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能源體系的全面轉型,新型電力系統正在加速構建,呈現去中心化的趨勢,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結構逐步形成,發展建設分布式能源成為重點。
不斷探索應用新模式,嘗試構建市場化機制,是分布式能源“更進一步”的關鍵。如今,在利好政策的賦能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分布式光伏參與綠電等市場化交易,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業態。
綠電交易,價值幾何?
綠色電力交易是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引領綠色消費,發現新能源環境價值。2021年,我國綠電交易試點正式啟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組織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制定《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方案》,鼓勵用戶側綠色電力消費,從多個角度發力,實現對綠電消費的激勵引導作用。
在隨后啟動的首次綠色電力交易中,浙江成為參與市場主體最多的省份,共有32家發電企業與30家電力用戶合計成交50筆交易,成交電量超3億千瓦時。正泰成為此次交易中售出電量最多的民營新能源企業,共售出4348萬千瓦時綠色電力。
在“雙碳目標”驅使下,越來越多的省份常態化開展綠電交易工作,社會綠電消費潛力被激發,綠電交易規模持續擴大,綠電綠證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披露的數據,2022年,全國綠色電力省內交易量227.8億千瓦時,是2021年6.3億千瓦時交易量的36倍。
電量和環境價值兼具,利好分布式光伏
2023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并網容量78.423GW,分布式總計40.963GW,占比52.2%,成為光伏產業增長的重要引擎,也被寄望參與綠電交易、電力輔助服務等與電網互動頻繁的多元化場景。
政策暖意頻出,印證發展趨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2023年版)》中提到,鼓勵綠色用電,提升新型基礎設施綠電消費水平,促進綠電就近消納。廣東省能源局在《廣東省可再生能源交易規則(征求意見稿)》提到,分布式光伏(企業/自然人)也將參與綠電交易。
目前,國內各大電力交易中心關于綠色電力交易品種中已經納入分布式光伏,例如《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綠色電力交易實施細則》中明確,分布式新能源可以通過聚合的方式參與綠色電力交易。
分布式光伏參與綠電交易將直觀提升其電量價值。根據北京綠色交易所資料,綠電電價由電能量價格和環境溢價組成,電能量價格執行燃煤基準價,由于各地資源稟賦不同,綠電電價也有所差異。一般來說,國家電網的平均綠電價格,要比燃煤基準價每度電溢價8分錢左右,南方電網則溢價5~6分錢。
目前,全國多省市的綠電供需仍處在逐步建立平衡的過程當中,綠電的環境溢價尚未完全體現,未來綠電的平均電量價格加上環境溢價仍有上浮空間,屆時分布式光伏的收益會有進一步提升。
戶用光伏收益提升,鄉村振興再添新可能
在遼寧省海城市英落鎮石柱村,年過六十的陳永力老兩口,靠安裝正泰安能的屋頂電站,每年能拿到超4000元的“養老錢”;家住河南省登封市二嵐溝村的唐金嶺,利用“光伏錢包”一點點攢出了女兒的學費。如今,戶用光伏被納入綠電交易市場,無疑為這些老百姓拓展了收入增加的新可能。
額外的增收方式遠不止綠電交易。2021年,首個地方碳普惠市場已經在浙江樂清開始試點。在本地新能源企業正泰的推動下,“樂清碳市場”串聯了地方政府、電網公司、上海環境交易所需求,各方反響積極。據悉,首批簽約的三家用戶中就包含一家居民用戶,做出了戶用光伏參與碳市場的初嘗試。
2022年,國家能源局在《關于推進戶用光伏電力納入綠電、綠證、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提案》的答復函中,研究將戶用光伏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帶來了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提案,建議加快推進戶用光伏納入綠電、綠證、碳排放權交易三類市場,提高農戶收益,推進分布式戶用光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編制發布的《戶用光伏電站合作開發合同(范本)》中,收益的分享與支付部分,明確收益“包括但不限于電站產生的電費收益、綠電碳排放收益及其他各項收益。”也從規范層面明確了農村用戶從戶用光伏獲得額外收益的可能性。
農村能源清潔發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也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動力,關系到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戶用光伏參與綠電、綠證以及碳交易市場,對提升農村用戶額外收益,加強全社會的綠電消費意識,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有望為助力我國能源轉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