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界網訊:近日,四川省發改委發布關于中煤廣元燃煤發電項目節能報告的審查意見。
項目年發電900000萬千瓦時。新建主廠房、網絡繼電器室、尿素站、材料庫、消防站、危廢暫存間、職工食堂及夜班宿舍等生產及公輔用房,總建筑面積106781平方米。購置安裝2臺1000MW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包括2臺1000MW超超臨界參數、一次中間再熱、切圓燃燒或前后墻對沖燃燒、平衡通風、固態排渣、全鋼構架懸吊結構、露天布置、變壓運行、π型直流爐,2臺1000MW超超臨界參數、一次中間再熱、四缸四排汽、單軸、雙背壓、凝汽式、10級回熱汽輪機(含0號高加),2臺水氫氫發電機,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脫硝裝置等配套裝置。
項目達產年耗電(廠用電)35910萬千瓦時、煤340.3295萬噸、柴油46噸,新水1432.7萬噸、壓縮空氣7209萬標準立方米(耗能工質,不計入總能耗);發電量900000萬千瓦時。年綜合能源消費量折合標煤當量值1265273噸(電當量值按0.1229千克標準煤/千瓦時計算)。
項目供電標準煤耗269.32gce/kW·h,達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點領域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2年版)》中燃煤發電同類機組270gce/kW·h標桿水平。在設計煤質下,項目碳排放總量為609.05萬tCO2,供電碳排放強度為705gCO2/kW·h。
原文如下: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中煤廣元燃煤發電項目節能報告的審查意見(川發改環資函〔2024〕15號)
中煤廣元能源有限公司:
你單位《關于報送中煤廣元燃煤發電項目節能報告的請示》收悉,我委委托四川省工程咨詢研究院對項目節能報告進行了評審,評審機構出具《關于中煤廣元燃煤發電項目節能報告評審意見的報告》(川工咨成果〔2023〕910號)。經審查,現提出審查意見如下:
一、原則同意該項目節能報告(項目代碼:2304-510000-04-01-755503)。
二、項目年能源消耗種類、數量:達產年耗電(廠用電)35910萬千瓦時、煤340.3295萬噸、柴油46噸,新水1432.7萬噸、壓縮空氣7209萬標準立方米(耗能工質,不計入總能耗);發電量900000萬千瓦時。年綜合能源消費量折合標煤當量值1265273噸(電當量值按0.1229千克標準煤/千瓦時計算)。
三、能效及碳排放水平。項目供電標準煤耗269.32gce/kW·h,達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點領域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2年版)》中燃煤發電同類機組270gce/kW·h標桿水平。在設計煤質下,項目碳排放總量為609.05萬tCO2,供電碳排放強度為705gCO2/kW·h。
四、項目設計、建設單位在落實節能報告各項措施基礎上,應改進和加強以下節能工作:
(一)鑒于鍋爐、汽輪機、發電機、風機、水泵、碎煤機、磨煤機、輸送機、空壓機、變壓器等主要設備耗能占總能耗比重大,建設單位在下階段設備購置中,應根據生產規模和工藝要求,嚴格落實項目設備選型原則,使用符合節能水平要求的耗能設備,優先采用《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及其他相關目錄中的節能技術、生產工藝和用能設備。
(二)按照《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17167-2006),細化落實能源計量器具配置設計,建立完善的能源計量管理體系;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發布的《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2018年15號令),建設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將能耗監測數據接入四川省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省級平臺。鼓勵建設碳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實現碳排放量實時在線監測。
五、項目用能工藝及設備、能耗品種、建設內容和規模等發生重大變化或年實際綜合能源消費量超過本審查意見規定水平10%以上時,項目建設單位應重新進行節能評估并報我委審查。項目節能審查權限發生變化的,應及時提請有權審查機關辦理。
六、根據《四川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實施辦法》,請項目建設單位在正式投入生產、使用前,開展項目節能審查驗收工作,編制節能審查驗收報告。通過節能審查驗收的,將驗收報告報省發展改革委存檔。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不得投入生產使用。
七、請廣元市發展改革委依據本審查意見和項目節能報告,對項目設計、施工、竣工驗收以及運營管理進行有效監督檢查,及時報告本審查意見落實情況和項目有關重大事項。要進一步優化能源要素配置,充分挖掘節能潛力,推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強化能耗強度降低目標管理,確保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十四五”節能目標任務。
八、請省節能監管事務中心依據《節能監察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2016年第33號令),對項目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開展節能監察。
九、本意見僅對項目節能報告出具審查意見,項目建設管理請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
十、本審查意見自印發之日起2年內有效。逾期未開工建設或建成時間超過節能報告中預計建成時間2年以上的項目應重新進行節能審查。
附件:中煤廣元燃煤發電項目基本概況表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