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智能化帶來便利,智慧礦山采用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云、邊、端架構,建立全流程智能生產管控系統,生產網絡隔離現狀被打破,工業互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加劇,六方云創新性的研發OT與IT深度融合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架構,全面賦能智慧礦山的建設,完善工業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保障煤礦業務安全穩定運行。
6月13日,太原黨政代表團抵達深圳開展考察招商。14日,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韋韜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考察,與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舉行工作會談,并出席華為煤礦軍團全球總部暨山西區域總部項目落地簽約活動。這一項目落戶太原,對于助推山西煤礦產業智能化轉型、提升太原對外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由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負責實施的國家能源集團新疆礦區掘進工作面智能化建設項目順利通過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驗收,標志著新疆礦區首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建成。
近日,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深入貫徹落實集團公司“2035一流戰略”,在北露天煤礦建設部署生產調度指揮系統,以科技創新助力智慧礦山建設,推進智能化建設向縱深發展。
“煤礦智能化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對實現煤礦減人增安提效、促進能源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近日,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魯俊嶺接受采訪時介紹,國家首批示范建設煤礦70%以上將于年底前建成,預計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設,以點帶面帶動全國近400座煤礦開展智能化升級改造,目前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813個,減人增安提效的效果日益顯現,并在去冬今春煤炭安全增產增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國務院批準,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和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明確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額度增加1000億元,專門用于同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煤炭儲備能力相關的領域。具體支持領域包括:一是煤炭安全生產和儲備領域。
日前從潞安化工集團了解到,全國首家建成5G+智能化礦山的新元煤礦聯合華為公司開發完成“智能作業管理平臺”,已在煤礦2/3的隊組成功應用。這一平臺涉及3方面31個業務場景,作業人員超過400人,標志著新元煤礦在智能化進程上又邁出一步。
春風拂面好時節,植樹播綠正當時。綠色是春天的主色調,也是“雙碳”背景下,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晉能控股集團爭當低碳“領跑者”,搶占“雙碳”新賽道,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對“綠色低碳轉型”的理解,小到職工群眾的一個個綠色低碳行動,大到集團的一項項綠色轉型舉措,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基因”。
5G商用牌照的發放標志著中國由此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5G+AICDE”的推動,進一步擴展了產業空間。將5G作為接入方式,與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等新興信息技術融合共生,創造出無限可能。像5G+智慧醫療、5G+智慧交通、5G+智慧教育等等正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
“我們重提土地復墾,過時了嗎?”有人悄聲發問。煤炭行業要可持續色發展,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是根本保障。在此共識下,礦區對“含綠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記者了解到,綠色低碳、保護耕地、高質量發展等目標,進一步催生著新需求。“過時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全新的宏偉藍圖中,綠色低碳已成為“十四五”時期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碳達峰碳中和莊嚴承諾也為國企能源轉型指明了前進方向。
本報北京3月14日電 過去,礦山工人身處地下幾百米,不但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艱苦,還伴有透水等危險;如今,一個按鈕、一句指令,就能實現遠程作業。諸多改變的背后,是我國智能礦山建設的快速進步。在14日舉行的應急管理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安全基礎司司長孫慶國介紹了智慧礦山建設的最新進展。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20﹞283號),加強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管理,按照《煤礦智能化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國能綜通煤炭﹝2020﹞139號),現公布第一批煤礦智能化專家名單(見附件),納入國家煤礦智能化專家庫管理。
日前,中國移動西藏公司與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拉薩簽署協議,聯合成立青藏高原“高原5G智慧礦山融合創新實驗室”,這是我國高原地區首個5G智慧礦山融合創新實驗室。
粉塵超標自動報警、產品質量實時在線檢測、礦山廢水自動循環……走進浙江省交通集團浙江交通資源投資有限公司交投礦業的“花園式”礦區,智能化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隨處可見。
隨著“5G+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智能礦山成為采礦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5G+智能礦山”時代漸行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