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一座74.8MW生物質發電廠開始運行,它可以為大約15萬戶家庭供電。74.8MW的德島(Tokushima Tsuda)生物質發電廠已經開始運行,年輸電容量約為5億KWh。Renov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發電量可以滿足約15萬戶家庭的需求。該發電廠以木屑顆粒和棕櫚仁殼(PKS)為燃料,位于日本最大的木材工業園區德島-小松島港。該設施由Renova、Osaka Gas Co.,Ltd.,Forestbank株式會社、DAIRI FPC株式會社、德島電工株式會社共同出資。...
2023年12月1日,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低碳技術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松杉低碳技術研究院承辦,中國歐盟商會支持,零碳能源證書自愿核證平臺發布會暨生物能源在歐盟碳關稅背景下發展機遇研討會順利召開。
由上海希為(ECV International)主辦的“2023中國可持續生物燃料國際峰會”即將于2023年12月7日-8日在上海拉開帷幕,峰會采用“線下+線上”的方式同步進行,中英雙語同聲傳譯,線上、線下并行進行和實時互動。
10月31日,運城市人民政府印發《運城市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城鎮綠色節能提升工程。加大可再生能源應用,持續推進太陽能光熱、光伏一體化建設和應用,因地制宜推廣地源熱泵等清潔取暖技術,加快工業余熱、太陽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具備條件的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建筑采用地熱能+多能互補形式,逐步擴大清潔能源建筑用能比例。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工程。加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業生產和農村...
近日,由中國煤科煤科院制定的GB/T 43220-2023《固體生物質燃料中砷的測定方法》批準發布。該標準填補了固體生物質燃料化利用領域微量元素測定方法的技術空白,為科學的建立燃料利用分類分級規范提供了檢測技術支撐,對推動生物質能綠色開發利用、促進自然資源集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能源產業的新征程新實踐,在全國工商聯的指導下,全聯新能源商會將于2023年11月22日-24日,在西安市舉辦“第十七屆中國新能源國際博覽會暨高峰論壇(NEX2023)”。
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綠色熱能、生物天然氣、生物液體燃料、綠氫、電子燃料等等)環境權益如何實現?企業如何應對歐盟碳關稅(CBAM)?在雙碳和CBAM雙重政策驅動下,生物能源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十四五、十五五”生物質能產業何去何從?這些行業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將在2023年12月1日為您解疑答惑。
作為生物質能源行業交流的首選平臺之一,3月28-29日,IBS 2024第十二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與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高峰論壇將于中國-蘇州盛大召開!本次峰會以“不破不立,合作共贏”為主題,現場將匯聚650+國內外業界專家,政府部門,業主單位,綠色金融機構,學者,科研單位及設備供應商等同仁共聚一堂,結合前沿熱點,聚焦行業最新技術,分享業界最佳案例,探索產業未來新思路,打造供需鏈接新渠道,共謀發展路徑!
2023年10月21日12時08分,由中能建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吳中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廠用電設備受電一次成功,為后續單體調試及分部試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3年4月16日上午,由國家能源局指導,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北京馬拉松協會聯合主辦,主題為“領跑行業 促進雙碳”的“首屆全國生物能源馬拉松公益跑”在北京溫榆河公園成功舉辦!
4月17日,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中國農業大學、國際能源署生物質能中國組、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低碳技術專委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球生物質能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九華山莊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奮進碳時代,構建新生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做“綠色生物制造”介紹。
4月17日,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中國農業大學、國際能源署生物質能中國組、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低碳技術專委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球生物質能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九華山莊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奮進碳時代,構建新生態”。
杜祥琬院士表示,要積極提高生物質能的戰略地位,提高對生物質能的認識,做好生物質能基礎性工作,在政策扶持下,積極發展技術,降本增效,創新產業模式,將分散的生物質能和有集中度的工業加工手段相結合,積極發展生物質能。
4月17日,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中國農業大學、國際能源署生物質能中國組、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低碳技術專委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全球生物質能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九華山莊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奮進碳時代,構建新生態”。
4月17日,主題為“奮進碳時代 構建新生態”的第四屆全球生物質能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有機固廢資源(能源)化利用科技裝備展在北京開幕。本次活動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中國農業大學、國際能源署生物質能中國組、中國能源研究會綠色低碳技術專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
近年來,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相對成熟,在農作物秸稈資源量大的地區,成為消化利用秸稈的有效技術。在引進國外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經過消化吸收,我國已基本具備制造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的能力,引進國外設備和技術建設了一些垃圾填埋氣發電示范項目。我國生物質發電原料多種多樣,原料特性差別明顯,以農業廢棄物為主,還包括林業剩余物和潛在的灌木林。因此,發展生物質發電技術應根據各地的條件采取不同的技術方案,鼓勵生物質發電技術的多樣化發展。在規模上,應根據原料供應的可能性,以中小規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