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江蘇靖江:推動裝備制造業與鋰電、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產業互為配套

2024-11-12 14:50  瀏覽:  

11月6日,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靖江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

文件提出,持續深耕工程機械、電機電器、節能環保、冶金電力、能源石化等裝備制造領域,重點發展高端物流裝備、精密測控裝備、儲能裝備、醫療裝備、重型成套設備、特色專用設備等高端裝備及關鍵零部件。

對于新能源產業,充分發揮裝備制造優勢,推動裝備制造業與鋰電、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產業互為配套,加快布局發展新能源裝備產業。依托新能源裝備產業基礎,鼓勵企業加強與新能源頭部企業、科研院所合作,主動參與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項目,著力突破一批核心關鍵共性技術,加快進軍商用車氫燃料電池電機等新能源領域。

支持骨干企業加快安全低耗的高密度、輕質固態氫儲運技術研發,發展輕金屬合金儲氫罐、船用儲能集裝箱等裝備產品,打造新能源系統集成供應商和單項冠軍、專精特新零部件企業。

加快推進信控航天動力產業園項目建設,拓展上游產品和商業航天火箭、衛星等項目落地;聚焦航天密封固定件、結構支撐件及智能成型裝備、低空經濟等領域,搶占商業航天發展“新賽道”。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科學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向半導體蝕刻裝備、數字娛樂和車載顯示背光源、測試控制等方面深度拓展,著力發展智能元器件、智能終端、工業軟件等細分領域。推進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領域的深度融合,適度超前進行信息技術前沿攻關,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使用場景,加快實現產業規模和質態提升,因地制宜搶占產業未來發展先機。

原文如下: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靖江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辦事處),開發區管委會,江陰-靖江工業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單位):

《靖江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已經市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靖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10月31日

靖江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的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的重大任務,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鞏固“船車裝金”主導產業優勢,以優勢龍頭拉動產業鏈聚勢成型,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卡位入“鏈”,扎實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鏈成勢,有力打造“海陸空天”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主要目標

到2026年,全市制造業開票銷售規模突破2200億元,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

——質量效益優。制造業增加值占比穩步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達45萬元/人,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顯著成效。

——產業韌性足。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比重達30%,重點產業核心環節配套能力顯著增強。

——創新水平高。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充分彰顯,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81%左右,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5件,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和創新效率較大增長。

——數實融合深。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顯著壯大,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比達5%左右,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綠色發展好。制造業綠色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每年降低3.5個百分點,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明顯。

——競爭實力強。優質企業梯隊規模持續擴大,營收超百億元工業企業3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5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500家以上,制造業A股上市企業7家,形成一批國內國際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知名品牌企業。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點指標體系

到2030年,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產業集群具備較強競爭力,領航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群體不斷壯大,靖江制造向靖江創造、靖江智造、靖江品牌躍升。到2035年,新質生產力基本形成,實現新型工業化,邁入制造強市行列,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重點任務

(一)鏈群升級行動

1. 鞏固主導產業集群優勢。圍繞高技術船舶、汽車零部件、機械裝備、金屬材料及制品四大主導產業集群,壯大規模體量,增強核心競爭力,切實鞏固優勢地位。到2026年,四大主導產業集群規模突破1600億元。高技術船舶產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推動骨干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主業,提升LNG雙燃料動力船、大型氣體運輸船等“兩高”船型占比,牽引帶動關鍵核心材料和高端裝備產業集聚,構建配套支撐體系,打造現代化船舶產業鏈和供應鏈。搶抓造船景氣周期,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有力提升高端船型市場規模、產業配套能力、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塑造船舶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鞏固靖江造船在通泰揚國家級船舶海工產業集群中的核心支撐地位。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推動智能船舶領域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和技術應用。到2026年,產業規模突破450億元。汽車零部件產業,聚焦“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方向,持續延長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產業鏈條,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能源管理系統、轉向系統、變速箱系統、輕量化車身等核心關鍵產品,逐步向智能駕駛、電機電控系統、能源管理、一體式壓鑄等方面轉型。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推動本土企業與頭部企業聯合研發、技術共享、資源互補,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度嵌入頭部企業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比,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打造長三角地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到2026年,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達200億元。機械裝備產業,加快構建以智能化、成套化、服務化為核心特征的高端裝備產業體系,將靖江建設成為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裝備制造產業基地。持續深耕工程機械、電機電器、節能環保、冶金電力、能源石化等裝備制造領域,重點發展高端物流裝備、精密測控裝備、儲能裝備、醫療裝備、重型成套設備、特色專用設備等高端裝備及關鍵零部件。依托重點園區,高標準加快建設精密制造產業園、電機電器智能制造產業園、智能廚電產業園、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園、高端智能鑄造基地、暖通空調產業基地。到2026年,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金屬材料及制品產業,聚焦核電、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新能源、電子信息等關鍵領域,突出應用需求帶動,強化關鍵材料保障,打造特種鋼材、高性能合金材料、電子專用材料等重點產業鏈。持續推進青山(靖江)不銹鋼深加工產業園建設,加快集聚上下游企業,向高端化、特色化發展,打造長三角有影響力的金屬材料及制品產業基地。到2026年,產業規模突破450億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開發區、各鎮(街道、園區、辦事處),以下均需各屬地落實,不再列出)

2.拓展新興產業鏈成長空間。圍繞大健康、新能源、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四大新興產業鏈,著力培育核心企業,強化創新能力,拓展市場空間。到2026年,四大新興產業集群規模突破300億元,新興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鏈關鍵環節掌控力持續增強。大健康產業,策應泰州大健康產業發展布局,以重大項目增量注入為核心抓手,集中做好強鏈、補鏈、延鏈文章。加快形成集科技創新、養生保健、健康管理、健康美食、健康教育于一體的“一園四優”大健康產業體系。重點發展精準營養品、健康食品、健康裝備、合成生物等細分領域,支持食品加工企業向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等預制菜產業轉型發展。新能源產業,充分發揮裝備制造優勢,推動裝備制造業與鋰電、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產業互為配套,加快布局發展新能源裝備產業。依托新能源裝備產業基礎,鼓勵企業加強與新能源頭部企業、科研院所合作,主動參與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項目,著力突破一批核心關鍵共性技術,加快進軍商用車氫燃料電池電機等新能源領域。支持骨干企業加快安全低耗的高密度、輕質固態氫儲運技術研發,發展輕金屬合金儲氫罐、船用儲能集裝箱等裝備產品,打造新能源系統集成供應商和單項冠軍、專精特新零部件企業。航空航天產業,緊抓國產大飛機配套發展機遇,積極拓展飛機平尾、機身、機翼、發動機短艙等領域,形成涵蓋行業龍頭企業、外來生產制造供應商、本土加工配套企業的航空裝備制造業集群,打造全國重要的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加快推進信控航天動力產業園項目建設,拓展上游產品和商業航天火箭、衛星等項目落地;聚焦航天密封固定件、結構支撐件及智能成型裝備、低空經濟等領域,搶占商業航天發展“新賽道”。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科學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向半導體蝕刻裝備、數字娛樂和車載顯示背光源、測試控制等方面深度拓展,著力發展智能元器件、智能終端、工業軟件等細分領域。推進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領域的深度融合,適度超前進行信息技術前沿攻關,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使用場景,加快實現產業規模和質態提升,因地制宜搶占產業未來發展先機。(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信局、科技局、市場監管局)

3.增強鏈群競爭力。圍繞產業鏈群發展的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一鏈一策”實施強鏈、補鏈、固鏈行動,爭取涌現更多核心企業。堅持“產業集群+特色產業園區”發展模式,圍繞重點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特色產業園區,推動產業集聚化、特色化、協同化和品牌化發展,打造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和主陣地。分集群搭建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供需對接平臺,支持產業集群骨干企業嵌入國際國內供應鏈體系。鼓勵“鏈主”“鏈核”“鏈源”企業發揮產業整合力、影響力、吸引力,開展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銷售和協同配送等應用,提高產業鏈協作效率,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產業鏈協作平臺,加快與配套企業形成聯動發展格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務局)

4. 完善鏈群工作機制。堅持用產業鏈的思維、產業集群的邏輯抓產業,聚焦鏈群培育,充分發揮鏈群發展磁場效應,深入實施“重大項目—領軍企業—全產業鏈—產業集群”的產業發展路線。建立產業鏈群“五個一”推進機制,逐鏈群明確“一名掛鉤市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張長短板動態表、一套專屬政策方案、一個服務專班”,編制產業鏈群創新圖譜、全景圖、招商地圖和規上企業清單、重點項目清單、重點突破企業清單等“三圖三清單”,推動產業鏈群持續壯大。加快集聚各類企業、行業協會商會、科研支撐機構、科技孵化機構等要素資源,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鏈群上下游、大中小、產學研相互賦能、協同發展。到2026年,制造業產業集群規模占比超過80%。(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信局、科技局、商務局)

(二)園區提檔行動

5.開發區。圍繞港產城融合,大力發展高端重裝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高技術船舶、金屬新材料、機械裝備、航空航天裝備、大健康產業,加快新能源船舶智造、航天動力產業園制造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航空制造產業園、大健康產業園、青山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產業園,著力建設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先導區。依托一類開放口岸、保稅物流中心(B型),推動港口賦能制造業發展。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占地3畝以上工業用地畝均稅收每年增幅10%以上。到2026年,開發區本部工業經濟規模突破500億元,形成兩個超200億級的高技術船舶產業集群和金屬材料及制品產業集群。(責任單位:開發區,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務局)

6. 城南園區。以汽車零部件產業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微特電機、成套設備、光電信息、現代商貿物流四大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以新程、恒義為龍頭引領,加快培育天龍、華宇等造車新勢力,推動產業向輕量化零部件、壓鑄一體化等方面轉型。積極拓展新一代動力電池、電機控制器等新能源汽配板塊,加大氫燃料電池生產技術儲備力度,打造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基地。微特電機產業,靶向招引一批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特種防爆電機生產企業,在電機與控制、機電一體化部件等方面實現產業鏈上下游銜接。成套設備產業,大力發展制藥、石化、環保、儲能等行業細分領域,加快賽德力智能工廠投產達效,推動亞泰特種、邁能高科產品與零碳建筑、綠色建筑有機結合,拓展能源管理等領域?,F代商貿物流業,依托美好冷鏈物流中心,進一步完善產銷冷鏈運輸設施網絡,規劃布局預制菜生產以及現代冷鏈物流產業園。光電信息產業,加快城南智能產業孵化中心建設,大力推進半導體核心零部件、光電傳感器、微納光學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支持芯禾科技、瑞博光電等高成長企業迅速做大做強。到2026年,城南園區工業經濟規模達400億元,形成超150億級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和超百億級的成套設備產業集群。(責任單位:城南園區,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務局)

7. 城北園區。全力打造電子新材料、汽車零部件、暖通空調、電機電器“四大產業基地”。電子新材料產業,以永盛光電為“鏈主”,帶動驅動芯片、液晶材料、半導體、電氣元件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打造百億級背光源科技智造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推動向轎車總成自動沖壓生產線和機器人焊裝生產線轉型,打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鑄造中心。暖通空調產業,引導產業向集約化、成套化、智能化、鏈動化方向轉型,打造全國一流的“一體化”暖通空調產業基地。電機電器產業,發揮大中電機“鏈核”企業作用,引導企業向新能源船用電機等細分領域發展,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電機電器智能制造基地。2026年,城北園區工業經濟規模預計達280億元,形成百億級的裝備制造和50億級的電子新材料產業集群。(責任單位:城北園區,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務局)

8.新橋園區。聚焦“新能源裝備制造城”定位,大力發展先進金屬材料、環保裝備、新能源裝備、智能廚電四大產業。先進金屬材料產業,依托綠色智能鑄造平臺,引領鑄造產業向海工裝備、3D打印、增材制造等領域發展。環保裝備產業,以環保裝備產業園為核心,延伸環??萍忌舷掠萎a業鏈,建設融生產制造、科技研發為一體的綜合性高端產業載體。新能源裝備產業,依托飛煌智能裝備產業園,定向招引一批新能源裝備制造、智能裝備制造企業,提速百億級揚子泓遠船舶制造基地建設,加快推動智慧循環經濟產業園、重裝集成港等項目落地,全力打造全省沿江區域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智能廚電產業,以智能廚電產業園為載體,高位嫁接行業龍頭企業,鼓勵廚電產業向智能機器人等方向轉型。到2026年,新橋園區工業經濟規模達350億元,形成三個超百億級的先進金屬材料、環保裝備和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責任單位:新橋園區,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務局)

9. 持續突破產業項目。充分發揮經濟部門鏈群牽頭部門作用,堅持以園區為主力軍,推動招商陣地前移,持續推進項目突破。堅持大中小項目齊抓,充分運用科技招商、產業鏈招商、孵化器招商、以商引商、資本招商、產業大腦招商等多種招商方式,以園區為載體,策劃組織系列招商對接活動。支持各園區突出基礎優勢和主攻方向,聚焦產業細分賽道,主攻產業鏈細分領域,引入頭部招商開發主體,對標外地先進園區運行管理模式,導入先進制造項目,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園區。鼓勵項目跨區域流動,項目首談引進地區和注冊地區實行利益共享。建立重大項目聯合評審機制,嚴控“兩高”項目盲目上馬,著力招引技術含量高、增加值率高、財稅貢獻高、能耗水平低的大項目、好項目。加強項目全鏈條管理,全力推動符合條件的億元以上投資項目應統盡統。力爭新建項目投產后,實施單位全部進規,1/3以上的企業3年內成為高新技術企業,1/4以上的企業4年內成為專精特新企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商務局、工信局、開發區招商局)

(三)創新強基行動

10. 提升核心技術攻關能力。實施“一企一中心”工程,鼓勵企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申報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聚焦鏈群培育關鍵環節,深入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計劃,引導“鏈主”型企業牽頭組建開放型創新聯合體,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共同突破技術瓶頸。鼓勵骨干企業加強與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等合作,共建技術創新平臺,聯合開展技術攻關。鼓勵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持續提升細分領域創新能力。加強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強化知識產權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支撐,推進科技攻關成果產業化。力爭到2026年,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達130家以上,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5件/萬人。(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11. 做強科創載體孵化功能。嫁接省、泰州產研院創新網絡,加快推進產學研融通創新,引導更多創新成果在靖江落地孵化。統籌全市資源,圍繞鏈群培育重點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具有較大行業影響力、標志性的科創孵化平臺,推進中科光電(靖江)研究中心、西來光電產業園、東興科創園實質化運作,按照“項目孵化+企業加速+產業化”路徑,推進科創型、先導型項目落地。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協同創新,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西三角經濟圈重點城市戰略對接,依托靖江(上海)離岸創新中心等離岸基地,探索形成“離岸孵化+產業協同”“市外創造+市內制造”新模式,推動離岸孵化項目落地。力爭每年落地科創項目50個以上,至2026年,全市各園區實現孵化器全覆蓋,建成市級以上孵化載體8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四)高端躍升行動

12. 加快產業高端化、品牌化發展。推動制造業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加快推進制造業產品從零件向部件、部件向總成方向延伸,引導企業運用尖端工藝、打造高端產品、探索終端應用,提升產品價值。鼓勵龍頭型、“鏈主”型企業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參與標準化活動,加強上下游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推進整體質量管理水平提升。深入推進制造業品牌產品、品牌企業、集群品牌、區域公共品牌發展,大力培育一批自主制造業品牌,支持企業積極爭創中國工業大獎、國省市三級政府質量獎、江蘇精品、省質量信用AA級及以上。到2026年,力爭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5個,創成省長質量獎(含提名獎)1個、泰州市市長質量獎1-2個,新增“江蘇精品”2個、泰州品質4個、省質量信用AA級及以上企業3家。(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工信局)

13. 深入推進數實融合。以設備互聯、數據互通為重點,持續推動企業“上云用平臺”。以生產設備、關鍵工序和業務環節為重點,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賦能行動,鼓勵傳統制造業開展全鏈條數字化改造,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加快生產設備和流程改造提升,推動中小企業輕量級數字化改造。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分類推進企業智能示范建設,每年新增省級以上智能車間10個、智能工廠(互聯網標桿工廠)4個以上。到2026年,65%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龍頭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責任單位:市工信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局)

14. 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探索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逐步轉變。推動重點企業開展產品碳排放對標和碳足跡認證,加強綠色低碳、清潔生產技術創新應用,滾動實施一批綠色化改造提升項目。引導企業聚焦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以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為主要方向,加快構建設計、制造、應用、服務等環節全覆蓋的綠色制造體系。到2026年,創成省級以上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15個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信局、生態環境局)

15. 促進制造服務融合。加快發展商務服務、科技服務、金融服務、大數據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增強服務要素供給,強化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的關鍵支撐作用。圍繞工業設計、定制化服務、供應鏈管理、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重點領域,探索“產品+服務”和“制造+服務”發展新路徑,重點支持裝備制造、自動化和信息技術企業,向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每年培育省級以上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工業設計中心(研究院)3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科技局、發展改革委)

(五)企業成長行動

16.打造領航企業。實施領航企業培育計劃,分產業構建億元、5億、10億、50億、百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大力引進世界500強、全球行業100強、國內行業50強、細分領域5強企業和上下游核心配套企業,鼓勵和支持龍頭骨干企業跨行業、跨領域兼并重組,增強生產資源要素整合能力,提升產業鏈“關鍵單元”控制力。到2026年,引育一批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龍頭領軍企業,新增億元以上企業60家、5億元以上企業10家、百億級企業1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商務局、開發區招商局)

17. 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加快構建創新型企業培育體系,“一企一檔”建立重點企業創新能力檔案,針對性開展定向培育。實施創新型企業“十百千”工程,制定科創企業全鏈條培育推進方案,建立“科創項目—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瞪羚—獨角獸企業—科技型上市企業”梯次培育工作體系,打造具有持續創新活力、較大規模數量、較高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集群。到2026年,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00家。(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18.做強“專精特新”企業。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行業生態型鏈主企業”企業成長培育機制,打造一批“專精特新”發展標桿企業。引導處于產業鏈關鍵環節的中小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做強主導產品,提高細分市場占有率。到2026年,建成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家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5個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19.鼓勵小微企業上規模。對經營效益好、發展潛力大的小微企業建立全市“小升規”重點培育儲備庫,對入庫企業“小升規”提供財務、統計專項支持和服務,每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5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統計局)

20. 打造優秀企業家隊伍。緊盯產業發展需求,實施企業家培育工程、新生代企業家青藍接力工程,鼓勵民營企業加快構建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大力弘揚驥商精神,定期開展優秀企業和企業家表彰,暢通政企聯系渠道,激勵廣大企業家敢闖敢為、創新創業。加快新生代企業家傳承接力,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責任單位:市人社局、科技局、工信局、人才辦、團市委、稅務局)

(六)要素保障行動

21. 強化土地資源保障。全面推行“標準地+雙信地+定制地”供地服務模式,強化用地服務保障,對納入《靖江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城鎮開發邊界內集中建設區的重大制造業項目,全額保障項目用地空間。對泰州市級以上重大項目“免申即享、應保盡保”;靖江市級重大項目按序保障,先報先保障,不足部分積極上爭省級統籌保障。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建立動態評價指標體系,引導低端低效企業通過產業更新、增容技改、嫁接重組等多種方式,盤活存量低效用地,提升畝均產出;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機制,以減量化、土地收儲、市場化回購等方式,推動低效產業用地退出。(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工信局、稅務局)

22.強化人才支撐保障。深入實施“馬洲英才計劃”,用好“雙創引進專項”支持政策,加快引聚一批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強化人才資源配置,構建“產業鏈首席專家+產業技術巡診團+技術經紀人”動力機制,促進更多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深入推進“馬洲精英工程師”引進計劃,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定向儲備一批工藝性工程師人才,培育一批專業性工程師苗子。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院地合作,推進產教融合創新發展改革實驗區建設,實施靖江工匠“雛鷹培育”訓練計劃,年均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2000人次以上。(責任單位:市人才辦、人社局、科技局、工信局、教育局、團市委)

23.強化金融支撐保障。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鼓勵金融機構聚焦鏈群培育,圍繞企業技術創新、智改數轉、專精特新發展等推出更多特色金融產品,提高制造業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比重,支持制造業企業融資需求。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推動建立中小企業應急周轉資金池。充分發揮產業引導基金撬動作用,以資本方式支持企業擴大規模、突破核心技術、提升品質、建立自主品牌等,支持具有戰略性產業核心技術、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優質制造業項目落地。健全完善企業掛牌上市培育、儲備和激勵機制,發揮企業上市聯席會議制度作用,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到2026年,上市企業突破7家。(責任單位:市政府辦(金融監管)、財政局、工信局、科技局)

24. 強化資源匯集整合。積極對接高能級行業協會商會,發揮動員企業整合資源的獨特優勢,掌握行業最新動態,鏈接產業鏈上中下游,推動更多優質人才、資源、項目向靖江集聚,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鼓勵龍頭企業在靖組織開展技術推廣、產品推介、產業對接、訂貨會、經銷商大會等展會活動。鼓勵企業參加國際國內各類重要展會、重點行業協會、供需對接平臺開展的上下游產業鏈對接會。支持龍頭企業及其合作伙伴在靖舉辦年會、峰會。(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委、工信局)

25. 強化精準惠企服務。集成數字工信管理,加強與泰企通、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平臺的溝通聯系,暢通企業訴求渠道,多渠道征集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按照“協同+閉環”原則,對資源要素、招才引智、科技創新、市場開拓、轉型升級等企業發展問題,以及管理咨詢、資質申報等訴求建議,快速響應、即知即辦,確保企業反映問題件件有落實。整合政府和社會的涉企優質服務資源,為企業提供政策、法律、金融、管理、技術等方面公益支持和“找得到、信得過、有保障”的專業服務。(責任單位:市工信局、數據局,各涉企服務相關職能部門)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內蒙古提前一年實現新能源裝機超火電目標

內蒙古提前一年實現新能源裝機超火電目標

在11月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局長于海宇說,今年3月,內蒙古成為全國首個新能源裝機突破1億千瓦的省區。目前,新能源裝機已達到1.1億千瓦,到年底將達到1.3億千瓦以上,提前一年實現超過火電裝機目標。于海宇介紹,內蒙古完善綠電就近消納機制,優化六類市場化消納新能源政策,分盟市研究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協調推動盟市間新能源合作,新能源消納能力明顯增強,風光利用率保持在93%以上,盟市間新能源合作規模超過1200萬千瓦。啟動綠...
江蘇靖江:推動裝備制造業與鋰電、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產業互為配套

江蘇靖江:推動裝備制造業與鋰電、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產業互為配套

11月6日,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靖江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文件提出,持續深耕工程機械、電機電器、節能環保、冶金電力、能源石化等裝備制造領域,重點發展高端物流裝備、精密測控裝備、儲能裝備、醫療裝備、重型成套設備、特色專用設備等高端裝備及關鍵零部件。對于新能源產業,充分發揮裝備制造優勢,推動裝備制造業與鋰電、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產業互為配套,加快布局發展新能源裝備產業。依托新能源裝備產業基礎,鼓勵企業...
11-12
麥肯錫:東南亞必須加速綠色能源轉型

麥肯錫:東南亞必須加速綠色能源轉型

麥肯錫的一份報告顯示,東南亞必須將其可再生能源產能在 2018 年至 2021 年期間的水平上擴大 7 至 12 倍。目前,只有 3% 的必要可再生能源項目正在建設中,這凸顯了加快部署的必要性。清潔氫能和碳捕獲存儲等領域的項目也因資本成本高和進展緩慢而舉步維艱,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此外,到 2050 年實現全球凈零排放將花費約 275 萬億美元,相當于每年超過 9.2 億美元。麥肯錫表示,到 2050 年,僅東南亞就需要額外 15 萬億美元。它補充說,一個關鍵挑...
美政局變化不會影響能源轉型進程?

美政局變化不會影響能源轉型進程?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國能源政策重點將放在如何最大程度提高油氣產量,而不是應對氣候變化,但不大可能大幅減緩美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步伐。這是因為拜登時代的法律為新的太陽能、風能和其他清潔能源項目提供了為期10年的豐厚補貼,幾乎不可能推翻,這得益于共和黨州的支持,而下任總統可用的其他措施影響可能微不足道。能源部的數據顯示,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電網中增長最快的,這得益于聯邦稅收抵免、州可再生能源強制要求以及技...
11-11
印度尼西亞的綠色轉型

印度尼西亞的綠色轉型

可再生能源正在成為亞太地區向可持續能源轉變的關鍵驅動力,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將發揮重要作用。盡管起點不高,但亞太地區的可再生能源產能正以 9% 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 擴大。根據波士頓咨詢集團的報告《亞太地區已為可再生能源做好準備》,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預計將占大多數亞太地區市場電力結構的 30-50%。報告強調了該地區可再生能源參與者面臨的巨大機遇和復雜挑戰。要大規模整合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投資,國際能源署預測,2022 年至 2...

推薦閱讀

熱文

Copyright © 能源界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贺兰县| 安泽县| 浙江省| 兰坪| 平安县| 阳山县| 安西县| 红原县| 年辖:市辖区| 潜山县| 威远县| 布拖县| 海宁市| 芦溪县| 澄城县| 南漳县| 朝阳县| 富民县| 东至县| 荣昌县| 敦煌市| 芜湖县| 云霄县| 清流县| 商丘市| 仁怀市| 楚雄市| 桐梓县| 隆回县| 宜阳县| 偃师市| 通山县| 辽阳县| 灵石县| 钟祥市| 梅州市| 闸北区| 西乌珠穆沁旗| 炉霍县|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