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長了2.2%,較2016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長(1.2%)相比有所提高,同時也高于10年的均值1.7%。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由經合組織國家驅動,特別是歐盟。而歐盟能源需求的增長則直接歸因于經濟的持續復蘇。同時,歐盟的能源需求也反映了能源強度的改善,即單位產出所需能源量下降。
盡管經合組織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強增長,但是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的主要部分仍然源自于發展中國家,它們占據了全球能源消費增量的80%。
僅中國一個國家,占據了全球能源消費增量的三分之一,2017年的能源消費量增長了3%,這一增長幾乎是過去幾年增速的3倍 。這一增長主要是由于中國能源消費最密集的部門出現反彈所導致的,特別是鐵、粗鋼和有色金屬。盡管能源消費出現了增長,在2017年,中國的能源需求仍然低于10年平均水平,能源強度下降速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2倍以上。兩步前進,一步后退。
這個短語也可用在中能源結構方面。向前的進展是,60%的一次能源消費增長是有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由于在中國天然氣消費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天然氣(3%,8300萬噸油當量)在一次能源消費的增長中作出了最大的貢獻。緊隨其后的是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質燃料)(14.8%,7200萬噸油當量),風電和光伏再一次出現了快速的增長。
后退的是煤炭(1.0%,2500萬噸油當量),自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增長。這主要是由于印度所驅動的,但是中國煤炭消費在連續三年下滑后出現反彈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石油
從消費來看,石油需求增長了170萬桶/日—與2016年的情況相仿,但高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110萬桶/日)。考慮到近期石油需求的增長,過去5年石油需求的平均增長已經達到2006~2007年商品超級周期的最高水平。盡管全球都在討論石油需求峰值,汽車能效的提高以及電動汽車的增長等問題,假設這些因素同時發生,持續的低油價也能形成強勁的抵消作用。
2017年石油的需求仍然由受益于低油價的石油進口國驅動,與前10年下滑的態勢相比,歐盟(30萬桶/日)和美國(20萬桶/日)需求出現了大幅增長。中國石油需求的增長(50萬桶/日)接近10年平均水平。
但是從產品結構看,有一些跡象表明低油價的推動可能逐漸消失。對于油價的變化最敏感的燃料—尤其是汽油的增長在2017年放緩。相反,柴油的需求反彈,主要是由于工業活動加速導致的。
從供給方面看,產量的增長(60萬桶/日)與2016情況相仿。但是帶來增長的組成卻大相徑庭。在2016年增產160萬桶/日之后,OPEC和其他維也納組織成員國的產量在減產生效后,去年下降了90萬桶/日;而維也納組織外的國家產量增長了150萬桶/日(美國和非維也納組織成員國利比亞所引領)。
維也納組織計劃從2016年10月起完成減產180萬桶/日的目標。但是實際上減產數量遠超計劃,到2018年4月減產總量已達到將近250萬桶/日。減產的超預期主要是由于委內瑞拉—該國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導致原油產量下降了70萬桶/日—遠超出該國減產目標10萬桶/日。
去年,減產行動加速了原油庫存回落到正常水平。2017年石油的日消費量大幅度超過了日產量。因此,經合組織國家的商業庫存在2017年下降了1.5億桶。
自從2016年10月起,美國的致密油和天然氣凝析液增長了幾乎200萬桶/日。最近18個月美國致密油的第二波增長已經可以與2012~2014年的第一波快速增長所比擬。2017年年內,致密油產量的增加也意味著減產的沖擊在加速被抵消。
OPEC減產行動的速度和范圍意味著它們具備平息石油市場短期擾動的能力。但是美國致密油產量提高作出的相對較快的回應,限制了OPEC發揮的能力。如果OPEC在市場中采取更為持久時間或結構性的改變,它將可能面臨增長的風險,即這些行動的結果將快速被美國的致密油的回應所抵消。
最后,需求和供給的變化在價格上有所反應。由于庫存仍然保持較高位置,2017年上半年價格仍處于較低水平。但是當減產效果逐漸顯現、庫存開始回落之后,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在年末達到66美元/桶。從全年來看,布油平均54美元/桶,與2016年(44美元/桶)相比有所回升,這也是自從2012年以來的首次上漲。
煉化
原油需求的強增長也傳導到了煉化部門,2017年煉化部門增長了160萬桶/日,為10年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產量的增長和拉丁美洲生產的下滑,推動美國和歐洲相關產業的復蘇。產量的增長也推動了產能利用率達到了近10年的最高水平。在颶風哈維的支撐下,高的產能利用率和產品庫存的回落到正產水平,推動了煉化部門利潤的提高。
天然氣
2017年是天然氣大跳躍的一年,天然氣消費量(3.0%,960億立方米)和產量(4.0%,1310億立方米)實現了自金融危機之后的最快的增長。消費的增長主要由亞洲引領,特別是中國的增長(15.1%,310億立方米)。由中東(伊朗6.8%,130億立方米)和歐洲的產量增長所支撐。
消費方面的增長與產量的增長高度匹配,特別是在俄羅斯(8.2%,460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