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北京——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競爭優勢持續提升、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技術驅動出海正在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新風向。《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DeepTech和領英中國聯合發布“GlocalINTop50中國全球化企業之科技面孔”圖譜,綜合全球化熱度最高、企業勢能最強、技術更硬核等要素,篩選出智能硬件、工業機器人、醫療健康、新能源這四大科技新勢力領域。
本次評選中,設定了技術與創新實力、國際化人才建設、國際市場/品牌影響力、全球化取得的成就、產業影響與評價等五大評價維度,最終評定出中企全球化科技50強。這些科技創新企業在最近幾年中,不斷打破行業記錄,以不凡的技術實力和產品贏得了世界的關注,并且正在朝著全球產業鏈的上游價值鏈邁進。
全球科技領域權威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自成立之初,就一直關注那些正在顛覆現有格局并創造新市場機會的技術,以及那些將技術落地、并利用這些技術影響我們生活的科技企業。《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和DeepTech針對當前中國科技企業的全球化背景、主體、行業現狀、挑戰和未來趨勢進行拆解和分析,同期發布《行穩致遠,智勝全球中國科技企業全球化發展洞察》(簡稱“報告”),為有意向提高產業競爭力的科技企業提供可行思路和方向,希望未來有更多依靠“科技領先性”或“科技壁壘”全球化的公司,能夠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第二增長曲線。
GlocalINTop50中國全球化企業之科技面孔
領英作為全球領先的職場社交和商業社交平臺,擁有10億會員,6700萬企業客戶,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大數據洞察依托于標簽數據、會員行為動態數據和預測性數據,繪制出全球的 “經濟圖譜”,為報告和評選中的全球化人才、品牌營銷等方向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和分析。領英秉承全方位賦能中國企業“人才國際化”、“品牌世界化”、“學習終身化”的愿景,雙向賦能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思維和本土化運營能力,全方位護航中國企業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全球化發展。
領英中國區總經理王茜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科技企業國際化成為一股強大的新勢能。面對未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這些科技創新企業也普遍面臨如何靈活應用新技術解決全球供應鏈管理、復合型人才培養與招聘、打造國際性品牌等難題,領英將依托我們獨有的全球化平臺優勢進行全面保駕護航。”
創新驅動全球化發展硬核實力占據國際市場優勢地位
基于中國當前擁有的數字化能力、強大供應鏈、工程師紅利等諸多優勢,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內核正發生從貿易、資本國際化,到能力國際化的結構性轉變,中國企業全球化也將很快迎來不同于互聯網時代企業國際化的新格局,智能硬件、工業機器人、醫療健康、新能源正成為中企全球化航行新面孔。
隨著全球主要市場對中國科技企業核心技術實力、創新能力的認可度大幅提升,其話語權和參與感也明顯增強,技術創新有力地驅動中國科技企業的全球化發展,中國國際化企業從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產品出口,正走向技術驅動型的升級之路。
從入選的全球化企業之科技50強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不乏已迸發出領軍者勢能,或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的中國科技企業。智能制造是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時代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技術創新與融合的主要戰場。我國智能硬件領域在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持續突破,包括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征識別等,以及實時翻譯設備、刷臉支付、自動駕駛、對話式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商業應用逐步深化,都大大促進了智能硬件企業的業務拓展。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這些智能硬件企業也具備了強大的實力和競爭優勢,使得它們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工業機器人領域作為一種集多種先進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裝備,是從“制造”到“智造”的關鍵基礎設施,核心技術突破和技術水平提升也是行業快速發展的關鍵。
對于醫療健康行業來說,創新技術突破與研發一直是持續發展的源泉。在創新藥和醫藥服務板塊,中國藥企在一些前沿技術,如雙抗、抗體偶聯藥物(ADC) 等領域的技術實力已位居世界前列。在醫療器械板塊,中國企業在研發技術、產品生產、臨床試驗、市場營銷等方面已形成了成熟的價值鏈條,具備成本、質量及供應鏈三大核心全球化競爭優勢,越來越多的國產器械龍頭獲得美國FDA和歐盟MDR批文,產品質量逐漸達到發達國家要求。
新能源行業全球化的發展更是大放異彩。在全球對綠色能源的日益迫切需求驅動下,能源轉型升級成為當務之急,中國的光伏產業在高效晶硅電池技術方面,如PERC、TOPCon、HJT、IBC等領域取得了持續的突破。同時,在半片、雙面、疊瓦、多主柵等關鍵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應用下,光伏電池的量產效率和光伏組件的功率得以持續提高,中國光伏產業鏈在全球范圍內也因此具備絕對優勢,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各環節全球產能占比在80-90%左右。在儲能制造方面,中國的儲能企業擁有獨立自主研發的電池等核心技術,形成了完整的本土供應鏈,涵蓋了從電池到系統集成、PCS、EMS等全產業鏈。在電芯技術領域,企業著重在成本、循環壽命和安全等方面進行研發,在電芯循環壽命和降本方面取得顯著突破,從而成為海外市場新增量。
總體上看,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戰略合作,依托中國的強大制造業基礎和完善的供應鏈網絡等優勢,這些科技企業成功進軍海外市場,為全球智能科技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隨著中國制造業新一輪產業升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加快推進,將為中國科技企業向全球供應鏈、價值鏈的中高端發展進一步助力。
科技企業全球化迅猛四大差異化特點明顯
對于中國全球化科技企業,從技術與創新實力、國際化人才建設、國際市場/品牌影響力、全球化取得的成就、產業影響與評價等五大維度來進行盤點,發現他們以過硬的技術實力做支撐,增加技術輻射強度,讓中國企業掌握的技術紅利釋放出去,其全球化發展呈現四大差異化特點:
第一、全球化戰略眼光與整體水平較高。中企全球化科技50強有一批“生而全球化”的中國科技企業,比如工業機器人企業均成立在2015年前后,彼時也是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高峰期,他們從誕生之時就屬于全球化性質的企業,公司的創立者和管理者天然擁有全球視野和國際化的經營思維。這些科技公司浸潤在高度全球化的經濟體系中,背靠中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這讓中國科技企業已經站在了前所未有的“巨人高度”,為其全球化發展奠定了強供給能力、鏈接能力。
第二、超過95%開始本地化運營。中企全球化科技50強中,超過95% 企業均開始海外本地化運營,這一比例也遠超其他行業領域。隨著中國企業通過構建自主研發、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以及本地化的生產和銷售網絡,不斷提升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地位,深入且精細化地運營海外市場。這些企業更加注重海外市場本地人才的階梯式培育和招引、做好國際化人才建設。同時,需要更充分地了解目標市場終端消費者,打造品牌的全球影響力。這種情況下,確實中國企業也需要面對更“重”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成本,但這也是真正被全球市場認可產品能力、品牌價值的必經之路。
第三、歐美地區成為他們拓展海外市場的必爭之地。從海外市場的目的地來看,入選的科技創新企業國際化路徑雖然各有不同,但歐美地區成為他們拓展海外市場的必爭之地。入選的醫療健康企業,海外市場選擇上優先美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地區。光伏領域中企雖然大多會將東南亞視為進軍海外市場的首發地,但會再逐步擴大至美國。儲能領域的入選企業,出海選擇地主要集中在歐洲和美國市場,這兩個地區的電力市場相對成熟、盈利潛力較大,因此成為中國儲能產業鏈企業的首要業務重心。
第四、多重因素促進技術外溢。“技術外溢”已經成為這四大行業在全球化進程的一條主線邏輯,廣闊的海外市場成其開啟第二增長曲線的重要選擇。這個過程中,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實力做支撐,還將考驗企業技術和產品的落地能力,以確保產品在國外市場上的適應性和可持續性。國內汽車企業在鋰電池和電芯技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從智能便攜式儲能到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逐年攀升,企業在海外投資建廠等資產配置也邁出堅實步伐,供應鏈不斷延伸,在海外展現出了強大的創新和競爭力。
以“人”為本塑造科技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基石
在外部環境日趨復雜的當下,一個完備、成熟、本地化的人才團隊與組織對于中企的價值越發重要。對于以技術驅動的中國科技全球化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因為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本次入選的眾多科技與技術創新型企業,天生具備全球化和數字化的基因,在當前愈加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能否吸引頂尖的科技人才、招聘和培養國際化的人才團隊,將成為在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制勝的關鍵。
當前,AI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技能相關人才競爭異常激烈。領英平臺數據顯示,在過去兩年中,全球范圍內發布的職位招聘中,關于“人工智能 AI ”或“生成人工智能 GAI”的信息增加了一倍以上,此類“人工智能”相關職位申請者也比其他職位增長了 17%。很多公司也在積極投資人工智能人才,自 2022 年 12 月以來,擁有“人工智能主管”職位的公司數量增長了兩位數,人工智能相關崗位最受歡迎的五大技能為機器學習、模式識別、數據結構、深度學習,以及自然語言處理。面對這樣的人才技能趨勢變化,科技企業需要及時迭代更新自身的人才招聘和管理戰略,吸引并搭建具備AI技能的高精尖研發團隊已經成為全球科技企業競爭的一大核心。
隨著人工智能應用滲入到商業的方方面面,領英數據預計,到2030年將有65%的當前工作所需技能會被影響并發生變化。為了更好地幫助企業找到AI人才,領英在4.1萬個技能中,定義出121個人工智能技能,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和深度學習等。領英所倡導的這種“以技能為導向”的招聘,可以打破固有的招聘思維模式,通過將人才所具備的“職業技能”作為一種更動態、更細分的維度,以更精準、更貼合實際需求的方式進行人才匹配。從全球智能供應鏈的發展來看,越來越多企業希望將具有人工智能素養的專業人士整合到供應鏈專家、可持續發展經理和銷售經理等非技術崗位上。
數字經濟背景下,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快速迭代,也使得軟技能的價值越來越凸顯,領英發現,智能制造的技術人才往往不僅需要具備數字技術與生產制造的跨領域知識儲備,還需懂得如何與機器或數字化工具協同工作,在機器或數字語言與實際制造場景做好“翻譯”。對"人際交往技能和人工智能/數字技能"軟硬結合的復合性技術要求更高。創造力、適應能力、合作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等軟技能讓人才能夠駕馭新信息,有效做出決策。在全球化過程中,近 70% 的企業對于跨文化溝通及語言能力的技能需求更加迫切,更重視本土化溝通及適應能力。
如何才能幫助員工及時更新軟硬技能,駕馭不斷變化的宏觀環境?面對技術的更迭、人才技能的變化,新時代的贏家,將是積極轉變思路、走向“技能為先”的企業。領英學習解決方案向中國內地的企業開放超過2.1萬套在線學習課程,包括哈佛、耶魯等頂尖院校專家資源,其中從入門級到大師級的人工智能課程深受全球學習者的歡迎,更為企業提供了一個一站式、智能化的全球化技能提升平臺,向內幫助企業打造學習型組織,賦能員工的職業發展,實現組織優化的降本增效;向外追蹤人才關鍵技能變化趨勢,為企業提供全球前瞻性的技能策略,賦能企業做好面向未來的技能準備,助力拓展業務邊界,實現增長。
此次評選全球化企業之科技50強,有一個重要維度就是國際化人才建設,中國全球化企業在不同國際市場面臨的人才挑戰有著不少共通之處,比如企業海外人才招募中就普遍面臨三大挑戰,即“雇主品牌較弱、缺乏吸引力”、 “對當地人才市場缺少洞察”、“人才畫像不精準”。對于中國全球化科技企業來說,面對的是更為激烈的頂尖科技人才吸引以及國際化團隊的打造,這些中國科技領軍品牌雖然已在業界獲得較大知名度,但由于中國企業整體的品牌形象以及雇主品牌均處于建設期,在國際人才市場缺少足夠的“美譽度”,使得本土高質量人才獲取的難度依然不小。未來,領英希望從四個領域全方位賦能中國科技企業,通過幫助他們在全球市場找到人才、打造全球化雇主品牌、拓展全球市場、提升全球化團隊的參與度和留存度,強勢助力中國企業打造全球化人才戰略,提升全球化人才吸引力。
實現精準本地營銷打造全球化品牌影響力
隨著中國科技企業逐步深入海外目標市場,了解當地客戶的需求痛點,實現高效品牌營銷,與客戶建立信任關系,也成了企業進一步實現本地化業務發展的關鍵。“品牌是所有企業的‘護城河’,也是抵抗各種經營危機、實現基業長青的核心資產。”領英中國營銷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蔡曉丹表示,全球化的品牌建設應該成為全球化業務的關鍵目標。
新能源行業是過去幾年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最迅猛的板塊之一,在本次中企全球化科技50強評選中強勢占據40%名額。領英發現隨著儲能、光伏企業全球化實力不斷增強,這類企業的高層對海外營銷的理解和認知也更加成熟,在品牌海外營銷的投入上呈現出顯著增加的趨勢。目前,中國新能源企業中有9萬余家已進駐領英平臺,在全球領英與超過15萬家光儲企業展開合作。
在海外市場發展初期,不了解區域市場的特點、找不到關鍵決策人、難以與當地伙伴建立起基礎的信任關系等都是營銷中常見問題。當一家新能源企業走向海外市場,面對的首要難題就是如何精準地找到目標客戶決策人。領英借助龐大的全球會員數量和數據洞察,可以根據公司的產品特點、潛在客戶畫像等進行精準定位,找到當地的代理商、集成商、安裝商等各種細分客戶,并根據不同目標客戶的偏好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銷內容和計劃,再結合當地的內容趨勢去進一步影響更多的潛在受眾,通過這一套組合營銷打法,有效提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化路徑上普遍面臨缺乏品牌優勢、對陌生市場洞察不足、營銷觸達不精準且效果不佳等三大能力短板,嚴重阻礙全球化品牌形象打造。領英平臺的信任度要求較高、偏嚴肅的社交媒體環境和商業環境,更適合于B2B營銷所需;基于職業標簽的精準定向,能夠通過畫像數據,更高效地觸達垂直細分的專業客戶群體;根據本土客戶的特點,領英還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內容自動生產工具和技術服務支持。
工業機器人領域也是中國科技企業國際化的熱門賽道,這個行業科技含量非常高、應用場景很垂直。如何才能兼顧針對垂直細分客戶的產品營銷和公司品牌打造之間的有效平衡?領英認為品牌基因是企業品牌、雇主品牌、產品品牌三位一體的。工業機器人領域通常會有品牌故事、業務背景,以及產品性能優勢、應用場景、成功案例等各種話題可以宣傳。當一家工業機器人以品牌為核心推廣發力點,通過多角度、立體的模式進行“三位一體”品牌營銷,企業獲得的曝光次數就越多,長期獲得的回報就越大。
總體上說,想要建立自有品牌、打造可信賴的品牌形象可以三步走。第一,快速建立品牌信任度、積累本地市場的洞察、精準定位到目標人群;第二,注重差異化內容營銷、提高品牌辨識度,維護品牌的私域流量;第三,持續體現企業和品牌的優勢,引起客戶興趣及培育合作意向。領英能夠根據平臺用戶多維度信息,精確定位海外目標人群,并從用戶洞察、用戶觸達、用戶轉化等方面為中國科技企業的國際化提供一體化支持,以及貫穿整個營銷生命周期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