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拜登政府慷慨地為計劃建設光伏工廠的美國企業提供稅收減免,但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分析,許多公司預計將面臨嚴重的困境,甚至有破產的可能。
根據周一發布的一份報告,《通脹削減法案2022》為美國制造商提供了與中國產品成本幾乎相等的補貼,但由于來自東南亞的廉價材料供應有限,這將給美國公司帶來壓力,甚至有些公司可能無法建造工廠。
分析師Pol Lezcano表示:
如果我是這些工廠的供應鏈經理,我是無法安心入睡的。
報告還提及,美國的光伏公司已經宣布全美范圍內的組件年組裝能力近50吉瓦、電池14吉瓦、硅片15吉瓦和多晶硅約6吉瓦。
但是,對于美國多晶硅和電池新產能能否正常運行,分析師們持懷疑態度。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估計,多晶硅工廠的建設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每吉瓦需要約2.5億美元的前期投資。
自《通脹削減法案2022》出臺以來,美國本土新增光伏制造產能規模已超過47GW,其2022年新增光伏裝機為18.6GW,僅次于中國的87.4GW。
但是在耀眼數據之下,是美國光伏對海外產品的高度依賴,和中國形成了鮮明對比。
其中,美國的光伏組件三分之二以上依賴進口,中國光伏產品則接近三分之二出口到全球;美國的光伏發電裝機成本全球最高,而中國光伏組件制造成本全球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