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電力電子器件產業鏈的國際展覽會及研討會,是國內外知名器件廠商發布新品及最新技術的首選平臺,本屆更吸引了更多電子材料、電感元件、散熱產品領域企業首次亮相PCIM Asia 2020。
根據英國國家電網公司近期發布的數據,2019年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首次超過化石能源,成為英國自工業革命以來“最為清潔”的一年。
據統計,2019年,中資企業實現境外簽約新能源發電項目109個,項目合同總額92.4億美元,其中風力發電項目簽約40個,項目合同額4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6%。亞洲和歐洲是風電項目的主要簽約市場,其中,巴基斯坦簽約風電項目13個,裝機容量約為750MW,項目額9.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占巴基斯坦全部簽約電力項目金額(54.6億美元)的17.6%,占全球風電簽約項目金額的23.1%。其他主要風力發電簽約市場包括波蘭、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
根據最新修訂的《2021-2030國家能源與氣候變化綜合規劃》,羅政府計劃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總消耗中的占比從目前的23.9%提升至30.7%。
在1月12日舉行的百人會論壇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研究員蔣亞雄圍繞可再生能源制氫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發表主題演講。針對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存在著一些技術和政策、經濟上的問題,探討可再生能源存在的瓶頸和解決問題的對策。
近日,彭博社(BloombergNEF)數據顯示,在海上風電交易的推動下,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投資達到2820億美元。據了解,這一數字較2018年的2802億美元增長了1%,這主要歸功于去年下半年活躍的海上風電市場。
根據BNEF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產能的投資達到2,822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1%。適度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海上風電交易的后期激增,盡管風電和光伏設備的成本較低,而此前炙手可熱的中國太陽能市場卻急劇降溫。
根據BNEF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產能的投資達到2,822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1%。適度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海上風電交易的后期激增,盡管風電和光伏設備的成本較低,而此前炙手可熱的中國太陽能市場卻急劇降溫。
近日,位于蘭州新區綠色化工園區的全球首套規模化液態太陽燃料合成項目試車成功。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制氫轉化的新路子有了成功實踐。
2020年1月13日,捷克政府確定一項旨在解決歐盟氣候變化和能源目標的計劃。根據該計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捷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達22%,較此前提議的20.8%有所提高,但仍低于2019年歐盟委員會建議的23%目標。此前,歐盟曾建議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捷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需達13%,目前目標已完成,且到2021年底,該占比有望提升到15.6%。
據能源世界網1月14日新德里報道,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最近的一份報告,在過去十年中,隨著電力消耗的增加,可再生能源在發電中的比例一直穩定在16%左右。根據題為“印度2020年能源政策審查”的報告,幾十年來,可再生能源在印度能源系統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下降,但在發電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跟上了發電量的增長。
自2014年以來,約旦可再生能源的立法和監管環境逐年改善,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外國對約清潔能源和能源效率的投資,開發了許多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發電量達1500兆瓦(占約發電總量的15%)。到2021年,清潔能源發電將占總發電量的20%,而2014年這一比例僅為1%。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立法環境和商業活動方面,約旦位居在中東和北非地區榜首,在全球排名第三。
通過開發,2030年前后完全可能研制出實用化的、放電較慢但成本低廉的蓄電池,日本有望實現每立方米為17—27日元(約1.04—1.64元人民幣)的制氫成本。
“‘十四五’期間,國家層面不專門做水電、風電、光電的專項規劃。”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1月7日在2020年中國水電發展論壇暨水力發電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上透露。
近日,福島當地政府對外表示:福島地區2040年之前要達到100%可再生能源供電,政府會以風能、太陽能、水力、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相結合,陸續開發11座太陽能發電廠和10座風力發電廠,并在福島縣內建設一個80公里的電網,將產生的電力與東京電力公司的輸電網絡連接。目前,這一比例為40%。
近年來世界上有些國家也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根據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組,可再生能源是指“從持續不斷地補充的自然過程中得到的能量來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研究認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滿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