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大學和國家能源互聯網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共同主辦的“2018國家能源互聯網大會”于11月6日在北京西郊賓館召開。大會以“推示范、求共贏、促發展”為主題,總結2018年能源互聯網行業發展現狀,明確2019年行業重點攻關任務和目標,為相關企事業推進能源互聯網建設進程指引方向。
演講全文:
肖然: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我有機會來參加這樣一個盛會,從上午聽到現在,最大的感覺是能源領域,各個組織,包括政府、研究機構都是在做大量積極的探索,我們也描繪出能源互聯網這樣一個非常宏偉、偉大的藍圖。
華為在里面能做一些什么,包括我們如何參與到這樣一個機會,實際上也是我這個報告嘗試想分享的。這里面有很多實際上是有一些班門弄斧,也希望大家來理解。報告分四方面的內容。第一,從宏觀角度,包括華為如何來看待宏觀的一些發展。第二,學習能源互聯網,我們理解一下能源互聯網。第三,華為已經做了一些初步的實踐,在能源互聯網行業的數字化的實踐。第四,也是上午剛剛應該算是被授牌的能源互聯網數字化專委會的有關情況。
華為認為,用長焦來看發展,一個新的革命周期是60年左右,而這個30年是技術的發展,后30年是一些應用的橫向擴張。在今天是一個信息化、智能化的交替的結點上,我們華為公司對未來的基本判斷是,未來30年人類會從信息社會進一步走向智能社會,而這個智能社會是一個初步的發展階段。智能社會在這樣一個演進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無論個人、企業、社會都將發生深刻的變化,這里面也會帶來創新的體驗。智慧社會有三個特征,一個萬物感知,一個是萬物互聯,一個是萬物智能。萬物感知是為代表,傳感器的網絡。萬物互聯是連接起來,萬物智能不光是超級計算,還有一些人工智能在這個場景下的應用。華為公司聚焦在ICT基礎設施,我們也在思考ICT在未來社會的一些作用。
我們提到數字化行業的一波一波的產業發展,從2016年大家能感受到,智能手機或者是消費者驅動的移動互聯網的增長是在放緩的,數字的驅動力正在專項行業。ICT技術的行業也是在經受一個變化,在從垂直行業,比如我們服務了很多類似電信,其實更多的在變成一個水平的產業,包括討論多的5G,已經不僅僅是服務于電信領域。在未來的行業數字化過程中,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華為公司有一個GIV全球產業發展愿景報告,這個報告里,我們預測2025年全球連接數達到1000億,其中85%的企業應用基本上在云端。這里面設計到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本身的機會,包括數字化的紅利,更多的是各行各業面向機會里面的一些挑戰和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
在這個產業周期內,我們認為信息化周期,我們前面提到的30年的橫向擴張有一個特點,右邊部分的話就是我們可能現在處到的一個產業周期,就是數字化和ICT帶來的產業行業的數字化的過程。那過去在周期里的前20-30年里已經完成一波企業或者是一波行業的數字化,更多的是后30年的各個實體經濟,產業行業自身的數字化的過程。
這是去年年底華為公司重新審視過去的一些經驗,面向未來展望了以后,去年年底最新發布的華為的愿景。過去十年的愿景是豐富和溝通人們的生活,面向未來十到二十年,我們認為華為有機會也是有能力去跟合作伙伴一起,同時自身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世界。在這樣一個愿景驅動下,我們做了組織的調整,投資的重新聚焦。這是從整體宏觀趨勢來講的華為的理解。
再回到能源的這樣一個產業,包括能源互聯網。我們認為能源互聯網實際上在發輸配用儲各個環節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趨勢,低碳、綠色、聯網、智能化、數字化、去中心化,各個環節有關鍵的產業痛點或者是客戶的需求。這些需求包括標黃色部分,我們認為ICT的一些技術實際上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包括能源在泛在的互聯互調共劑也對ICT帶來一些新的機會和挑戰。
今天聽到了專家對能源互聯網解讀,我們也是希望進一步學習能源互聯網。但是我們認為可能大家還是有一些共識,它的本質還是基于信息的跨越融合,最終實現能源的跨界匹配,這里的能源是以可再生能源作為優先的一個趨勢。
能源互聯網我們認為,它可能核心要解決兩類的問題。一類是能源社會本身的互聯互通,第二個是更多的用一些新的思維和技術優化目前能源的網絡。在這個實現的節奏上,我們認為可能有幾個視角,不同的視角。一個是在各個領域自身的數字化,它的數字化的過程,包括企業的數字化,包括各個業務單元的數字化。比如智慧電場、智慧電網,智慧樓宇等等場景,要實現能源在這個領域的可視可管可控。另外一個層面是局域的能源互聯網,包括家庭樓宇園區,城鎮范圍內的互聯網,可能是基于敏捷開發包括持續迭代來構建的。更廣泛的是廣域的國家范圍甚至跨國的互聯網。這個過程中我們認為有一個基礎,是各個領域內自身的數字化能力。
數字化的概念我們打開再看看是什么。核心很重要的一個要素是數字化基礎上的數據驅動的智能系統。這張圖,我們把任何一個場景,這個是以光伏場景為例,有一個物理的光伏開發、制造工藝,包括后端交付、運維的這樣一個物理活動。中間這層實際上是我們說用一個數字化的模型,對剛才的物理世界做一個建模和映射,中間有大量的數據,最上面一層是我們在這個光伏領域的一些商業活動。這里跳出來一些界面。而這個過程中,比如我們說如果有效來使用數字化的模型,有效使用這里面產生的大量的數據,可以做到無人化運行,包括預測性維護,包括智能化決策。這個過程也是華為自身在我們所在的領域,華為的ICT的解決方案制造領域,我們也在端到端的實踐,包括華為把自身的研發、設計、制造、物流在做這樣一個數字化的過程。這里面很關鍵提到的是數字驅動的智能系統。這是簡單的,可能不太專業的對能源互聯網領域未來的一些趨勢價值以及對ICT的一些簡單需求的理解。
第三部分,我快速講一講華為對行業數字化這樣一個愿景下可以做的工作。
這張圖是一個相對通用的架構,包括云管邊端的一個架構。實際上智能終端,包括智能傳感,智能設備這個終端更多的是處理靜端(音)業務,還有是處理實時業務的邊緣計算。另外我們的網是有無線和游線的通信管道,云上除了通常說的公有云、私有云,人工智能的領域也是云上。如何匹配各個產業化和數字化的節奏,實際上是一個關鍵。
華為在我們的整體戰略上,聚焦在基礎設施,就是我們做基礎水平的設施,在各個行業更多的是合作。因為特別是能源領域的真正能力,怎么和ICT的怎么結合,我們是基于Liteos和芯片。它也是解決三個關鍵突出的問題,一個是硬件成本高,第二個是電池的續航能力,第三是通信協議的多樣性。我們能源領域也有大量的通信協議。華為基于Liteos是一個開元的系統。跟芯片結合,它支持了很多通信協議,包括M2M,MQTT,DTLS等等協議,同時把這些協議開放出來讓我們的合作伙伴和客戶開發。到2018年,搭載著這樣一個方案的NBLT出貨量目前超過2000萬。有一個小場景是OFO共享單車,開發效率非常快,兩周完成了相關的研發工作,第二個是目前車鎖的可連續工作時間提升到26個月。
邊方面我們希望聚焦價值創造。一個是邊上的連接,特別是向上向下的連接,第二是保證工業產品下的低時延和實時。第三是這個結點做數據優化,包括大量的一些數據,我們沒有必要傳到云上去,包括有一些數據是垃圾數據,可以邊上來做優化。第四個價值是智能,如何在邊上來做智能化的分析,第五個工業領域的安全,邊緣上構建防線。實際上是邊緣智能+云化管理的平臺,通過云化的管理,可能更快的來做維護和響應,包括降低維護成本。目前這個方案在電力智能的充電樁,智能抄表和智能樓宇中在廣泛應用。
管是華為最早介入的,過去30年主要是在管道。除了固定的接入之外,目前看到的一波機會是無線專網的一些方案,華為在專網,我們也是希望解決一些關鍵的痛點。一個痛點就是頻譜稀缺。華為是基于4.5G,既支持授權的1.8G和230M頻譜,也支持5.8G和470M。同時在端的互通性上,我們的方案既可以接入運營深的公網,也可以在專網上做接入,實現語音數據公網終端的互通互聯。
在云上除了基本的計算能力,計算、存儲、網絡能力,應該是三年前開始投資人工智能。有一些朋友和同事在10月份參加了上海的華為的HC大會,我們正式發布的AI戰略,包括全站全場景的解決方案。另外也是覺得AI華為過去三年還是有一些成績的,就是發布了兩顆華為的芯片,包括生成910和低功耗的310。這兩個可以在云上提供更強業界最佳的算力,服務于我們的各個場景。我們希望人工智能不光是概念,不光是高高在上,而是走到各個場景,讓AI無所不及。
下面是三個案例,包括是合作伙伴,我們的客戶,構建的一些基于ICT的方案。是在智能配電終端,低壓配電網上的實踐。具體的案例不展開介紹了。
這是1.8G下的無線公網專網融合的案例。這個案例是在蘇州,助力蘇州能源城市的變革,它的特點是一共50多個站點,5000多個終端,采用了端到端的物理安全隔絕方案,一張網完成配電精采三大業務,首個做到一網承載三個業務的同時,公網和專網合一的首類應用。
這類的案例更多的是跟合作伙伴,提供了華為的云能力、計算能力、大數據能力支持我們的合作伙伴。東潤華能在氣象預測和發電預測的一些應用。
快速分享了幾個小案例,面向未來工業互聯網這樣一個偉大的愿景和藍圖,我們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這也是為什么有一些發起單位,大家一起希望我們在能源領域來做數字化實踐,這也是成立數字化專委會的一個背景。
這張圖實際上是過去30年華為從ICT的產業里面,我們參與產業的一些視角。華為廣泛參與了業界的標準,包括各個產業組織,已經參與了360個以上的標準和產業組織,包括大量的專利,包括我們在其中積極的貢獻,包括承擔一些職位。這是我們整體的。
在能源領域,我們也希望跟產業界一起來合作,這也是我們積極的希望能參與到工業互聯網聯盟,同時的話,通過這樣一個數字化專委會,把ICT的一些技術和產業的一些愿景和痛點相結合,通過專委會的運作,在產業鏈的各方大家一起配合。這樣一個專委會的核心能力是我們前面介紹的一些端管邊云的一些能力,這些能力跟現在能源的核心能力是有效互補的。
這是首批專委會成員單位,包括副主任單位,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電力投資有限公司,以及一些大量的發起者,目前已經有17家會員單位。4點還會有一個全員會議,上午提到了,我們也歡迎能源領域,產業鏈上下游端到端環節的一些同事朋友,包括一些企業院校可以參與進來。我的匯報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本文根據發言嘉賓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