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牌表示,澳大利亞需要鼓勵對天然氣生產的新投資,以幫助防止國內能源短缺,并維持該國920億澳元(合590億美元)的出口產業。
澳大利亞與卡塔爾爭奪超冷液化天然氣的最大出口國。然而由于燃煤發電廠關閉,以及缺乏抵消產量下降的新進展,澳大利亞國內能源供應正面臨迫在眉睫的壓力。
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商表示,未來當地的短缺可能會通過將部分打算出口到亞洲的天然氣轉移到澳大利亞市場來解決。包括日本在內的主要買家已經對潛在的供應中斷表示擔憂。
9月12日,殼牌東澳大利亞高級副總裁Kim Code在參觀包括Gladstone海岸外的昆士蘭柯蒂斯液化天然氣項目在內的資產時表示:“我的主張是,管理機構應考慮切實激勵上游開發和向澳大利亞供應天然氣的政策,而不是抑制它。”“這對國內的能源平衡來說是最好的。”
殼牌預計未來幾十年液化天然氣將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該公司每年從柯蒂斯島的工廠運送約100批貨物,并通過其QGC部門滿足澳大利亞東海岸約13%的天然氣需求。
包括倡導加快能源轉型的智庫澳大利亞研究所在內的批評人士,對監管機構對潛在天然氣短缺的預測提出質疑,并認為政府應避免進一步支持化石燃料公司。
殼牌還運營著澳大利亞近海的Prelude浮式液化天然氣設施,擁有戈爾更和西北大陸架出口項目的股份,并持有生產天然氣和電力的Arrow Energy 50%的股份。去年,殼牌和SGH能源公司批準了Crux天然氣田的開發,計劃從2027年左右開始為Prelude提供天然氣。
包括Inpex Corp.在內的項目開發商對澳大利亞的政策改革表示擔憂,其中包括對溫室氣體排放收緊規定的影響,要求新的液化天然氣設施立即實現凈零排放,以及政府在緊急措施下限制出口以滿足當地需求方面的更強硬立場。
Code在昆士蘭州欽奇利亞表示,殼牌正在繼續評估新政策的潛在影響。欽奇利亞是該公司約3200個陸上煤層氣井網絡的農村樞紐,分布在整個地區。“每次我們考慮更重大的投資決策時,它都會真正達到緊要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