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
共建國家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進展
10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全面介紹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 年來的豐碩成果,闡明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同各國一道攜手構建人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
約2.8萬字的白皮書中,數次提及能源領域相關進展。
白皮書介紹,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外合作伙伴發起成立了20余個專業領域多邊對話合作機制,涵蓋鐵路、港口、能源、金融、稅收、環保、減災、智庫、媒體等領域,參與成員數量持續提升。
設施聯通初具規模,能源領域重點項目穩步推進。中巴經濟走廊方向,薩希瓦爾、卡西姆港、塔爾、胡布等電站保持安全穩定運營,默拉直流輸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卡洛特水電站并網發電,拉沙卡伊特別經濟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中蒙俄經濟走廊方向,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方向,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運行穩定;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方向,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道建成投產。
貿易暢通便捷高效,產業合作深入推進。白皮書指出,共建國家致力于打造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合作格局,有力促進了各國產業結構升級、產業鏈優化布局。共建國家共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深化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汽車、工程機械、資源能源、農業等傳統行業合作,探索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核能與核技術、5G等新興產業合作,與有意愿的國家開展三方、多方市場合作,促進各方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新領域合作穩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白皮書提出,中國與共建國家、國際組織積極建立綠色低碳發展合作機制,攜手推動綠色發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先后發布《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等,提出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的宏偉目標。中國與31個國家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與超過40個國家的150多個合作伙伴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與32個國家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中國承諾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積極構建綠色金融發展平臺和國際合作機制,與共建國家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研究,共同維護海上絲綢之路生態安全,建設“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和“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實施綠色絲路使者計劃。中國實施“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計劃,與39個共建國家簽署47份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與老撾、柬埔寨、塞舌爾合作建設低碳示范區,與30多個發展中國家開展70余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培訓了120多個國家3000多人次的環境管理人員和專家學者。2023年5月,中國進出口銀行聯合國家開發銀行、中國信保等10余家金融機構發布《綠色金融支持“一帶一路”能源轉型倡議》,呼吁有關各方持續加大對共建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領域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