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各地正以超前速度發展可再生能源。2023年2月7日,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旗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建設零碳園區破解能耗制約第151002號提案的答復》,根據答復,烏拉特中旗計劃到2025年,建設完成風電350萬千瓦,光伏30萬千瓦,電化學儲能38萬千瓦(2小時),在全部能源供應中可再生能源供電比例達到80%以上。
同時,到2025年,新能源電解化工產業,建設電解制氫站4座,制氫規模合計1.224萬噸/年(不含合成綠氨中間產品),一體化合成“綠氨”規模75萬噸/年,乙醇生產規模40萬噸;建成電池負極材料產能規模10萬噸/年。
重點建設內容
神華巴能煤化工擴建項目。該項目擬由神華巴能在已建成的120萬噸煤焦化基礎上擴建360萬噸焦化產能,新建3條120萬噸搗固焦生產線,炭化室高度為6.25米,總規模達到480萬噸,焦化新增產能指標由神華集團內部協調或外部收購解決。項目以蒙古國進口焦煤為主要原料,采用清潔能源、氫氣等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進行建設,是探索焦化產業低能耗、低排放的重要示范。
銅冶煉深精加工項目。發揮口岸進口資源及本地能源優勢,構建資源產業鏈條,形成不可復制、難以替代的產業特色,構建銅資源進口-冶煉-加工-制品產業鏈,加強進口礦產資源優勢、能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的相互支撐,建立有色產業與新能源產業融合、共生的關系,打造成我國北方地區有特色、有潛力、最有效益的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到2025年,提升進口銅資源量,冶煉規模形成,產業鏈條得到有效建立,成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銅生產加工基地之一。
華啟動力10萬噸電池負極材料加工項目。該項目為建設年產10萬噸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項目,負極材料生產既順應新能源產業發展市場趨勢,又充分利用烏拉特中旗石墨礦產資源,屬于上下游聯動項目,同時對有利于烏拉特中旗大規模新能源電力的就地消納。
新能源電解制氫項目。新能源制氫技術是將風能、太陽能等通過風力發電機、光伏等裝置轉化成電能,電能通過電解水制氫設備轉化成氫氣,通過將氫氣輸送至氫氣應用終端,完成從風能、太陽能到氫能的轉化。根據電力來源的不同,可以將新能源制氫技術分為并網型風電制氫和離網型兩種。并網型新能源制氫是將風電機組、光伏組件接入電網,從電網取電的制氫方式,主要應用于大規模風電、光伏的棄風、棄光消納和儲能。離網型新能源制氫是將風場與光伏電站所發的電能,不經過電網而自建輸配線路及變壓設施直接提供給電解水制氫設備進行制氫。新能源制氫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儲能方式,更多地將被應用于平抑大規模風電場、光伏電站發電的不均衡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利用率。新能源制氫技術模塊包括風力發電系統、光伏發電系統、電網、電解水制氫系統、儲氫系統和氫氣輸運系統。
新能源制氫合成合成氨項目。國華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風電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30萬噸/年綠氫合成氨項目,烏魯木齊吉盛新能源公司擬投資建設45萬噸綠氫合成氨項目。綠氫合成氨項目的主要原料為水,由新能源電解水制得的“綠氫”,進一步合成氨,是園區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創新新能源“源網荷儲”運行模式,有效緩解園區能耗“雙控”發展約束,打造“零碳園區”的重要舉措。
瀟龍冶金三期項目。該項目為瀟龍冶金30萬噸高碳鉻鐵合金三期續建項目,三期工程建設2臺33000KVA全封閉鉻鐵合金礦熱爐,形成新增15萬噸/年高碳鉻鐵合金生產能力,并配套建設余熱回收、煤氣綜合利用設施,及相應公共服務輔助工程和環保工程。
煤矸石調峰電廠項目。預計到2025年,甘其毛都口岸進口煤炭將達到3000萬噸/年,本地洗選規模將達到2500萬噸/年,生產煤矸石180萬噸/年,園區擬以進口煤炭洗選產生的煤泥、煤矸石為主要原料建設調峰電廠項目,通過調峰電廠與新能源電源相結合,形成更加穩定的園區新型電力系統,調峰電廠產生的電力與清潔“綠電”相互支撐、互為補充,共同為園區企業提供優質低成本的能源供應。
“風光熱儲”一體化新能源項目。光熱發電具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清潔性,光熱將光能轉化為熱能,繼而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屬于可再生能源。二是同質性,光熱與火電同樣通過蒸汽輪機驅動發電機,具備高可控性和旋轉慣量。三是調節性,光熱項目配置10小時以上的儲能,可為風電、光伏等波動性新能源提供系統運行調節,促使系統發電出力平穩可控,提升區域可再生能源消納水平。在以火電為主的傳統電力體系向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轉變過程中,光熱以其對火電的高度替代性,可以發揮重要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