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太地區,中國和澳大利亞將是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的主要目的地。
在能源危機不斷蔓延的背景下,保障充足的能源供給已經成為各國的當務之急,這直接促使油氣上游勘探和生產支出大幅反彈,尤其是近年來項目不斷拖延和取消的東南亞地區。此外,在強化能源安全的大環境中,上游開發項目退役活動也呈現集體趨緩的態勢。
能源咨詢公司睿咨得能源日前發布報告預計,2023年,亞太地區將有超過160億美元的新增油氣上游投資。其中,東南亞國家將發揮關鍵作用。如果這些投資順利推進,有望給東南亞帶來25億桶石油當量的潛在產量,屆時將創下該地區有史以來產量最高的年度紀錄。不過,該報告同時指出,上述投資中近1/3可能面臨延期風險,這主要是高通脹拖累預估的開發成本和部分項目并購談判進展緩慢所致。
中、澳是投資主要目的地
睿咨得能源分析副總裁帕迪克·潘迪表示,海上油氣開發項目將推動綠地投資復蘇,尤其是在市場對海底基礎設施和鉆井服務需求龐大的背景下。
在亞太地區,中國和澳大利亞將是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的主要目的地。 其中,澳大利亞將繼續推進兩個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的開發,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保持LNG的出口規模。
根據惠譽預計,受天然氣價格溫和回落及經濟復蘇的拉動,2023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有望迎來復蘇;與此同時,中國的能源轉型則為中期需求增長預期提供了支撐。隨著大批LNG接收終端投運及長期進口合同開始生效,2022年LNG在進口總量中的份額下降趨勢將在中期內扭轉。中國正在進行的天然氣進口基礎設施投資也將有助于促進天然氣進口的增長。
睿咨得能源指出,以2022年的實際美元價值計算,全球石油相關上游投資在過去幾年大幅下降。2011年至2014年間,全球每年支出超過7000億美元,2015年油價暴跌以及2020年和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導致上游投資出現兩次大幅下降。2016年至2022年間,全球上游投資支出降至每年不到4000億美元,對比2011年至2014年間的年降幅高達44%。
盡管全球油氣領域上游投資較幾年前下降,但并不意味著投資不足。睿咨得能源認為,過去幾年,每生產一桶油的單井資本支出顯著下降,尤其是致密油,而其它陸上區塊每生產一桶油的單井資本支出在過去10年保持相對穩定,因此全球石油上游行業并沒有投資不足,而是變得更有效率、油井產能更高。
與此同時,由于勞動力短缺和疫情對供應鏈的持續限制,油氣行業正在經歷成本上漲,中短期內用于提高石油產量的鉆機和船舶的可用性也可能會降低,這無疑將威脅到未來幾年的石油供應增長。
為此,睿咨得能源警告稱,2023年,亞太地區近30%的擬議開發項目存在很高的延遲風險。對需求前景的擔憂和供應鏈持續的通脹壓力,將促使油氣生產商保持謹慎,除非是最具彈性的新開發項目。
東南亞投資將反彈
值得關注的是,沉寂已久的東南亞地區將在油氣上游綠地投資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該地區2023年油氣上游領域支出有望出現反彈,這將是10年來首次同比增長。其中,馬來西亞將繼續成為東南亞地區油氣上游開發的領跑者。
亞太上游退役活動或整體趨緩
在上游投資反彈的同時,亞太地區油氣項目的退役活動卻開始整體趨緩。以澳大利亞為例,據全球能源貿易協會能源工業理事會駐吉隆坡的地區能源分析師麥丹娜·納拉潘透露,澳大利亞目前有13個退役項目正處于不同階段。
據悉,澳最受關注的退役項目是Northern Endeavour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輪(FPSO),該項目近期已經得到了澳聯邦政府承包首階段退役的承諾,包括拆除FPSO和恢復海域的責任。澳大利亞國家海洋石油安全與環境管理局要求澳油氣生產商伍德賽德、埃克森美孚、意大利埃尼等主要運營商審查老化資產、封堵生產井和棄井,并修復平臺上的腐蝕。Northern Endeavour FPSO已于2019年停止運營,目前看來短期內仍然很難正式開啟退役。
在馬來西亞,44%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氣設施已經遠遠超過了設計壽命,因此退役需求正變得越來越多。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將很快開展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退役活動,確定了106口陸上和海上生產井的封堵和棄井工作,7個海底設施和4個平臺將在未來3年內退役。
另據悉,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也在準備3個海上設施的退役工作,這是其老化的孟買高地油田退役的一部分。