用,實現了傳統采煤方法難以開采的、具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煤層資源的潔凈安全開采,向社會提供低成本的煤氣產品。
“更為具體地講,我認為主要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示范意義。”王作棠這樣歸納道:一是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而煤炭地下氣化技術是一項潔凈煤技術,同時也是一種新型采煤方法,采用該方法回收和綜合利用我們滯留煤資源,不僅安全、可靠,而且環保、經濟,該技術的產業化推廣將為煤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