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熱那亞氣”號在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順利完成約6.7萬噸LNG卸載作業。自投產以來,鹽城“綠能港”已累計接卸大型LNG運輸船達68艘,LNG接卸總量近450萬噸,達到448.27萬噸,為長江三角洲區域能源保供和清潔能源轉型添足“底氣”。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
據測算,450萬噸LNG相當于64億立方米天然氣,按照0.5立方米/天用氣需求計算,這些天然氣可滿足35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需求,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2900萬噸,相當于植樹6000萬棵,為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位于江蘇省鹽城市濱海港工業園,是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及互聯互通重點規劃項目,不僅具有液化天然氣接收、儲存、外輸功能,還配套了冷能利用、燃氣發電、燃氣制氫等多功能于一體,是綜合性綠色清潔能源供應基地和重要樞紐。一期項目建造4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和6座全球最大的27萬立方米儲罐,總罐容達250萬立方米。4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已于2022年9月投產運行,6座27萬立方米LNG儲罐計劃于今年全部投產,屆時,鹽城“綠能港”將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LNG儲備基地。
江蘇是全國用氣大省之一,2023年全省天然氣消費量達334.2億方,同比增長8.8%,約占全國的8.5%。作為中國海油布局在江蘇的唯一LNG儲備基地,鹽城“綠能港”積極扛起能源保供重任。據鹽城“綠能港”總經理鄧青介紹,自4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投產以來,鹽城“綠能港”已累計接卸近450萬噸進口LNG,通過槽車和管道兩種外輸方式,將進口LNG源源不斷地供應至蘇、豫、皖、魯等省份,并多次完成迎峰保供任務,有效發揮了地區能源保供“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鹽城“綠能港”的全部儲罐均采用中國海油超大型LNG儲罐核心技術自主設計建造。中國海油持續突破關鍵技術壁壘和核心能力瓶頸,推動LNG接收站工藝技術、信息系統、裝置設備等迭代升級,突破國內首個22萬立方米LNG儲罐和全球單罐容量最大的27萬立方米LNG儲罐建造技術難題,項目國產化率達98.3%,為國內超大型LNG儲罐集約化、規模化建設提供了重要借鑒。其中,27萬立方米全容儲罐為全球首次建設,中國海油自主開發復雜物理場耦合減隔震技術體系,采用5G及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化評估系統,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結構狀態參數遠程實時監測,預警建造安全隱患,規避安全風險,是國內首次在LNG儲罐建造領域采用該技術。
正在進行接卸作業的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
目前,鹽城“綠能港”在建的6座27萬立方米LNG儲罐正在進行氮氣置換作業,為全面投產做最后的準備,屆時將極大提升鹽城“綠能港”的LNG儲備能力,實現天然氣資源的及時補充和靈活調配,更好地服務于長江三角洲區域天然氣供應應急調峰,進一步助力區域能源結構轉型和提升天然氣保供能力,有效解決能源供應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問題。
為積極融入國家重大能源戰略布局,提高“雙碳”背景下LNG能源的綜合利用,鹽城“綠能港”充分利用鹽城地區“風光火氣氫”一體化發展資源稟賦,深化構建多元化能源體系新格局,延伸LNG產業鏈長度,規劃了冷能利用、冷水養殖、燃氣發電等項目,在保障長三角經濟帶和淮河流域經濟帶天然氣充足儲備的同時,不斷推動區域能源結構優化轉型,促進區域綠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地方經濟活力,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提升。
遠期,鹽城“綠能港”二期項目還規劃了多座自主設計的27萬立方米LNG儲罐及配套工程,打造國家千萬噸級液化天然氣儲運基地,在保障國內天然氣穩定供應的同時,不斷推動國家能源結構優化轉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