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治事件可能會對全球石油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在需求端,伍德麥肯茲基準預測顯示,2025年全球石油消耗量將新增約140萬桶/日。但若當選總統特朗普上任后立即實施大幅提高關稅的計劃,并且其它國家也采取相應行動,那么這一增幅可能會減少三分之一。普遍提高關稅將意味著全球增長放緩,消費者可能面臨石油產品價格的上漲。
在供應端,壓力與日俱增。需求增長疲軟將對“歐佩克+”國家管理市場造成巨大壓力。需求疲軟跡象已經促使“歐佩克+”將自愿減產計劃從2025年1月推遲至4月。我們預計,2025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將強勁增長,將增加約140萬桶/日。
與此同時,敘利亞政府倒臺,伊朗實力遭到削弱,以色列、哈馬斯和真主黨之間的戰爭持續不斷,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加劇。此類動蕩的局勢也可能導致石油市場的波動。
2.沙特將成為全球十大電池儲能市場之一
2025年,新興儲能市場加速發展,沙特阿拉伯將走在前列。伍德麥肯茲對未來十年電池儲能系統裝機容量的最新預測表明,沙特將躍升成為全球十大市場之一,主要受益于政府“2030愿景”下的經濟發展目標及其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投資。電池儲能將成為沙特發展光伏和風電產業的重要配套。
其它幾個新興儲能市場也在迅速增長。我們預計,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國將進行大量投資,其當前正在對“千兆瓦級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儲能”項目進行招標。
3.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將自2018年以來首次趨穩增長
過去五年,全球每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迅猛增長,但我們預計這種增長趨勢將會在2025年結束。我們預測,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將略微下降至492GW,同比下降0.4%。從2019年至2024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的平均年增長率為31%。然而,電力市場制約正在成為一些關鍵國家光伏投資的重要障礙。
此外,其它一些重要市場的發展也將困難重重。在印度,在2024年初的激增之后,裝機容量開始下降。這是因為開發企業意在印度恢復強制使用國產組件的規定之前,加快項目的建設速度。而在巴西,由于對進口組件增加了關稅,市場也受到了沖擊。
我們預計,由于多個國家制約因素的累積,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可能到21世紀30年代仍維持在當前水平左右。
4.企業信心將推動銅礦領域收購,滿足轉型需求
多家大型礦業公司已達成共識:銅產業將成為業務增長的驅動力,在投資組合中占據核心地位。盡管預計2025年電池原材料市場仍將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但銅價將因強勁的需求增長以及項目延期等因素而獲得價格支撐。
銅礦供給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引發了一定的競爭緊張態勢。少數待售銅礦資備受國有和私營企業的關注。大型礦業公司的儲備項目有限,項目許可證辦理進度較慢,這為資產收購創造了條件。
英美資源集團和泰克資源的市場估值,相對于專注于銅業務的同行或者實現同等產能的廠商而言,依然頗具價格吸引力。這兩家公司仍將是礦業巨頭為實現迅速增加銅產量而進行收購的主要收購對象。必和必拓、力拓和嘉能可均有財力實現此類收購。
5.美國新液化天然氣項目的最終投資決策速度將低于特朗普政府的期望
當選總統特朗普承諾將在上任第一天結束拜登政府“暫停批準向未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出口液化天然氣的新許可”禁令。有些業內人士認為2025年,美國將迎來新一輪液化天然氣投資浪潮,但我們的研判更為謹慎。對于許多項目而言,獲得向非自貿協定國家出口許可的確是可喜的進展,但這可能并不是它們在最終投資決策之前需要跨越的最后一道坎。
某些項目已面臨法律難題,而美國能源部發布關于液化天然氣出口的環境和經濟影響的報告后,其它項目也可能成為法律問題的限制對象。此外,項目需要最終鎖定工程、采購和施工合同,在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這可能會給天然氣買家和項目融資者帶來問題。一些項目綜合進展情況較好,仍可能在2025年作出最終投資決策。然而,美國新一輪液化天然氣投資熱潮可能要到2026年才會出現。
6.國家石油公司將加快發展步伐
2025年,國際石油公司(IOC)在平衡資本配置方面將面臨困難。隨著投資者將繼續通過股息和股票回購來獎勵現金分配,公司的財務約束通常會轉化為持平的資本支出預算。
實力突出的國家石油公司(NOC)將推動整個行業的增長。我們預計他們將在上游以及整個國際天然氣價值鏈中積極進行收購,并將繼續在下游進行戰略投資。雖然中東國家石油公司擁有最強的資金實力,但亞洲國家石油公司也可能再次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低碳技術領域,國家石油公司也將引領投資。國家目標和國家石油公司較強的現金流創造能力,意味著它們將在低碳支出方面超過歐洲國際石油公司。國際石油公司對上游的戰略調整,將創造合作和并購機會。
宏觀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出現更大膽的戰略舉措。某家中東國家石油公司可能收購一家貿易公司,或以戰略投資者身份投資某家國際石油公司。對于尋求強化全球部署的國家石油公司而言,邁出這樣一步是合乎邏輯的舉措。
7.勘探與生產需要表現出巨大的協同效應,才能贏得投資者對并購的支持
最近,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對并購交易整合協同效應的最新估算,引起了廣泛關注。由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和西南能源公司合并而成的Expand Energy公司在10月交易完成后,將協同效應收益的目標提高了25%。康菲石油公司對其收購馬拉松石油的增效作用最新估算是初始估算的兩倍。而埃克森美孚則將其整合先鋒自然資源的增效作用估算提高了50%,達到每年30億美元。
這一系列強勁的數據為美國未來的行業整合設定了高標準。我們認為,2025年并購領域的投入不會達到2023年和2024年的水平。一項交易要繼續推進,必須具備宏大且可信的增效目標,否則可能面臨市場反應不佳的風險。與進入新盆地相比,補強型收購和對等合并相對更有可能維持投資者對整合的信心。
8.美國藍氫將主導全球新增氫供應,而綠氫則將面臨挑戰
2025年,藍氫將在美國低碳氫產業中鞏固其主導地位。年總產能超過150萬噸的項目將進入最終投資決策,鞏固美國作為全球主要藍氫生產國的地位。持續的投資增長將得益于兩黨對45Q碳捕集稅收抵免的支持以及對油氣行業的支持推動。這將有助于確保藍氫項目的財務可行性,維持美國低碳氫基衍生物出口到日本和韓國等市場的優勢地位。
然而,與此同時,綠氫發展將舉步維艱。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對脫碳的態度不冷不熱,再加上監管的不確定性和其低風險行業對資本的競爭,將抑制綠氫的發展。預計2025年,美國綠氫項目進入最終投資決策階段的產能僅為藍氫項目的十分之一左右。
9.碳匯市場將在更多保障機制的加持下蓬勃發展
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上,各國就全球碳市場規則達成一致,這可能是碳匯市場的歷史性時刻。全球在落實《巴黎協定》第六條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為各國政府利用碳匯實現國家自主減排目標鋪平了道路。
為使碳匯成為支持發展中國家減排的變革型融資工具,碳匯方法學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亟需開展更多的工作。各國政府也需要應對企業購買碳匯時所面臨的同樣挑戰:避免質量存疑的項目。
我們預計,2025年,各國政府、聯合國機構和獨立機構將加速行動,加強市場誠信建設,制定新的指導方針。在健全方法學和監督機制的前提下,符合聯合國背書的《巴黎協定》第六條的碳匯交易將提升市場可信度,同時提振企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