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備受爭議的北溪 2 號管道在與歐盟天然氣市場規則的最新一輪法律斗爭中失敗,對于現已關閉的項目來說,這次失敗具有很大象征意義。
普通法院在周三重新審理此案時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控制的北溪二號項目應該預見到,歐盟將利用其權力“擴大內部市場規則,以涵蓋來自第三國的天然氣管道”。
北溪 2 號管道經由瑞士楚格運營,自 2019 年以來一直在挑戰歐盟立法,該立法包括限制由供應商直接運營的天然氣進口基礎設施。2020 年,歐盟普通法院駁回了北溪 2 號的訴訟,但歐盟最高法院隨后要求下議院重新審查該裁決。
雖然這項裁決對于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波羅的海輸油管道的所有者來說是一個損失,但它不太可能對這條管道產生任何直接影響。這條管道在烏克蘭入侵后遭到破壞者的破壞,之前就已因地緣政治原因而偏離了航線。
2022 年初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后不久,北溪二號管道就申請破產。盡管北溪二號管道的計劃仍未實現,但該管道最終仍有可能重啟——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交易員、唐納德·特朗普的支持者史蒂芬·P·林奇 (Stephen P. Lynch) 出人意料地成為了潛在競標者。
該項目計劃將俄羅斯天然氣田至歐洲的現有海底管道的輸油能力提高一倍,但多年來一直是跨大西洋關系的主要摩擦根源。
該項目原計劃每年向德國輸送多達 550 億立方米的俄羅斯天然氣,盡管受到美國制裁,該項目仍準備全面開始輸送。獲得德國能源監管機構和歐盟官員的批準是該項目的最后障礙,但在俄羅斯決定與烏克蘭開戰后,柏林撤回了對該項目的支持。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曾多次告訴歐洲人,在 2022 年 9 月發生爆炸摧毀另一條管道后,通往德國的北溪 2 號管道的其中一條管道仍保持完好。
德國還購買了北溪二號項目財團的閑置管道,以便在該管道進入德國境內的地方建造液化天然氣樞紐。
陸上管道曾用于進一步分配經北溪管道抵達的天然氣,或計劃用于北溪二號管道的天然氣,現在用于從德國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新液化天然氣進口終端輸送天然氣。
事態急轉直下,2022 年 9 月,破壞者襲擊了北溪 1 號管道的兩條管道,以及位于丹麥東部博恩霍爾姆島附近海域的北溪 2 號管道的兩條管道之一。這次爆炸暴露了海底基礎設施的脆弱性,并促使波羅的海的軍事存在增加。
該案是 T-526/19 RENV Nord Stream 2 訴議會和理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